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量阁 |
释义 | 位置无量阁是山丹县城内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矗立在正北城墙之上。 简介无量阁进深一间,阔三间。顶部一字横脊,脊中间有塔式楼阁和一对火焰,两首有兽吻、尾。四条垂脊,有脊兽,四角飞檐,单檐有昂,歇山大屋顶,山间有团花。屋顶铺砌青板瓦和筒瓦并滴水。周围有廊柱十八根,金柱十二根,各廊柱上有斗拱,柱上有牙阙。无量阁周围都设窗。该建筑于1997年维修,顶部全部换琉璃瓦,木结构基本没有改变并进行了彩绘,焕然一新,仍不失明代风格。 作用山丹原名是“删丹”,始建于汉代,由于历史的变迁,城址的迁移,其名就变为山丹。北宋时删丹被西夏占领,删丹被西夏军彻底摧毁,西夏赵元昊在龙首山下(现山丹城)置“周一里二百六十步”的小城设“甘肃军”。后被明朝推翻,统一了全国,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此基础上扩建周七里二百九步的卫城。该城筑东、南、西门,分别在城门上建城门楼(箭楼),并设置瓮城。北城墙正北筑有一座三层楼,称为敌楼(箭楼),东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墙体上各建敌楼一座,共建七座敌楼(箭楼)。正北墙体上设置较高的瞭望敌楼,观察北山敌情。一旦北山的长城烽燧和关隘有信号,就可在敌楼上尽可看到一切敌情。 在当今,无量阁已被当地政府部门保护起来,同时也加以利用,比如山丹县“消夏活动”一般就是在无量阁上举行的。 历史《甘镇志 建置寺 公署》记载:“山丹卫一里二百六十步。洪武二十四年指挥庄得展筑,共七里二百九步,高二丈八尺,厚三丈五尺。东南西三门,箭楼七,逻铺二十八,池深九尺, 阔二丈五尺,关厢连亘南城,周阔有差。”“城”其主要作用就是军事防御,因而在城墙上必须有军事防御设施,城墙墙体上建有“箭楼”或城门楼,墙体外围深挖护城壕。无量阁就是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建城时筑造的七个箭楼中的主要敌楼之一。 无量阁原来我们称为“三层楼”, 三层楼是在54年地震摇倒,后县政府维修成一层,更名为“无量阁”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