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
释义 |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于2000年由市中山高中和市三中两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合并组建。 其中中山高中的校址所在地曾是近代无锡教育渊薮之地“孔庙学宫”,现该地为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中山高中辛亥革命始改办新学。 前身三中的前身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学——“私立无锡中学”,创建于1920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阳先生“毁家兴学,造福乡梓”,变卖全部家产筹资兴办,并由著名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出任校长,“掌校十年,义不受薪”。 高阳父亲高秋荃,是一位学徒出身的实业家,常以幼年时未能多读书为憾事,成为实业家后,一心要创办一所学校,培植乡梓青年,却一直未能实现。1920年2月,老人去世留下遗嘱要家人代他完成这一心愿。高阳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捐出家产创办一所完全中学。 1920年夏天开始筹备,聘请唐文治、钱孙卿、薛育津、蔡兼三等十余人组成校董事会。在讨论学校名字时,高阳拒绝了校董会有关“秋荃中学”、“高氏中学”的提议,坚持使用“无锡中学”的校名,以示此校是地方事业,纯为地方培育人才。校董们深为他立意为公的精神所感动,一致同意该校名。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因此校乃私人出资所办,教育厅遂于校名前加“私立”二字,称为“私立无锡中学”,简称“私锡中”。“私立无锡中学”的校名一直沿用到1952年底。 1920年秋天,学校暂借西水关马氏宅第开学上课,同时筹备自建校舍。另请邑绅薛南溟(薛福成之子)在南门羊腰湾购地16亩(以后又拓宽购进十余亩)建造教室、宿舍、实验室、食堂、教室、办公室及操场等。由于地价上升,高家企业股票下跌,筹款办学面临危机。为了继续建校,高阳卖掉了无锡三里桥同昌棉籽行、通汇桥高顺昌砻坊的全部资产,但经费还是不够,高阳又毅然卖掉了上海、无锡的自住房屋,在无锡三下塘租屋居住。 家产变卖殆尽,学校终于建成,1923年春私锡中迁入新址,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学生遍及江南、苏北各县市,甚至有许多浙江、广西、贵州的学生来此读书。高阳实践父志,毁家以兴学,知者无不感动。著名教育家、经学大师唐文治,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原称南洋公学)校长, 因年事已高,双目近乎失明,在锡休养,但听及高阳父子办学义举,甚为感动,便欣然接受高阳先生聘请,兼任私锡中校长以示支持。为了表示对高阳毁家兴学的敬仰,唐文治任职十年分文不取。在高阳、唐文治的精神感召和严格治理下,全体师生兢兢业业刻苦教学,私锡中声誉鹊起,誉满江南。 私立无锡中学是无锡历史上第一所由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完全凭借自身有限的资金实力创办的完全中学,高阳先生的办学是真正的“倾其所有”。学校开办之初,经费拮据。高先生从自己在大学任教的400元薪金中拿出钱来支持学校。学校教师大受感动,自动减薪10%。学生曾要求在校园中树立高秋荃铜像,但高阳一概拒绝。高阳的弟弟高明、儿子文凯、文尹及其亲族在私锡中上学时,一切学杂费用,全部照缴,从不特殊。现在,三高中还保留了当年建校时的一块奠基石,石上署名的是校长唐文治和校董会董事长薛翼运(南溟),而作为创办人的高氏,则未留任何痕迹。 图为首任校长唐文治先生 学校名人近百年来,先贤重教兴学,为“教育救国”不惜倾家荡产,不辞鞠躬尽瘁的义举,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刻苦攻读,矢志成才。学校桃李芬芳,人才辈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物、民族精英,如中科院院士薛禹群,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江绍基、秦佰益,中科院原副院长李慎之,解放军少将华钟亮、程坤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信息产业部长王旭东,原电力部长史大桢,原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原上海中纺大校长钱宝钧等。 获奖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三高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自两校合并以来,学校禀承“诚、弘、勤、毅”的校训,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先后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地理位置学校地处无锡市区中心,面朝千年古运河,毗邻繁华南禅寺。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教学大楼、图书实验楼、体艺楼、学生公寓、塑胶跑道运动场、地下车库等;配备了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各类专用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心理咨询室、报告厅等;构建了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多媒体设施进了所有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创设了优美的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高阳碑、仰贤槛、思源池、育萃亭等校史人文景观,与充满现代气息的校舍相映生辉。 2010年9月开始正式进入新区国际校区。原校址变为育才中学 现状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近1800人,在编教职工近180人。师资实力雄厚,拥有中学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3人,一级教师43人,具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72%,另特聘外籍教师1人。广大教职工敬业爱生,教育科研蔚然成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各项素质得到较好培养,历年高考综合考试一次性合格率、本科进线率、高校录取率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品牌,成为无锡地区同类学校的领头雁。 目标随着“十一五”期间无锡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加快发展、打造品牌为主题,以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探索为向导,以深化改革、教育创新为动力,围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优化学校管理,整体提高队伍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内涵丰富、办学特色鲜明、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优质高中,成为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三高中前身校长名录 无锡市第三中学 穆平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无锡市中山高级中学 范学军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校徽1、校徽图案的主题,是以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的简称“三高中”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S、G、Z,用红色的飘带盘成的一个“中国结”。形似一朵绽开的鲜花,又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寓含着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象征着我们“三高中”团结、和谐、有序、规范,我们学校的事业辉煌、前景美好。 2、图案采用蓝底、红字、金边镶嵌,红色代表我们的学生青春似火、积极向上,浅蓝色是我们学校的标志色。在形象上非常直观地表现为红色的“中国结”在蓝天上飘舞,意味着我们的校园环境美好宽阔,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图案中S、G、Z三个字母的书写一笔呵成、环环相扣、变化曲折、刚柔相济,上下左右、前后始终、对称与非对称、闭合与开放。这是“中国结”内涵深邃的可究之处,包涵了许许多多的哲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4、该图案适合于制作我校的校徽、纪念徽,也便于今后学校开展对外交流(包括国际间学校的交流)互存纪念。也很适合于在校服、运动服上制作学校标记,较少与社会上其他企业、学校的标记发生形象上的重叠现象。 5、该图案便于学生在各项宣传工作中绘制,红色飘带的“中国结”可形成“一笔邮路”,几何图案较规范有序、简便易画,色彩反差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具有和达到其绘制校标的能力和要求。 历任校长(2000年起)王彬照 2000年7月——2006年10月 胡建庭 2006年10月——至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