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释义

出自《礼记 中庸》。

原文为: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2)毋求胜,分(3)毋求多。疑事毋质(4),直(5)而勿有。

[注释](1)迁:本义为向高处去,引申为迁徒、搬迁、变化、变动。(2)很:本义为违逆、不听从,引申为争讼、争斗。(3)分:本义是一分开为二,引申为分离、区分、分配、分派。(4)质:本义为人质、抵押,引申为对质、质问、验证。(5)直:本义为不弯曲的,与枉、曲相对,引申为正直、公正、直爽,做动词意为伸直、面对、当值、担任。

释文:对贤能的人要亲近而尊敬他,敬畏而喜爱他。喜欢他并且知道他的短处,憎恨他并且知道他的善处。积累的财富能够散施给众人,安处于安逸并且能够接受迁徒,面临财物不苟得,面临危难不苟且偷安。与人争斗不一定非要求胜利,分配财物不一定非要求多得。怀疑的事不去质问,担任官职不要视为己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