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叶假木贼 |
释义 | 基本信息【药名】:无叶假木贼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藜科植物无叶假木贼的枝。 【功效】:杀虫止痒。 【主治】:可用于疥癣、疥疮、湿疹痒痛。除“四害”农村配制农药,杀虫灭鼠之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心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食后6—12小时,有流涎、醉酒状、食欲减退、大便不通、谵语,严重时导致死亡。 【用法用量】:外用:3一6克研末调涂患处。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和新疆。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形态描述半灌木,高5—20厘米。根粗壮,黑褐色。木质茎极多分枝,灰褐色;小枝灰白色,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枝黄绿色,大多成对发自小枝顶端,通常具4—8节间,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数分枝,节间平滑或有乳头状突起,下部的节间近圆柱形,长可达2.5厘米,上部的节间渐短并有棱。叶条形,半圆柱状,长3—8毫米,开展并向下弧曲,先端钝或急尖并有半透明的短刺尖;近基部的叶通常较短,宽三角形,贴伏于枝。花单生叶腋(有时叶腋内同时具有含2—4花的短枝而类似簇生);小苞片卵形,腹面凹,先端稍肥厚,边缘膜质。花被片卵形,长约2.5毫米,先端稍钝,果时背面具翅,翅膜质,杏黄色或紫红色,较少为暗褐色,直立或稍开展,外轮3个花被片的翅肾形或近圆形,内轮2个花被片的翅较狭小,圆形或倒卵形;花盘裂片半圆形,稍肥厚,带橙黄色;花药长0.6—0.9毫米,先端急尖;子房表面通常有乳头状小突起;柱头黑褐色,直立或稍外弯,内侧有小突起。胞呆卵形至宽卵形,长约2毫米,黄褐色。种子暗褐色,近圆形,直径约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产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西部及新疆。生于戈壁、冲积扇、干旱山坡等处。蒙古及苏联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物种分类一些著作中承认A. affinis Fisch. et Mey.为一独立种,提出与本种的差异点主要是,前者每叶腋含1—6花,枝及叶有乳头状突起,而木种的花是单生叶腋,枝叶无乳头状突起。我们研究这些差异点时,看到叶腋内含数个花的标本,其中每个花除了具2小苞片之外,还各有1个短叶,这证明花仍然是单生的,只不过是一个短枝而已。至于枝叶有无乳头状突起,也是很不固定的,往往在两者间交替出现。据此,我们认为A. affinis应并入本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