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茸菌 |
释义 | 乌茸菌是一种真菌,属于革菌科乌茸菌属,也是乌茸菌属里唯一的物种。它在1899年被首次描述,被通俗地叫做蓝鸡油,蓝鸡油簇,乌鸡油(阿拉斯加)。它独特的子实体由一簇花瓶状或勺状的菌盖组成,菌盖下表面上有很多有纹理的皱纹,皱纹一直向下沿菌柄延伸。乌茸菌的分类史较复杂,它的属和科曾被重新划分好几次。它的分布范围包括北美和东亚,可以在针叶林的地表发现它,常常在云杉和冷杉下面。乌茸菌可食用,并且被采集用于商业用途。乌茸菌含有生物活性化合物polyzellin,具有很多生理特性,包括抑制胃癌。 中文学名:乌茸菌 拉丁学名:Polyozellus multiplex 别称:蓝鸡油,蓝鸡油簇,乌鸡油 界:真菌界 门:担子菌门 纲:伞菌纲 目:革菌目 科:革菌科 属:乌茸属 种:乌茸菌 分布区域:北美和东亚 历史和分类1899年植物学家吕西安·安德伍德(Lucien M. Underwood)根据在缅因州沙漠山(Mount Desert)的树林中发现的前一年样品,首次发表了对乌茸菌的描述。虽然他把这个新物种归到鸡油菌属(Cantharellus),他同时指出,该菌是个不寻常的菌种,根据其生活习性,它很可能构成一个独特的新属。因为除了折叠状的鳃之外,它跟鸡油菌属共同点很少。1910年,威廉·穆雷尔将它归到新的属Polyozellus。穆雷尔认为它菌柄独特的复合结构足以让它区别于菌柄结构简单的其他鸡油菌属物种。1920年,一个由日本人安田(A. Yasuda)采集的标本被发给真菌学家柯蒂斯·盖茨·劳埃德,他认为这种菌是个新物种并把它命名为Phyllocarbon yasudai。 直到1937年,才有新的乌茸菌的采集报告。该菌株是在加拿大魁北克找到的。第二年,保罗·舒普认为乌茸菌属多余,指出复合的子实体和皱纹的子实层其实是与喇叭菌属(Craterellus)一致的。1939年,美国真菌学家李·欧弗霍茨在一封投给《真菌学》杂志的文章中提出,前面两位学者都忽视了卡尔文·考夫曼在1925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中有在怀俄明州和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还有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喀斯喀特山脉采集的样本图片和笔记。考夫曼认为该菌只是在极端条件下生长的棒状鸡油菌(Cantharellus clavatus,现在被归到钉菇属Gomphus)而没有必要将它移到喇叭菌属里。1947年,真菌学家亚历山大·史密斯和伊丽莎白·摩斯在他们关于美国鸡油菌属物种的论文中,把它放到了鸡油菌属下一个新类,命名为Polyozellus,但没有把它从鸡油菌属中分离出来。他们将这个新组的区别性特征定义为小,粗糙,透明的孢子;菌肉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变色。他们认为乌茸菌的孢子对这个鸡油菌属来说不寻常,但在他们的判断下,还不足以把它从鸡油菌属里分离出来。 1953年,Rokuya Imazeki考虑了孢子特征上的不同:鸡油菌属的菌种都不像乌茸菌那样大致呈球形,表面覆盖疣状突起。而这些孢子特征在革菌科里比较普遍。其他将乌茸菌与革菌科关联的特征有偏暗的颜色,强烈的气味(尤其在干燥标本中),存在革酸(thelephoric acid,一种在革菌科很普遍的真菌色素)。综合这些因素,Imazeki提出新的科Phylacteriaceae。但这个科一级的分类改变不为其他学者所接受。例如1954年,精一河村将其命名为Thelephora multiplex。2009年Index Fungorum和MycoBank将乌茸菌属Polyozellus列在革菌科,一组被通俗地称为皮地扇的蘑菇。属名Polyozellus源于希腊文,poly意思是多,oz意为分支。种名multiplex意思是分成很多份,即指子实体的复合结构。乌茸菌俗名有蓝鸡油,蓝鸡油簇。在阿拉斯加,菌株的子实体通常为暗黑色,所以被称为乌鸡油,虽然这个名字与喇叭菌属的某些物种相重。 形态描述乌茸菌属于一类被称为类鸡油菌的真菌(其中包含鸡油菌属,喇叭菌属,钉菇属和乌茸属),这是因为他们相似的子实体结构和菌盖下表面产生孢子区域(子实层)的形态。黑乌油扇形或漏斗形的子实体常簇集在一起生长而形成很大的一块,总直径可达1米,不过通常他们直径只能到30厘米。单个的菌盖为3-5宽,几乎同宽度一样长,紫黑色,边缘最初发白,并有白粉状的孢子沉积。上表面可能会有成片的细绒毛组成的同心纹理。菌盖的边缘有一层很细的绒毛,分裂成叶状或呈波浪形。菌盖下表面支持者能产生孢子的子实层,子实层通常有浅而密的皱纹或脉络,颜色大体跟上表面相同或稍浅一点。根据采集位置的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的变种。例如,阿拉斯加菌株的菌盖上表乌黑而下表面暗灰。子实体可高达15厘米(包括菌柄),宽可达10厘米。有时,可以看到更大的菌簇,直径可达1米。菌柄表面干燥,光滑无毛,呈暗黑色稍带紫红。菌柄常常在基部融合在一起,1.5-2厘米宽,长可达5厘米。菌肉为暗紫色,柔软易折。孢子沉积为白色。 微观特征孢子大体呈球形到宽椭球形,覆有疣状突起(tubercules),长6-8.5微米,宽5.5-8微米。用显微镜观察,他们看起来无色透明。化学测试可以用来区分孢子。在氢氧化钾中,孢子会转微绿色。孢子非淀粉质,就是说他们不能在梅尔泽试剂中不能吸收碘。孢子也不能吸收甲基蓝染剂。构成子实层的囊状体呈丝状,2-4厘米宽,28-40厘米长。菌盖的外层表皮组织(cuticle,or pileipellis)是由交织的菌丝组成的,能被氢氧化钾染成橄榄绿。存在锁状连接,但并不是每个细胞都是。担子体(basidia),也就是支持孢子的细胞含四个孢子,长32-28微米,宽5-6微米。 相似物种喇叭菌(Craterellus cornucopioides)也有发黑的子实体和平滑的子实层,但不同于乌茸菌,它菌肉薄,子实体为喇叭形或管形(乌茸菌是扇形或勺形),颜色为灰色到黑色。另一种有亲缘关系较近的是香鸡油菌(Cantharellus odoratus),也偏向于结成密集的群,但它是橙色而不是蓝色。还有一种喇叭菌属的真菌(学名:Craterellus caeruleofuscus)不形成复合簇,并且不局限于针叶林。棒状钉菇(Gomphus clavatus,俗称猪耳朵)有相似的形状但肉更多,颜色为浅紫到粉红。 栖息地和分布乌茸菌是一种外生菌根菌,就是说它的菌丝能与植物的根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但它的菌丝一般不穿透植物的根细胞。该菌生长在针叶林的云杉和冷杉下,并且在高海拔处出现更多。在夏秋最容易碰到它。乌茸菌分布于北方和高山,比较罕见。已在美国(包括缅因,俄勒冈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阿拉斯加),加拿大(魁北克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国,日本和韩国采集到过该菌。该物种在北美和东亚的间断分布现象也发生在其他一些菌种。另外还能在夏洛特皇后群岛找到该菌,在哪里它被商业化地采集。用途食用性乌茸菌是可食用的,并且在一些亚洲国家(中国,韩国,日本)被采集来销售。在北美,它被采集来用于娱乐或商业用途。它味道淡,气味淡或芳香。真菌学家大卫阿罗拉声称它的味道要比喇叭菌差。它的子实体可干燥后保存。 生物活性化合物化合物polyozellin是从乌茸菌中萃取的化学物质。它能抑制脯氨酰肽链内切酶(PEP),这种酶在老年痴呆症中扮演着处理蛋白质(特别是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角色。由于潜在的治疗效果,能抑制PEP的化学品引起了研究兴趣。 抗肿瘤特性2003年的研究表明,乌茸菌提取物可能对胃癌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提供低浓度(0.5%或1%)的乌茸菌提取物能促进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谷胱甘肽分子的丰度。该提取物也增加了p53蛋白的表达。所有这些物质都能帮助人们抵御癌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