词条 | 吴昌炽 |
释义 | 吴昌炽(越南语:Ngô Xương Xí)是越南十二使君时期的“使君”之一,吴朝君主天策王吴昌岌之子。当时,越南国内(当时领土相当于现今北部)长期群雄并起,吴昌炽的叔父南晋王吴昌文于965年死后,吴昌炽以吴使君的身份据守平桥(有在今越南兴安省或清化省等说法),其后被丁朝开创者丁部领所平定。 生平吴昌炽是越南天策王吴昌岌于杨三哥篡位时,逃到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后娶当地女子所生。965年,其叔南晋王吴昌文去世,次年起,吴昌炽据平桥(陈仲金说在今越南兴安省,越共学术机关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则说在清化省赵山),称吴使君,与各地群雄周旋。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分析,吴昌炽虽是天策王之子,但王室之势已不堪一击,王权有名无实,各使君不肯从命。其后,吴昌炽及其他割据者均被丁部领“一举平之”。 家庭父母:父亲吴昌岌在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娶当地女子,生吴昌炽。 老红军、原武汉军区炮兵顾问 (1915.12.25—2006),曾用名吴昌松,湖北省红安县二程区叶家田村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班长、排长、警卫员、文书、师党委秘书、参谋、师通信股长、红四方面军总部作战局参谋。参加了黄麻起义、商(城)光(山)战役、皖西苏家埠战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任晋西北新军总队作战处长、军委作战部参谋、延安警备1旅1团参谋长。参加了创建晋西北革命根据地、百团大战、保卫延安战役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鄂中军分区参谋长,1947年5月22日任纵队参谋长,江汉军区参谋长,鄂西北坚持部队参谋长,鄂西军区作战处长,湖北独立第1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创建中原解放区的工作、中原突围战役和坚持中原游击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铁岭高射炮兵基地司令员。1951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64师师长、师党委书记。1951年12月23日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高射炮兵指挥所司令员。1953年4月6日任中朝安东防空司令部前方指挥所主任。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回国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高级系学习。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闽北指挥部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炮兵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炮兵顾问。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勋荣誉章。夫人张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