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龙寺 |
释义 | 乌龙寺位于四川省乐山县,建在凌云山南方的乌龙山上。乌龙山突出长江之,形如犀牛,故又称乌牛山。山上古木森森,翠竹幽篁,飞峦叠翠,风景十分优美。乌龙寺始创于唐代,原名正觉寺,建在遍地红土的乌龙山顶,故北宋时代改名乌龙寺。北宋诗人黄庭坚,曾来乌龙山游历,咏诗赞誉。一九八三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简介建筑特点乌龙山四面环水,孤蜂兀立,山上林木茂盛,绿荫重叠。据《史记》、《汉书》记载,乌龙山原与乌龙寺 云山相连,蜀郡太守李冰治理沫水(大渡河),开凿江道,引部分江水绕乌龙山而下,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现山上有“离堆”石碑,离堆即离岸之意。 如今登乌龙山有水陆两条道路。从 云山经麻浩东汉崖墓陈列馆,过铁索桥登山为陆路;由乐山城乘船沿江而下,直抵乌龙山西南麓为水路,都十分方便。 历史沿革乌龙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朝,为唐代名僧惠净法师所建。现山顶建结茅亭,为“唐惠净上人结茅处”。据说当年诗人岑参在嘉州作刺史时,与惠净相交甚密,并作《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一诗,有“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锺磬,松箩泛天香”之佳句。可见当时乌龙寺已建成。北宋时,改正觉寺为“乌龙寺”,以山名寺。乌龙寺在明清时两度毁于战乱,现存建筑大多为清朝末年和近代所建。 一九八四年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僧人成立了乐山市乌龙寺佛教协会,乌龙寺住持遍能法师任会长。在有关部门的支援下,乌龙寺根据实际情况,订立了“宗教活动试行规定”、“寺庙管理制度”以及对外开放、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每个僧人职责明确,在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参加寺庙管理。 乌龙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将主要殿堂修复一新,“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的罗汉堂等建筑也次第恢复。乌龙寺寺门正中书写“乌龙寺”三个大字,两侧的对联为∶ 寺门高开洞庭野 苍崖半入云涛堆 山门上还有“青衣别岛”、“慈云”、“法雨”等题字,使气氛顿然庄严、静穆。入寺门为天王殿,新塑有四大天王像。穿过天王殿,迎面是弥陀殿,弥陀殿立于岷江断崖旁的参道上,建于一九二○年,依崖而立,风格迥异。内供一尊高约五米的阿弥陀佛像,泥塑金身端身站立,左手持金台表示接引众生,又称接引佛。身后有四十八尊塑像,代表着阿弥陀成佛前所发的四十八愿。后为弥勒殿,清末咸丰(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同治(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年间重修。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分列着四大菩萨。弥勒殿后为韦驮殿,正中塑韦驮像,左右两侧为伽蓝、龙神像,这三者都是护法神祇,此殿又称护法殿。 再后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一九一三年所建,单据式建筑,庄重雄伟。正中“大雄宝殿”三大字为清末名书法家黄云鹄所书。大殿的门窗壁板上雕刻着富有中国古典风味的花卉图案,精美别致,与“壮严引源”、“见道根源”的匾额和堂柱上各式对联相辉映,益发典雅华丽。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三尊佛像,每尊都高达四米,系香樟木精雕而成,全身贴金,衣纹潇洒自如,神态慈祥肃穆,具有唐代塑像风格。 殿外左右分立着八角双檐的钟亭和鼓亭。钟楼内悬钟为明代永乐年问所铸。殿左的厢房现辟为文物陈列室,展出自汉朝至清朝各种文物近干件。 大雄宝殿后为如来殿,为清末同治年间重修,双层结构,上层为藏经,藏有《频伽藏经》、《日本续藏经》各一部,约万馀卷。殿前两个撑枋上,雕有 云、乌龙两山的全貌,玲珑剔透、巨细尽致。殿正中供五尊如来像,代表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又称五方五佛,分别为阿閦佛、宝生佛、弥陀佛、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两旁为二十四尊护法天神木雕像和十八罗汉泥塑像,表情动作风趣幽默。 如来殿右侧西廊尽头为观音殿,重建于一九二五年。殿内观音菩萨像,高三米,造型优美,仪态万方。如来殿左侧东廊尽头是方丈室。方丈室为一四合小院,幽静雅致。四壁嵌有不少匾联题词,其中宋代名士张方的诗,写出了乌龙山的气势∶ 竹桥沙水乌龙渡,绝壁孤崖意气骄。 故与 云分半坐,僧窗假寐见金蕉。 在如来殿西侧有著名的尔雅台,传为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台右侧临江绝壁处有明朝鼓汝实所书“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字径达五米。为乌龙一景。旁有旷怡亭,是旷览江山胜迹、怡悦心志的好地方。再上为山顶花园,登园中八角亭远眺,峨眉苍郁的山峦,岷江滔滔的流水,辽阔的原野,三江环绕的乐山市,皆一一收入眼底,真可谓“江山这边独好。” 旅游特色乌龙山自一九八四年开放以来,每年有上百万游人香客前来观光、朝山。乌龙寺为了方便游客,开办了法物流通处、茶园、素菜馆、食品店等服务。一九八五年,乌龙寺还安装了消防设备,培训了义务消防队,加强了对寺庙古建筑的保护和防火工作,被评为乐山市一九八五年冬季防火工作先进集体。 与乌龙山相距一华里便是 云山,著名的乐山大佛就位于云山栖鸾峰下。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依 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通高七十一米,体型魁伟高大,比例均称,神态端庄安详,形神兼备,令人赞叹。大佛头宽十米,鼻长五.六米,耳长七米,眉长五.六米,眼长三.三米,嘴长三.三米,肩宽二十八米,脚背至膝高二十八米,仅脚背宽八.五米,赤脚上可围坐百馀人,享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誉。 乐山大佛为唐开元元年(七一三年)名僧海通法师创建,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八○三年)完成,开凿历时九十年,正值盛唐之世。这尊千古佳作也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佛教势力的昌盛,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一个雄伟的实物标本。 其他相关——遍能法师遍能老和尚俗家姓许,名在光,四川省乐山县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出生。遍能幼年时受村塾教育,及长从川内名儒翰林赵熙受学,以颖悟好学,深受赵翰林器重。民国九年(一九二○年),遍能年十五岁,投入乌龙山上的乌龙寺,礼传度和尚为师而落发出家。他在寺中依师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时已十八岁,到成都文殊院受具足戒,圆戒后住文殊院学戒堂学戒。他的国学、佛学均有相当的基础,在文殊院学习期间,戒律精严,功课出众,受到师长的青睐。学戒堂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改为四川佛学院,由佛源老法师担任院长。遍能于佛学院毕业后,受聘到川东佛学院任监学。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出川游方参学。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到了北京,考入柏林寺的柏林教理院受学。 柏林教理院,最初是柏林寺主持台源和尚所创办,聘请泰县光孝寺住持常惺法师为院长。后来太虚大师自欧美弘法归来,打算设立“世界佛学苑”。台源和尚热心支持,请大师把佛学苑设在柏林寺内。太虚大师把原在武昌佛学院的锡兰留学团也迁到北京,在柏林教理院设置了华日文系与华英文系,遍能读的是华日文系,与尘空、本光、雪烦等为同学。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翌年华北情势紧张,经济萧条,教理院经费来源受到影响,不得已宣告停办。遍能法师也离开北京回到四川。 先是在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太虚大师应四川佛教会之请,入川弘法,与四川省主席刘湘见面,刘湘谈及欲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沟通汉藏文化。大师告以不如在四川设立学校,集合汉藏僧青年加以训练,作为促进汉藏民族团结的桥梁。刘氏赞同此议,复得成都、重庆诸大居士何北衡、王旭东、王晓西等之协助,乃以重庆北碚缟云寺为院址,命名曰“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并命毕业于武昌佛学院、四川籍的满智法师负责筹备工作。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二年)汉藏教理院在重庆设置筹备处,满智由上海回四川负责筹备。满智于半年之间,把一座破落不堪的缟云寺,整理成一所教学的学府。太虚大师乃命满智为汉院教务主任,负责院务;由超一为事务主任,以柚卢、慧松等为教师,并命遍能到教理院任学监。民国廿一年(一九三二年)璁假招生,八月二十日举行开学典礼,太虚大师亲临主持,以“澹宁明敏”四字为校训。 汉院初创,百废待举,满智主持院务二年,以辛劳过度,患了喀血病,因而辞职。太虚大师乃命遍能为教务主任并代理持院务。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西藏学法的法尊法师,应太虚大师之召回到重庆,接任教理院教务主任代理院务,遍能始放下肩头重担。翌年受重庆名刹华严寺之聘,任华严岩寺佛学院教务主任。任职三年,于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受请出任乐山乌龙寺方丈。以后六十年的时间,他都在四川弘化。一九五○年以后,遍能法师仍在乐山乌龙寺任住持。不过,国家的新政策,出家人要做工才有饭吃,遍能法师也不得不配合政策,带领常住僧侣做工耕田,美其名曰“农禅合一”。一九六六年,“十年动乱”期间,遍能法师也和其他出家人一样,被下放农村,参加劳动生产。直到一九七八年以后,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遍能老法师才重返寺院,恢复僧装,继续担任乌龙寺方丈,负起了修复乌龙寺任务。 乌龙寺在十年动乱期间受到破坏,遍能老法师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经过数年努力,乌尤寺渐复旧观。一九八八年,遍能老法师高龄八十三岁,受宗教部门安排,担任成都新都县宝光寺方丈,同时仍担任乌龙寺方丈。他为法忘身,为两处大寺院奉献身力。一九九二年,老法师为提高出家人素质,培育僧材,在宝光寺设立了四川省佛学院。他亲执教鞭,诲人不倦,受到全院师生敬重。 遍能老法师晚年,除担任两大寺院方丈外,还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务,对于四川的佛教事业有着相当的贡献。他不遗馀力地培养佛教僧材,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资百万元改建江上大桥,捐资十万圆兴办幼儿园,会同宽霖法师等创立四川佛教慈善功德会,募化专款,帮助贫困失学儿童。 遍能老法师于一九九六年罹病,医治罔效,于一九九七年二月四日,在乌龙寺丈室安详示寂,世寿九十二岁,僧腊七十七夏,七日荼毗,获舍利极夥。遍能老法师一生重视僧侣教育,他青年时代初任汉藏教理院教务主任,继在峨嵋山为僧尼二众建佛学院,晚年任宝光寺方丈时,在宝光寺创办四川佛学院,春风化雨,桃李遍及省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