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无题·禹域多飞将
释义

无题·禹域多飞将,是鲁迅因文人黄萍荪一面在小报上攻击鲁迅,一面又托郁达夫请鲁迅写字,于是写此诗批评教育他。而且还借此诗对国民党政权的深刻抨击和辛辣讽刺。

作品名称:无题·禹域多飞将

创作年代:1933年

作品出处:《鲁迅诗集》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作者:鲁迅

作品原文

无题·禹域多飞将

禹域多飞将②,蜗庐剩逸民③。

夜邀潭底影④,玄酒颂皇仁⑤。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一九三三年,文人黄萍荪一面在小报上攻击鲁迅,一面又托郁达夫请鲁迅写字。六月二十八日,鲁迅写了这首诗给他,实际上是对他的一个教育。

②禹城:相传大禹治水后,把中国分为九州,后来就有人称中国为禹城。飞将:这里是指国民党和日寇的空军。

③蜗庐:像蜗牛一样的房屋。指极简陋的住处。逸民:古时的隐士,这里是指反抗国民党统治的人民。

④潭:深水,潭底影指诗人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⑤玄酒:上古时一种黑色的饮料。颂皇仁:歌颂皇帝的仁德。

作品译文

中国的疆域天高地广。

空中布满了蒋的飞蝗;

千万个村落炸成平地,

劫后的遗民栖身草房。

黑夜里身影投进池塘,

胸中燃烧着怒火万丈;

请为蒋飞蝗的功德干杯,

恶臭的池水就作酒浆!

作品赏析

一九三二年四月,鲁迅在《二心集·序言》中揭露当时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说:“象牙塔里的文艺,将来决不会出现于中国,因为环境并不相同,这里是连摆这‘象牙之塔’的处所也已经没有了;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蜗牛庐者,是三国时所谓‘隐逸’的焦先曾经居住的那样的草窠,大约和现在江北穷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过还要小,光光的伏在那里面,少出,少动,无衣,无食,无言。因为那时是军阀混战,任意杀掠的时候,心里不以为然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苟延他的残喘。但蜗牛界里哪里会有文艺呢,所以这样下去,中国的没有文艺,是一定的。”同一文中还回击了讥笑鲁迅为“贰臣”的别有用心的谰言,明确表示了与反动统治势不两立的态度:“至于‘贰臣’之说,却是很有些意思的,我试一反省,觉得对于时事,即使未尝动笔,有时也不免于腹诽,‘臣罪当诛兮天皇圣明’,腹诽就决不是忠臣的行径。”

这种久已萦回在脑际的思想,对国民党的憎恶和因当时中国黑暗现实引起的悲愤,又受了一九三三年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当局任意屠杀中国人民的刺激,发而为诗。于是写成这篇五绝。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是说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当局的空军狂轰滥炸之下,中国人民遭受了空前惨重的痛苦,或被炸死,或被炸伤,背井离乡,家破人亡,像诗人这样侥幸留在人世,死里逃生的人们,也只得像古代的“隐逸”一样住在蜗牛屋里。作者所说的“不久可以出现的蜗牛庐”终于在民族侵略与阶级压迫下成为了事实。这既是当时现实的写照,也包含着对国民党当局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的辛辣讽刺。一九三三年三月,日本侵略军扩大侵略,曾用飞机狂炸冷口、古北口、喜峰口一带,当地人民死伤惨重;而蒋介石却以九十个师(五十万兵力)向江西等地区工农红军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用飞机滥炸根据地人民。鲁迅曾说:“边疆上是飞机抛炸弹”,“腹地里也是飞机抛炸弹”,“边疆上是炸,炸,炸;腹地里也是炸,炸,炸。”“虽然一面是敌人炸,一面是自己(指国民党空军)炸,炸手不同,而被炸则一”,都是任意屠杀老百姓。鲁迅在诗里寄寓着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当局血腥罪行的深刻仇恨和惨遭灾祸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就是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抗议。他侥幸留在人世,在暗夜里出来,孑然一身,形影相望,以潭水为酒,颂“扬皇仁”,--炸完老百姓,炸毁房屋,惟留蜗庐,潭水而已;这就是统治者的“恩德”。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憎恶愤恨,以反语出之。“颂皇仁”三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首先,国民党政府置日本侵略者不顾,反而屠杀人民,作者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其次,国民党政府把“捕杀的罗网张遍全中国”,对革命文艺施以逐日加紧的压迫,连“腹诽”也禁止了,只准说“臣罪当诛兮天皇圣明”,作者对此表示极大的愤慨;再次,“皇仁”就是说国民党独裁的黑暗统治,比中国封建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对此给予辛辣的嘲讽。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含蓄的讽刺,也就是冷嘲,从字面上往往不易看出来,而实则含有对国民党政权的深刻抨击和辛辣讽刺;二是貌似夸张(对飞机轰炸情况的形容),实际上是对当时现实的高度概括,高度集中。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作品被编为《鲁迅全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