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斯特公报 |
释义 | 是全世界纺织工业中纤维、条子、粗纱和纱线进行分类的质量分级的参考指标。上一期统计公报出版于2007年,2012年将出版新的统计公报。采用乌斯特统计公报作为比较的标准时,纱的总质量中的特殊疵点和缺陷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USTER公司在世界各地用户和在瑞士的工厂中进行纤维、半制品、细纱的测试,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每相隔3~5年发表一次试验结果的统计值即USTER统计值。统计值一般分5%、25%、50%、75%、95%几档,通常认为50%统计值属一般水平;25%及以下属先进水平;75%及以上属较差水平。 乌斯特公报的起源与重要性USTER统计公报是全世界纺织工业中纤维、条子、粗纱和纱线进行分类的质量分级的参考指标。上一期有关纯棉纤维和纱线的USTER®统计公报出版于2007年,2012年将出版新的统计公报。 在纱线生产领域,USTER®统计公报是指导纺织生产获得最佳效果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指南。采用USTER®统计公报作为比较的标准时,纱的总质量中的特殊疵点和缺陷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多年来可靠、准确的因果关系已经不断发展并形成应用文献。全世界大量的纺织技术人员和USTER®仪器的用户将实践经验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上一期USTER®统计公报的一张图表表示在 1957年和 2007年间纱线条干值改善的情况。纱的条干均匀度值改善的状况。现在,USTER再次发布了同样的图表。新公报曲线中增加了2个数据点,这两条曲线分别代表USTER®统计公报2007 50% 水平。清楚地反映了精梳纺纱线的纱线条干均匀度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从1957年开始,乌斯特公司推出乌斯特统计值,它是用乌斯特仪器将世界各地取样的纱线测试结果的统计值,每隔几年在《乌斯特新闻公报》(USTER NEWS BULLETIN)上发布一次包括棉、毛两大款纱线产品共分五档水平,用统计图的方式表示,横座标为纱的线密度(号数),纵座标为质量指标的数值,采用的是双对数座标。 USTER® 统计公报作为产品质量水平的基准 USTER®统计公报是为衡量产品质量水平基准而制订的。质量水平基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它能提供一种方法来确定并量化某一特定领域或产品种类中的顶级或世界级水平(水平基准),同时与自己公司或产品的数据进行对比。已发表的水平基准和质量标准证实了获取高效益、减小质量水平差距的可行性。它们证实了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水平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不是管理中的想象。在其它工业系统中,主要的困难是得到一份能用于比较分析质量水平基准、可靠的竞争对手的资料。因为有了USTER®统计公报,全世界纺织生产商中最高的质量水平的数据是公开的,且很容易获得。 USTER® 统计公报用于纱线买卖合同和产品规格 USTER®统计公报通常在商业交易框架中作为纱线贸易合同和产品规格的基础。这种做法已经为制造商、贸易商和纱线生产商普遍接受。许多纱线生产厂、织造厂和针织厂都根据USTER®统计公报制定质量需求。根据经验决定何种质量水平能满足何种产品需求。关于纱线质量的要求,有许多关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不同产品对纱线的质量要求的文献可以参考。这些文献中大多数的经验来自于对USTER®统计公报的应用。 在传统的商品贸易中,以直接的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买方和卖方大都热衷于使用USTER®统计公报。他们把统计公报作为一种根据不同质量数据分类的方法。在国际市场上仍然流行的一种观念,认为值得信赖的好纱线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于USTER®统计公报25%的质量水平。通常,对于实际生产过程和最终用户的要求来说,这种质量观念的要求是过分的;然而在另外一方面,这样的指标要求又可能是合理的。USTER®统计公报中的质量指标及其重要性 除了在USTER®统计公报2001中所公布的所有质量指标外,USTER®统计公报2007提供了更多的纤维和纱线质量指标。我们还首次发布了用于USTER® CLASSIMAT QUANTUM纱疵分级仪的异纤统计公报。 下面列出了USTER®统计公报2007 中所有的质量指标,把它们分成两类表格:用于纤维的质量指标和用于纱线的质量指标。 所有纤维质量指标的定义解释详见下面两个表。 棉纤维质量指标的说明 (USTER® HVI) 质量指标 缩写 说明 单位 马克隆值 Mic 与纤维细度有关 —— 上半部平均长度 UHML 相当于手扯长度,根据图2 定义 mm 整齐度指数(不匀指数) UI 测量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的变异 % 束纤维强度 Strength 束纤维的断裂强度 g/tex 反射率 Rd 棉花的反射程度,这个值越大,棉花等级越高 % 黄度 +b 评估色泽,黄色的程度 % 杂质 CNT 定义区域内杂质颗粒数量 —— 杂质 Area 定义区域内由杂质覆盖的表面积 % 短纤维指数 SFI 根据棉纤维长度曲线图计算的短纤维数量 % 纺纱一致性指数 SCI 基于所有HVI特性的回归方程所计算的数 —— 成熟指数 Mat 棉纤维的成熟度(HVI方法) ——棉纤维质量指标的说明 (USTER®AFIS) 质量指标 缩写 说明 单位 棉结 Neps/g 每克原棉中的棉结数量 1/g 棉籽壳 SCN/g 每克原棉中棉籽壳碎片的数量 1/g 短纤维 SFC(n) 上四分位长度 UQL(w) 相当于手扯长度根据图3 定义 mm 纤维细度 Fine 纤维的细度 mtex 不成熟纤维 IFC 不成熟纤维的含量, 成熟度 Mat 成熟纤维与不成熟纤维之比 近廿年来乌斯特统计值内容的变化: 1 统计值的内容不断增加,统计值图的张数相应增多。1982统计值尽有166张统计图,到2001统计值已增加到681张,增加了近三倍。 2 细分产品的品种,提高了数据的可比性。1997统计值开始将纯棉纱(普梳、精梳)的管纱与筒子纱分开统计,2001统计值又将机织纱与针织纱分开统计,从而使生产厂的质量数据与统计值有更好的可比性。 3 测试技术的进步,丰富了质量指标的内容。例如单纱强力仪由CRL改为CRE,再向5m/min(TENSORAPID)400m/min(TENSOJET)高速拉伸试验方向发展,同时增加了反映纱线弱环的指标FP0.1,ε p:=0.1。 4 由于纱线质量的普遍提高,提出了需要更高的设定要求。如频发性纱疵,2001统计值提供了新增的细节-40%,粗节+35%,棉结+140%(+200%)统计值。 5 乌斯特新仪器的开发,扩大了统计值的范围和项目。如乌斯特公司近年开发了纤维测试仪器HVI、AFIS,因此统计值中就增加了有关纤维质量的内容,有马克隆值、整齐度、反射率、黄度、束纤维强度、表面杂质、棉结、短绒含量、细度、成熟度等。又如条干仪新开发了三只传感器,从而增加了毛羽指数,纱的直径,截面形状,密度和纱表面杂质、微尘等项目。 6 由于在线测试技术的推广应用,统计值也采用了在线检测的数据。1997与2001统计值的条子就是在线检测数据的统计值,使统计值的信息量更多、更接近生产。 USTER统计值的理解和认识USTER公司在西欧、北美、南美、亚太、东欧、中东、非洲等地的用户和在瑞士的工厂中,用它生产的仪器进行纤维、半制品、细纱(管纱和筒纱)的测试,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每相隔3~5年发表一次试验结果的统计值即USTER统计值。某年发表的统计值是前三年试验数据的积累和统计分析,一般可用它指导和比较后3~5年相应数据的质量水平,供用户参考。 统计值一般分5%、25%、50%、75%、95%几档,通常认为50%统计值属一般水平;25%及以下属先进水平;75%及以上属较差水平。 统计值的测试项目不是一直不变的,随着该公司新型仪器的开发而不断变化和充实。2001年统计值有关棉纺的有HVI测试仪不同纤维长度的马克隆值(MIC)、HUSTER,S反射率Rd%、纤维整齐度指数UI%、黄度(+b)及束纤维强度(g/tex)、表面杂质数CNT(粒);AFIS测试棉纤维不同长度的棉结数(粒/g)、含棉籽籽壳的棉结数SCN(粒/g)、≤12.7mm短纤维率—重量加权SFC(w)%和根数加权SFC(n)%,纤维线密度(mtex)、成熟度比和未成熟纤维含量IFC(%),纤维含微尘粒数(<500μm=(粒/g)、纤维含杂质粒数(>500μm)(粒/g)、可见异物含量VFM%。半制品测试项目有不同线密度纯棉、涤纶、腈纶、粘纤生条条干变异系数CVm%;纯棉精梳条、纯棉、涤棉混纺、纯涤纶、腈纶、粘胶熟条的条干变异系数CVm%,不同线密度纯棉普梳、精梳粗纱的条干CVm%。 成纱的测试项目有不同线密度环锭纯棉普梳,精梳针织、机织用管纱和筒纱,65/35、67/33涤棉混纺纱(精梳),50/50涤棉混纺纱(普梳)、紧密纺精梳纯棉纱、纯涤纶纱、纯粘纤纱,65/35、67/33涤粘混纺纱以及转杯纺普梳纯棉纱,50/50棉涤混纺纱、喷气纺50/50棉涤普梳混纺纱的条干变异系数CVm%、毛羽指数H、频发性纱疵(细节、粗节、棉结)、断裂强度强度(cN /tex)、强度变异系数CV%、断裂伸长率、断裂功(cn。c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