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寐二首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无寐二首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五言诗 作品原文无寐二首 (一) 烟灯暧无寐①,忧思坐长往②。 寒风振乔林,叶落闻窗响。 起窥庭月光,山空游罔象③, 怀人阻积雪,崖冰几千丈④。 (二) 穷崖多杂树⑤,上与青冥结⑥。 穿云下飞瀑,谁能识其源。 但闻清猿啸,时见皓鹤翻。 中有避世士,冥寂栖其巅。 繄予亦同调⑦,路绝难攀援。 作品注释①暧(ài):昏暗不明的样子。 ②坐:此处作副词用。无故,自然而然。 ③罔象:虚罔的景象。罔,无,没有。《诗经·大雅·民劳》:“以谨罔极。” ④几千丈:形容结冰的程度。 ⑤穷:高。汉语词典有“穷崖绝壁”。 ⑥青冥:青天。冥,虚空渺茫。如《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冥冥。” ⑦繄:句首助词,无意义。 作品译文(一) 油灯昏暗,我没有睡意,忧愁的情绪,又不断来袭。 寒风掠过树林,落叶打窗沙沙作响。 起身看看院子里的月光,远山空寂幻化出虚罔的景象。 怀念的人呵被大雪阻隔,崖上的冰不知结了几千丈。 (二) 高高的山崖上长着好多种树,树梢仿佛要与天相接。 飞瀑穿过缭绕的白云泄下来,有谁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有时听见猿猴的啸叫,有时看见白鹤蹁跹。 深山中有避世的高人,晚上就宿在那山巅。 或许他与我的追求相同,可惜没有路能够攀援上去。 作品简析朋友相交于患难之中,原本就相见恨晚,却又被冰雪阻隔,其思友之情益于言表。思友不能入睡,遥望远山,便幻想山中住着隐士,由隐士而又联想到自己的追求,虽平铺直叙但却十分真切。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