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才兴 |
释义 | 基本情况吴才兴,男,江西临川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研究,现已签约任职于江西临川一中(中国十大名牌中学)。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求学六年(2006年9月至2012年7月),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免试保送攻读)。在学期间曾获“优秀毕业研究生”“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每年仅评选10名)“华藏奖学金”(南京师范大学每年仅评选10名)、“优秀研究生”、“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科研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员”、“校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学期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院研究生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等职。曾在《历史教学问题》(cssci期刊)《中小学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中学历史报》《文史月刊》《党史文汇》《历史学习》《新高考》《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出版教辅类图书(参编)《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人民出版社出版)两部。在学期间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曾参与《国共谈判九十年》《毛泽东与工人运动》(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两书的编写,并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课题批准号:DHA080332)子项目“新课程初高中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等主持)。在学期间,勤学苦练,注重积累,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南京九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学)、江西临川一中(中国十大名牌中学)高中部进行教育实习,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当合一,实践出真知。因而,在校期间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曾担任院研究生历史团支部组织委员、院学生会宣传干事等职。在南师大六年求学过程中,坚持周末参与志愿者活动,也利用课外时间在南京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等处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主要论著参编著作[1]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刘军总主编,卢玉洁、李成浩、吴才兴编写.新课程初中历史填充图册: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发表论文[1] 吴才兴.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构建探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1,(1). [2]吴才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4). [3]吴才兴,高婷.试题中的对联 对联中的历史[J].新高考:政史地,2011,(3). [4]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党史纵横,2011,(3). [5]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国共谈判始末[J].文史月刊,2011,(2). [6] 吴才兴,高婷.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构建探析[J].中小学教育,2011,(1). [7]高婷,吴才兴.皖南事变后的国共对话[J].党史文汇,2011,(1). [8]吴才兴,高婷.翁同龢政治改革思想的演变形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4). [9]吴才兴.贺建党90周年词一首·满江红[J]. 南京师范大学报,2011,(14). [10]吴才兴,高婷.正确区分“邦联”和“联邦”[J].中学历史报.2010,(11). [11]吴才兴,高婷.对光荣革命的正确理解[J].历史学习,2010,(9). [12]高婷,吴才兴.毛泽东、林彪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J].文史精华,2010,(10). [13]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苑,2010,(9). [14]吴才兴.李富春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纪念李富春诞辰110周年[J].党史博采:纪实,2010,(5). [15]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纵横,2010,(5). [16]吴才兴.春日兴怀[J].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6). [17]吴才兴.李富春与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形成[J].党史纵览,2010,(5). [18]吴才兴.重要转变的起步——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党史文汇,2010,(5). [19]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J].文史精华,2010,(5). [20]吴才兴.李富春与八字方针的酝酿形成[J].钟山风雨,2010,(3). [21]吴才兴.历史教材上的“第一”与“最”[J].新高考:政史地,2010,(2). [22]吴才兴,李成浩.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J].文教资料,2009,(23). [23]吴才兴.三省六部制从何而来?[J].历史学习,2009,(10). [24]李成浩,吴才兴.1949年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之谜[J].党史纵览,2009,(9). [25]吴才兴,李成浩.正视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谈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4). [26]李成浩,吴才兴.1949年春苏联驻华大使馆南下广州之谜[J].古今谈,2009,(4). [27]吴才兴.诗词三首[J].五色石,2009,(6). [28]吴才兴.来自一个志愿者心中的呼声[J].师大青年,2009,(1). [29]吴才兴.心怀感恩,尽心行动[J].薪火青春,2007,(5). [30]吴才兴.远方并不远 [J].五色石,2007,(6). 科研情况[1]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等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 (课题批准号:DHA080332)子项目“新课程初高中历史地图册、填充图册”研究。 [2]参与由中国人民大学何虎生教授主编的《国共谈判九十年》(承担书中的第四章“越来越复杂的谈判” 的编写,约5万字)和《毛泽东与工人运动》(承担书中的第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编写,约2万字)二书的编写。 获得奖项[1]2012年4月获“优秀毕业研究生” [2]2012年3月获“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每年仅评选十名); [3]2011年12月获“华藏奖学金”(南京师范大学每年仅评选十名); [4]2011年11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 [5]2011年5月被评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网络征题优秀个人”; [6]2011年4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7]2010年4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8]]2009年12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科研活动先进个人”; [9]2009年11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滚动奖学金二等奖; [10]2009年10月获得2010年免试攻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资格; [11]2009年10月获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组织的“园地杯”首届课件大赛二等奖; [12]2008年4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志愿者”; [13]2007年5月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 [14]2006年12月在“爱心之家——关爱孤寡老人”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受表彰。 教学思想[1]提出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构建探析。在《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态化构建探析》(发表于《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态化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应该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中得以应用实施。吴才兴从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对历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建构进行一些探究:构建关怀生命的历史课堂教学价值观———注重人的生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历史课堂生态环境———注重和谐、民主、平等、互动师生关系的营造;构建多元并举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构建动态生成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整体性、生成性及其生活化;构建多维互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动态生成,加强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构建平等激励的历史课堂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全面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吴才兴最后指出,只有促成历史课堂教学的各元素、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和谐运作,形成“生态化历史课堂教学”,才能让历史发挥出它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促进新课程改革获得真正的成功。 [2]倡导挖掘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并发挥其美育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吴才兴认为中学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拥有丰富的美学资源,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历史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不在历史中流光异彩,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出美的因素,实施美育,历史学科就再也不会是那么的枯燥无味,学生必定能够获得许多新的感悟,因为它不仅可以给人知识,以启迪人的智慧,发展人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人的道德,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人文主义精神会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使德、智、体、美、劳五育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这也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宗旨所在。(参见《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美学”及其美育功能》,《文教资料》2009年第23期。) [3]研究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想象的问题。吴才兴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通向历史世界的桥梁。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中都离不开想象。历史想象与文学艺术想象不同,它不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历史想象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以真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置身于相应的历史时代中,力求客观,尽最大努力接近历史。培养和发展学生合理科学的历史想象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历史想象的展开并不是凭空而来,不是无中生有,需要考虑到历史想象翅膀的展开受到历史时间、历史空间、历史证据以及作为“现实的人”而存在的历史想象者本人等要素的规束。能否以及是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想象的培养,如何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采用什么的方式、途径和策略发展学生的历史想象,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而富有挑战的新课题。吴才兴在硕士毕业论文《放飞想象翅膀 翱翔历史天空——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想象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