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什地震台 |
释义 | 一、 地震台站概况: 乌什地震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台站为国家二类台,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由阿克苏中心地震台直接管理。 台站地处天山纬向构造带与欧亚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在东向复合部位,县城内经常发生 5 至 6 级中强地震),北部为阿尔卑斯期的库鲁库如木坳陷,是库车山前坳陷的西延部分。 台站占地约 7 亩,总使用面积为 11133.50 平方米,四周有院墙环绕,院内有两座二层住宅楼和一座二层办公楼,两座住宅楼建筑面积为 502.2 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 403.32 平方米,砖混车库建筑面积 43.45 平方米,砖木车库为 24.05 平方米,抽水房一间,建筑面积 23.50 平方米,锅炉房一座,建筑面积 63.92 平方米,其余平房为土木结构,总建筑面积 348.48 平方米。 1998 年拆除了办公楼前的土木结构办公室,改为草坪。经过多年的努力,台站院内绿树成荫,绿茵似毯,鸟语花香,院内绿化美化已初具规模。 台站按手段划分为测震、前兆两组,分别负责全台八台套仪器的所有观测工作。同时每人都按各自特长兼职一至两份后勤及社会事业性工作,目前保持阿克苏地区级文明单位称号和新疆地震局文明台站称号。 1970 年 12 月 22 日在乌什县燕子山九眼泉公园(原县文化馆的旧房内)架设起维开克地震仪,开始试记。 1971 年 1 月 20 日开始正式记录。由于该监测点距县城太近,只有一、二百米,干扰较大,且场地面积较小,不利于日后发展。因此各有关部门决定另选新址。参加新台选址工作的有任保维、谢香芳、徐生洲、周汉瑜等人。新台址选定在距九眼泉台址约 1.5Km 的乌什县七女坟旁,占地 7 亩。 1972 年至 1975 年,国家地震局在阿克苏组建了新疆地震研究队,对天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参加这项工作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天津测量队、西安测量队、三河地震地质大队等单位。这时期乌什地震台受新疆地震大队和新疆地震研究队双重领导,并给台站增加了地应力、短水准、基线、三角测量、水化、地磁、地倾斜等多种观测手段。目前短水准、基线、三角测量、水化、地磁均已停测,地倾斜两套石英摆在山洞中连续工作至今。定点形变测量(水准、基线)跨断层场地是由参加国家地震局新疆预报研究队的国家地震局天津测量大队在燕子山九眼泉选建的。从 1971 年 4 月开始进行水准、基线和三角测量。 1972 年 3 月在乌什县镇公社南山新建基线场地进行基线测量, 1974 年停测。 1975 年九眼泉场地移交乌什地震台,开展水准和基线测量, 1981 年改为一周测一次,至 1984 年停测。 1980 年在边防十团五连靶场重建新测量场地, 1981 年开始定点水准观测。 1982 年增加基线测量,后因效果不佳于 1986 年停测。 1993 年 6 月定点水准观测。地磁观测始于 1971 年 10 月,架设垂直磁秤一台,进行地磁日变相对观测, 1982 年停测。 1972 至 1974 年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进行过核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水氡观测始于 1971 年 12 月,是对九眼泉泉水的水氡含量进行测量,于 1979 年 7 月停测。 1971 至 1974 年兰州地震研究所开展过地电观测。 台站供排水系统自成一体,修建有水塔、抽水房、下水道及污水渗井,水井深约 18 米,水位约在 8 米左右,采用立式水泵抽水供全台使用。渗井深约 5 米,有下水管道与之相连,排放全台流出的废水,间隔一定时间抽一次废水排至菜地边缘。目前供排水系统均不同程度出现老化,体现为供水不畅,排水易堵,有待改造。 台站用电源于当地,因乌什县水利发电设施落后,与外地并网工作进展缓慢,经常出现停电,电压大幅波动等现象,对仪器设备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数字仪影响更大,加之当地雷雨、大风天气较多,已烧毁一台 UPS 、一部电路避雷器。为此,局有关部门划拨专款用于改造电路,台站内部电路已于 2002 年 7 月基本改造完毕,但由于市电供应状况仍然较差,台站用电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台站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交通不便。台站无机动车辆,距县城 2 公里,有柏油路相通,距阿克苏市 116 公里,汽车行程约三个小时。 二、地震监测台站观测项目 (一)地震观测 1、简述: 乌什台现有地震观测项目 5 台套,分别是 DD-2 型短周期笔绘记录仪, DK-1 型中长周期笔绘记录仪, CTS-1 型国家级数字地震仪,中法合作超长周期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和 GPS 观测基准站。除 DK-1 的摆安放在办公楼地下室外,其余测震仪的摆均安放在山洞中。山洞位于台站东约 900 米,进深 59 米,覆盖层厚约 45 米,岩性为石炭纪灰岩夹石英砂岩,完整性较好。洞内年温差小于 0.2°C ,日温差小于 0.01°C ,较为干燥。 “ 自 1990 年开始,台站地震月报和地倾斜月报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震研究所相互交换。中法合作甚宽带数字仪自 1989 年连续工作至 2001 年时,因仪器老化,设备、零件损坏、短缺而又不易购买等原因,自 2001 年下半年停记至今。 1970 年 12 月,新疆地震大队在乌什县燕子山九眼泉公园原县文化馆的旧房内架设维开克地震仪进行临时观测, 1971 年在乌什西郊选了新址,于 1972 年 4 月在新址架设了 473 型地震仪开始观测,在七女坟山上建造了临时摆房,台基为石炭纪砂岩,仪器放大倍约 5 万倍。为减少采石等干扰, 1975 年,动工修建了深 7 米的地下室作为摆房和专门的记录室,于 1976 年 4 月将 473 地震仪迁入地下室和新记录室工作,此时放大倍率提高到 7 万倍。 1998 年因记录室已严重老化且影响台站院内美观,将其拆除,仅剩地下室。 1980 年架设了 DK-1 型中长周期地震仪和 513 型中强震仪,但多年工作不正常。 1982 年 9 月架设了 573 短周期地震仪,放大倍率在十万倍左右, 473 随即停测。 1989 年中法合作项目开始实施, 573 和 DK-1 地震仪记录室迁至新盖的二层楼, DK-1 仪工作逐渐正常。 1996 年 9 月又架设了 DD-2 型短周期地震仪,放大倍率在十万倍左右, 573 随之停测。 1999 年 9 月架设国家级 CTS-1 型甚宽带数字地震仪, 2001 年通过有关验收。 全部项目观测用房建筑面积 79.01 平米。随着上述观测项目的陆续上马,乌什台的地震监测半径大幅提高,使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山洞中二支洞 1 号墩为 DD-2 摆墩, 2 号墩为数字仪摆墩, 3 号墩为中法合作项目数字仪摆墩。均通过地下电缆沟通向台站各观测记录室。 DK-1 的摆在办公楼地下室中,位于一楼测震分析室下方。 3、观测资料 乌什台模拟观测资料在新疆局的资料评比中成绩一直较为稳定,始终保持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获奖,地倾斜观测资料还曾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全台各手段 8 套资料都用计算机处理后生成各种数据、报表,前兆资料每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往局网络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阿克苏中心地震台,相纸由台站保存,年终资料评比时按要求提供;数字地震仪资料每日全部经因特网发往局台网中心虚拟主机,生成与模拟仪的对比报告和数字为主的月报、地震目录,用电子邮件发五日报和月报、对比报告、地震目录给中国地震局九室,同时每小时数据经相关软件控制由卫星传输系统实时发送到中国地震局卫星中心;每十天按要求刻录两份数据光盘,月底将月报、对比报告、地震目录等资料刻录入光盘,一份寄送至局编目组,一份留台备用;模拟地震资料每日除发往局台网中心虚拟主机外,同时也发送电子邮件到中心地震台;每旬寄送一次 DD-2 图纸给新疆局, DK-1 图纸留台保存,年终评比时按要求提供; GPS 观测数据每日由 GPS 接收机自动记录,再由相关软件自动下载到指定目录,每日由国家局卫星中心通过卫星传输系统或调制解调器远程调用;中法项目观测正常时也由其卫星传输系统或电话线路传送给法方,目前已停测。 由于本台观测环境除外电供应之外相对较好,在 2001 年之前各手段资料受外界影响都较小,资料连续率均在 95% 以上。数字仪观测资料主要因供电状况不佳,断记较多。资料参与新疆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评比的详细情况参见下表: (二)地形变观测 1、地形变观测简述: 乌什地震台地形变观测现有地倾斜、地应力(应变)、 GPS 三种手段。 7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 曾经开展过定点形变测量(水准、基线)等。 地倾斜观测:是 1976 年 10 月在地下室架设 JB 型金属摆倾斜仪, 1978 年 7 月增架一台 SQ-70 型石英摆倾斜仪。地下室深 7m ,覆盖层厚 5 ~ 6m ,年温差 6 ~ 7℃ ,日温差 0.1 ~ 0.3℃ ,湿度小于 80% 。 1986 年 SQ-70 石英倾斜仪迁入山洞, 1987 年 6 月又架设一台周记 SQ-70 型石英摆倾斜仪,两台仪器平行观测至今。 地应力观测: 1971 年 9 月建成七女坟 1 号孔, 1972 年 8 月建成七女坟 3 号孔,进行地应力观测。 1974 年 1 月参加国家地震局新疆地震预报研究队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称三河队)在九眼泉东侧建成的 1-3 号孔正式观测。使用仪器为 4103 型电感应力仪。 1982 年初这几个应力孔因元件老化先后全部停测,九眼泉测点撤消。同年七女坟 4 号孔投入观测,使用 4103 型应力仪, 1986 年改用 4101 型应力仪, 1987 年停测。 1982 年 9 月 2 日,地应力 5# 孔开钻, 10 月 4 日开孔工作结束,开始进行观测。孔深 52.085m ,下部填水泥 0.87 米,现孔深变为 51.215m ,孔斜 1°05′ (马林科夫倾斜仪测定),稳定水位 8m 。开孔直径 170mm ,下部直径 168mm ,套管 1.75m ,座落在基岩表面,水泥结构。封孔质量较差,以直径 168mm 套管口为地面零点。基岩以下换径 150mm ,钻进 8m ,下直径 146mm ,套管 5.5m (下部卡住), 8m 至 50.915m 为直径 130 钢砂钻进。在孔深 50.915m 处将平钻头磨平,打喇叭口 8cm ,换直径 91mm 头钻进 1.17m ,至 52.085m 处终孔。 0 至 1.75m 为 Q4 亚砂土夹碎石, 1.75 ~ 6m 处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坚硬,硬度 9 级,性脆,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掉块严重,漏水; 6 ~ 36m 为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或灰岩互层)含大量化石。厚层至中厚层,中部夹页岩与薄层石英砂岩互层。总之,岩石较完整,岩芯采取率较高,尤以 24 ~ 36m 为厚层砂岩, 36 米以下为灰白色薄层至中厚层石英砂岩,节理发育,岩石较破碎,井内有掉块现象。终孔后用水泥浆灌注至孔口(因孔口掉块严重,为堵塞孔壁裂隙和固定孔壁)。施工人员有:局胡化龙机组,地质大队徐宏新等三人,台站人员有陈忠民、闫均科、刘圭,库尔勒台车士林,中心台尚波,地震地质大队张培跃、祝武、梁海庆。该孔于 1984 年 4 月 20 日重新开钻,终孔日期为 4 月 25 日,孔深 51.215m ,开孔直径 130mm ,钻进 50.915m , 5 月 16 日在孔深 50.915m 处因平钻头被磨平,换径 110mm ,钻进 0.3 ~ 51.215m 终孔。岩芯均为水泥,固结较好,下部最好。直径 110 孔高 30cm ,下部直径 91 水泥 0.87m 。施工人员为局胡化龙机组。 1987 年乌什英阿瓦提地震和大雷雨将该井 4 个观测元件损坏,仅剩 4 号元件一直维持观测至今。 GPS 观测: 1998 年被选定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GPS 基准台,于 1999 年 3 月开展连续观测。 2、台址条件 海拔高度为 1437.13 米。洞深 58 米,覆盖厚度 40 米,无植被、无土层,洞体为砂岩和灰岩。观测室年温差为 0.2 度,日温差 0.001 度,温度对仪器的趋势变化影响不大,日记仪器工作周期在 45 秒左右, N ﹤ 0.003 " /mm, 周记仪器工作周期为 55 秒左右, N ﹤ 0.002 " /mm 。日记仪器室岩石破碎,有一组张性裂隙与通过仪器室的断层交汇,周记仪器室岩石完整、无裂隙。 地应变观测探头安装在 5 号应变孔,该孔建于 1984 年 6 月, 1984 年 11 月 8 日投入正式观测。孔深 52.085 米,探头安装在钻孔的底部。观测室为地下室。 3、观测技术 乌什台前兆观测项目包括地倾斜两套 SQ-70 型石英水平摆(一为周记,一为日记), RZB-1 型钻孔应力观测。地倾斜、地应力观测都配有温度计,用以监测室内温度的变化。地倾斜主要观测固体潮的变化,以摆、光源灯、记录器构成主要观测系统,通过长期观测固体潮的变化来研究地震前兆规律。 4、观测资料 ( 1 )观测资料简况:地倾斜资料每天由一名值班员进山洞换下光记录纸,然后放入密闭遮光的包中带回台站暗房进行冲洗、上光,量取数据,录入计算机,打印出有关报表和图形,校核后将数据发往局网络中心和阿克苏中心台。原始相纸留台保存,在年终资料评比时按需提供。 ( 2 )地应力资料每天由一名交班值班员进地下室换下气压纸,记录当时温度,在办公楼处理完后记入手薄,录入计算机,由接班人校核手薄和计算机中的数据后与倾斜数据一同发往局网络中心和阿克苏中心台,每月形成月报等用邮件发送到各有关部门。原始手薄寄至局有关部门,自备一份用于点图等分析预报工作和资料评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