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什南山群
释义

命名

张太荣1977年命名。高振家等1985年发表。命名剖面位于新疆乌什县以南乌什南山的巧恩布拉克—苏盖特布拉克一带。

沿革

乌什南山群,最初是B.M西尼村(1952)所称的苏盖特层(及其以上的部分沉积)。经1976—1978年张太荣、乔新东等研究,重新厘定了震旦系与寒武系的界限,将苏盖特布拉克组及其上、下的奇格布拉克组,巧恩布拉克组均归属于震旦系,统称为乌什南山群;高振家等(1985、1989),按岩性特征将该群自上而下分为四个组: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苏盖特布拉克组、尤尔美那克组和下震旦统巧恩布拉克组;高振家、陆松年等1989(1993)依据巧恩布拉克组在沉积特征、变质程度及同位素年代上均不属于同一构造旋回之产物,与上部岩层之间有较大的间断,建议改巧恩布拉克组为巧恩布拉克群,时代为青白口纪,与上覆地层分开;乌什南山群时代属震旦纪,它只包括巧恩布拉克群以上的尤尔美那克组(下震旦统)和苏盖特布拉克组、奇格布拉克组(上震旦统)。

特征

本群岩性较为稳定,下部尤尔美那克组不整合在巧恩布拉克群之上,为一套陆相冰川沉积,层位与扬子区的南沱组大体相当;苏盖特布拉克组假整合(或不整合)在尤尔美那克组之上,为紫红—红色砂岩;奇格布拉克组为碳酸岩沉积,夹碎屑岩,与早寒武世玉尔吐斯组含磷沉积有微弱的间断,呈假整合接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