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无支祈
释义

简介

无支祈 拼音: wú zhī qí

无支祈,亦作“无支奇”。亦作“无支祁”。

情节概述

传说中的无支祈是淮水的水神。大禹治水,3次到淮河源头的桐柏山下(河南与湖北两省边境)。无支祈利用惊风狂雷、石吼树鸣等自然灾害与大禹作对。大禹怒火中烧,召集各路神祗抓住了淮涡水神无支祈。这水神形状像猿猴,缩鼻高额,青身白头,金目白牙,脖颈伸出有百尺长,力气大过9头象。它不但能轻便快速地搏击、跳跃、奔跑,还能回答人的问题,能分辨江淮的深浅与湿地的远近。起初,大禹手下的神祗听说要去捉拿水妖,一个个都吓慌了,都跑过来请求禹帝饶命。禹疑心他们包庇妖物,便把他们当中的几个如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梨娄氏等囚禁起来,加以审问。果然问出实情:无支祈火眼金睛千变万化,无法治服。于是禹亲自下达命令给夔龙(又名夔牛、夔年),叫他想办法除妖。夔把这妖怪擒来,禹把它交给童律,童律管不住;交给乌木由,乌木由也管不了;交给庚辰,只有庚辰才能管束它。那时数以千计的妖物如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等等都来捣乱,聚绕在怪物周围,企图把它掩护起来。庚辰便拿戟把所有的妖物都赶跑。大禹令人拿大铁锁来,锁在无支祈的脖颈上,又将鼻孔穿上了金铃,把它押去镇在淮阴龟山足下,使淮水从此可以平安地流入海中。

历史渊源

《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引《戎幕闲谈》:“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授命夔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梨娄氏,乃获准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准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鸱脾桓胡、木魅水灵、山袄石怪,奔号聚绕,以数千载,庚辰以戟逐去。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徒准阴龟山之足下,俾准水永安流注海也” 。 此段文前又有记,略云:永泰中,楚州刺史李汤,闻人见龟山下水中有大铁锁,乃以人牛曳出之。刹时风涛陡作,有一兽形如猿猴,高五丈许,白首长鬣,雪牙金爪,闯然上岸,张目若电,顾视人群,欲发狂怒。观者畏而奔走,兽亦徐徐引锁曳牛入水去。当时李汤与楚州知名之士,皆错谔不知其由。其后李公佐访古东吴,泛洞庭,登包山,入灵洞,探仙书,得《古岳读经》第八卷,乃得其故。上所引禹降无支祁事即此经之文。《戎幕闲谈》即李公佐作,所谓“岳读经”云云,盖文人故弄狡狯。然亦略有当时民间传说依据,则六朝以来渔人钓得*金牛之传说是也。此金牛,盖却古之*夔。夔之形,或牛或猴,此猴形之无支祁所由生也。无支祁虽为李公佐幻设虚构,然与李公佐同时之李肇已于其所著《唐国史补》中隐括而为“准水无支奇”条,云:楚州有渔人,忽于准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以告官。刺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刺史李阳者,即李汤。无支祁神话,遂流传民间,演为们伽降伏无支祁或泗洲大圣降伏水母故事。元吴昌龄《西游记》杂剧写孙行者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语,

后世影响

又说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形象,可它的原型无支祈(又称无支祁、无支奇、巫支祁)却鲜为人知。无支祈的神话故事,在吴承恩《西游记》问世前,就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唐《国史衤甫》、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明《骈雅释》等书中都有记载,尤其是其中大禹降服无支祈的故事流传更广。吴承恩幼年时就喜欢听神话故事,喜爱读志怪小说。他从老人们讲的“禹王降伏无支祈”的故事中获得灵感,把无支祈的影子提升为孙悟空的形象,成为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文学人物。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的《西游记》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相关作品

《太平广记》

《古岳读经》

《戎幕闲谈》

《山海经》

《西游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