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
释义 |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由乌金山(又名龙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5.5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乌金山四季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简介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乌金山四季景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明万历年间重修水晶院的碑记上说:乌金山“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百卉林中;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万花丛里;秋则黄花被径而红叶妆林;冬则六花霁晓而孤根暖津”。乌金山如此美不胜收,不能不令人神往。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向被称为五台山下院,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大佛台、九峰塔等众多寺庙群落依山而建,气势恢弘,红墙绿瓦,金碧辉煌,掩映在千顷绿海碧浪之间,使乌金山显得异常庄严神圣。晨钟暮鼓,铜罄风铃,更加增添了乌金山静谧幽远的佛国气氛。 乌金山的宗教活动和寺庙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其间许多文人墨客或达官显贵慕名前来拜谒或游览,并为乌金山留下了许多墨迹和辞章。因此,乌金山不仅以风景优美而被世人青睐,同时也以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名扬三晋。由自然造化而演绎出来的民间传说构成了独特的乌金山文化现象,这些美丽的传说为这一片青山平添了许多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首先,乌金山的气候清凉宜人。由于这里海拔较高,最高可达近1500米。所以,山底和山顶气候温差较大。在炎热的盛夏,山下酷热难耐,山上却凉风习习。因此,这里自古就有“清凉胜境”之美称。特别是境内森林覆盖,为乌金山孕育了一个天然的氧吧。所以我们说,这里还是一个避暑的胜地,养生的佳园。 其次,乌金山自然生态良好,境内森林茂密,植被丰盈。油松、侧柏、白皮松以及各种乔木灌木多达330余种。其中,党参、玉竹、黄芪、黄精等中草药多达200余种。还有金钱豹、雪貂等珍禽异兽及昆虫150余种。多种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乌金山生机盎然的壮丽画卷,造就了具有观赏性的自然生态家园。 此外,乌金山地区还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曾被唐太宗赐号“空王佛”的田志超、清代湖北提督张彪都出生在这里。有关他们的史迹更加增添了乌金山的历史厚重感。尤其值得我们景仰的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韩麟符和抗日英雄高国杰也都是乌金山的子孙。他们为了我们,把一腔热血毫不吝惜地洒在了家乡的土地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乌金山不仅仅只是一处风景名胜,它还是一座英雄的山。 近年来,榆次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名城,加快旅游资源向旅游产业转变的步伐,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在基本完成了对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和后沟古村等旅游景区的修复之后,又开始投巨资对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如果说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和后沟古村属于人文景观,那么,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将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它必将翻开榆次旅游业全新的篇章。 地质地貌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9公里,从东向西依次为要罗山、紫金山、大洪山、乌金山、中林山五大支脉,均为罕山向南的延伸,由大小25座山组成。众山之中,以乌金山最高(海拔为1489.2米)。以中林山山脚下之寺沟口为最低(海拔为954.1米)。相对高差535.1米,使乌金山形成逶迤之势,峰峦叠嶂,蜿蜒起伏,林海茫茫,山光凝瑞,为榆次境北之天然屏障。 乌金山地势北高南低,由中度切割的基岩山和土石山组成,主要岩石为古生界二叠系与石炭系时期形成的灰色砂岩和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占全境面积的87%。其中涧河以北的中林山、乌金山、大洪山等多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的灰色砂岩。涧河以东的紫金山为二叠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砂页岩。局部地区覆盖的黄土为砂页岩母质和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淋溶性褐土、褐土性土和石质土,占全境面积的13%。几亿年前的地质变化造成了今天乌金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涛呼啸,紫气蒸腾的壮丽风光,可谓天地造化得天独厚。 生态气候特殊的地貌条件孕育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多样化的生态资源。 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且保护完好。千顷碧绿之中生长着各类奇树异草。山上乔木灌木及其他植物种类多达330余种,形成了浩瀚壮观的天然油松、侧柏、白皮松混交和天然山杏、山桃与油松混交的风景林带。 其中白皮松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闪金柏为世界稀有树种,丽豆为濒临灭绝的物种。林中,虎榛子、沙棘、黄刺玫、荆条、照山白、丽豆、胡枝子、绣线菊、金银木、六道木、暴马丁香、河朔荛花等灌木相互交织,色彩艳丽,美不胜收。树丛下,生长着百余种草类植物,其中有黄精、玉竹、黄芪、穿地龙等200余种珍贵的中草药,这里真不愧为稀有植物的宝库。 这里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以及环节类动物36科150余种。金钱豹和雪貂最为珍贵,其他如狼、野猪、狍子、狐狸等各种兽类均分布在乌金山千顷密林之中。此外还有灰鹳、雉鸡、黄鹂、鹰鹫等多种禽类,蛇、鼠等爬行动物更是数不胜数,使乌金山成了三晋腹地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野生动物园。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凉爽湿润,空气清新宜人,是其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 乌金山境内最高海拔近1500米。据榆次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乌金山境内年平均气温为9.8℃。夏季(7月)平均气温23.6℃,冬季(12月)平均气温-4.8℃,比榆次太原平均气温低3~5℃。一年内无霜期120~144天,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年相对湿度8%,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8.5%。这些资料证明,乌金山气候凉爽,空气清新,不愧为山西中部著名的避暑胜地 区位交通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距省城太原22公里,东距寿阳县40公里,南距榆次17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便利的交通。307国道由西向东横亘于乌金山之北,武峪公路横卧于乌金山之南,榆太一级公路位于乌金山以西,并将以上两条公路串联贯通,从而形成了乌金山景区的环行交通线路。毗邻太旧高速公路,从太旧高速公路峪头出口向北,到景区只需10分钟。从省城太原前往景区只需20分钟,从武宿太原机场至乌金山只需15分钟。 自然景观天地造化在乌金山的山谷丛林里留下了无数的自然景观,自古就有罕山八景之说,近代又有许多奇景发现。乌金山的自然奇观星罗棋布,不胜枚举,有的还伴有美丽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们的神秘色彩和无穷魅力。主要景观有: 天台揽胜乌金山天台峰顶有观景台,观景台上有观景亭,观景亭内石碑上镌刻有四个大字:“天台揽胜。”登上天台峰的观景台放眼向四周望去,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罕山时雨亦称诸峰时雨,位榆次古八景之首,此景在榆次的旧县志中多有记载。乌金山昔名龙王山,为罕山群峰的腹地。这里漫山遍野长满茂密的松林,绿海翻滚,无边无垠。由于地气氤氲,空气潮湿,形成十分独特的小气候。夏日林中草木蕴涵的水分化作浓浓雾霭蒸腾而上,聚集成云,云厚成雨,随风飘洒而落。隆冬,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银装素裹,满山皆白,别有一番神韵。乌金山仿佛时时皆有细雨洒落,实乃大自然中罕见的奇观。 林海日出林海日出是乌金山的又一奇景。观林海日出的最佳地点为水晶院,此处地势较高,数万亩碧绿的松林层层叠叠尽收眼底。驻足凝望,眼前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如立绿海孤岛。侧耳倾听,林风飒飒,松涛阵阵,啸声起伏不绝。观林海日出的最佳时间是夏秋雨后的清晨。 明湖沉绿明珠湖公园位于榆次涧河中游的田家湾村与左付村的交界处,是乌金山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临近明珠湖公园的山巅俯瞰,明珠湖就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显得那样美丽,那样多姿。 洪山飞瀑大洪山镇寿寺以东的一个峡谷中,有一道千年不涸的瀑布,名曰洪山瀑布,是乌金山的一大景观。大洪山瀑布宽约3米,落差约5米。平时缓缓而下,不急不躁,飘飘洒洒,声如韵乐,令人心醉。雨季到来,瀑布则飞流直下,溅玉飞珠,声如洪钟,气势磅礴。待到冬日降临,此处又是另一番绝妙的景象,飞瀑“顿失滔滔”,变成了一座玲珑剔透的巨型羊脂玉雕。 七彩流砂七彩流砂景观在大洪山北梁,此处有白、灰、蓝、绿、红、黄、紫七色砂岩,峰巅岩石经数千年风化,成为色彩斑斓的七彩流砂。流砂从峰巅直泻而下,并聚合而成片片砂滩。砂滩色彩艳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站在高处俯瞰,谷底仿佛是一张巨大的七彩地毯,令人赏心悦目。流砂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是制作工艺品的上好原料。不仅如此,砂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夏天在此砂浴,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和慢性病有一定的疗效。 龙泉映月龙泉映月由水晶院白云洞前有关龙泉的故事生成。据说当年剁手和尚兴建水晶院以后,将此清泉砌石成井,以供僧人饮用,并指龙王山(即乌金山)为名,于是此井得名为“龙泉”。每至月夜,一轮皎月倒映井中,平静的水面便现出明月山树、洞檐雕龙的奇妙景象,故称为“龙泉映月”。后人将其列为乌金山旧八景之一。 叠瀑飞泉叠瀑飞泉景观位于水晶院东绝壁上。水晶院依山势而建,院东山墙下是一绝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水晶院东绝壁上涌出,经七级石阶飞流直下,逐级跳跃,起伏跌宕,气势不凡。七级瀑布,犹如道道白练,飞珠溅玉,熠熠生辉,七彩斑斓,十分壮观。待到夜深人静,峡谷回音,此起彼伏,音韵悠长。给千年古刹水晶院平添了几多诱人的魅力。 红叶抱湖出水晶院向东走30米,右有九龙壁,九龙壁以南乃九龙湖,九龙湖上有风格独特的九孔桥、九曲桥和凤凰阁。九龙湖碧波荡漾,蓝天倒映,如诗如画。九龙湖四周山坡上栽满了黄栌和火炬,每到暮秋,树叶经霜,变得火红火红。眼前红树环湖,倒映清波,红绿交织,美不胜收,别有一番情趣。 林海听涛林海听涛景点位于水晶院东天缘谷中,天缘谷谷深坡陡、树高林密。山风自天缘谷口进入,顺谷蜿蜒回旋,汇成一股股强大的气流。大风沿地形复杂的天缘谷在密林中上下盘旋,左右奔突。林梢翻卷摇曳,发出阵阵声响。这响声就像大海中呼啸起伏的巨浪,遂有松涛一说。山风时大时小,涛声也就变化万千。时而雷霆万钧,时而轻若游丝。 水晶漫院曾是乌金山旧八景之一,也是水晶院一大奇观,此奇观位于水晶院的白云洞前。相传,剁手和尚化缘建寺的时候,白云洞前乃是一片岩石坡。龙泉之水从井口溢出,便散漫在石坡上向山谷流去。当时剁手和尚正在建造水晶寺庙,散漫的流水影响了工匠搬运石料和木材。为方便行走,并保护岩上流泉四溢的景致,剁手和尚命工匠铺方砖于岩上,以为通道。结果,流水受阻,就从砖缝中溢出并漫院流淌,阳光下,犹如千万颗水晶珠满院滚动,蔚为壮观。剁手和尚遂将此景命名为水晶漫院,于是,水晶院又添一景。待到剁手和尚圆寂以后,随着寺院多次修葺,院内砖缝被泥土淤塞,流水不再外溢。但人脚踏其上,砖缝中仍有泉水溢出。直到清宣统年间重修水晶院,地面抬高,水晶漫院景致始告消失。 玉皇高阁玉皇高阁原指水晶院之玉皇阁景观。原玉皇阁建于水晶院以北的山顶上,游人若想登临玉皇阁拜见玉皇大帝,必先爬三十三级台阶,故有“三十三天朝玉帝”之说。玉皇阁为水晶院的制高点,站在水晶院仰望,玉皇阁背负蓝天白云,而为苍松翠柏所环抱,有仙山耸峙之感。如若登阁远眺,但见层峦叠嶂,林木接天,松涛滚滚,深涧幽谷,蜿蜒如虹,殿阁参差,曲径通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玉皇阁成为登高远眺的好去处。现在,落架重修的玉皇阁纳入道教寺院龙王庙寺庙群,在原玉皇阁原址上,修建了与佛教寺院水晶院一体的大雄宝殿。登上大雄宝殿,乌金山美丽的景致同样一览无余。 藏狮古洞藏狮古洞位于乌金山水晶院西山壁下,为一天然石洞。传说乌金山为五台山下院,水晶院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文殊菩萨往来于五台山与乌金山之间,常以雄狮代步。文殊菩萨讲经,自然听者甚众。为安全起见,他来乌金山讲经之时,便要为自己的坐骑——凶猛的狮子找一个关藏的地方,以防其伤害人。恰巧水晶院西面的山根下有一个天然石洞,这里非常安全,于是文殊菩萨每逢来乌金山讲经,便把雄狮藏于石洞中。后人便将此洞称为藏狮洞,遂成为乌金山一景。 紫气陨石紫气陨石在乌金山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石长约7米,宽约6米,高约2.5米,相传系女娲补天所余之石。该石表面呈黑紫色,坚硬如铁,虽逾万年而不朽。石上苔藓斑驳,青翠欲滴。每当下雨,石上便不时荡起缕缕紫雾,形成紫气陨石的奇特景观。紫气陨石也称“智慧石”,因石上有清乾隆甲戌年江南名士秦雄宝所书“大慧石”三字,故人们也称此石为“大慧石”。 青羊指路大洪山镇寿寺附近的山林中有一座酷似绵羊的高大石笋,这座羊形石笋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大洪山镇寿寺碑记中说,当时镇寿寺已毁坏多年,有一个名叫韩普永的人一心向佛,想重修镇寿寺。他多方打听,认真查勘,终于在地下一丈有余的地方找到了镇寿寺的遗址,于是他开始重修镇寿寺。一天他累了,坐在一个地方打盹儿。恍惚间有一只羊拍着他的背说:“你辛苦了!”韩普永问:“你从哪里来?”羊回答说:“大洪山镇寿寺。”韩普永又问:“你来做什么?”羊说:“专程与君相会!你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你的佛缘不浅哪!”说完羊拍了韩普永的头顶一下,韩普永猛然地醒来。 仿佛看见一只羊从树梢上飞到离镇寿寺不远的山林里倏然而逝。韩普永定睛一看,只见山中多了一座羊形石笋。韩普永一时间恍然大悟,原来是青羊为他指点迷津。于是,他就下定决心皈依佛门,剃度出了家,并求高僧赐法号为“果廉”。自此,他一生都在镇寿寺事佛,做了许多善事,直到百岁,无疾而终。 巨石脚印巨石脚印位于乌金山以北的馒头山后山上,脚印为自然形成,轮廓清晰,硕大无比。其长6.5米,宽1.18米,高出地面0.4米。巨石脚印造型与鞋底酷似,表面纹痕与旧时布鞋底纹无二,四周由风化岩砂培拥,甚是奇妙。传说这个脚印为二郎神担着两座山由和顺方向向西追赶太阳,走到乌金山时不慎在山坡上踩了一脚,故留下了这个脚印。虽经万年沧桑巨变,脚印周围的岩石逐渐风化成砂,并慢慢被风吹走。但这个脚印却依然清晰可辨,且由凹陷变为凸起。。 鳄鱼吞珠鳄鱼吞珠乃一山体象形景观,位于孟良山(亦称佛移山)之北的鳄鱼山。鳄鱼山形状酷似一条鳄鱼,其首西尾东,与山梁融为一体,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相传佛祖如来为济世救民,曾埋地灵珠于孟良山之阳。修炼千年的鳄鱼精得知消息,便前来寻找,妄图吞珠成仙。如来闻之,即飞塔镇珠。鳄鱼几经奋力吞吸,但地灵珠终因有宝塔护佑,终不能得逞,最终体力耗尽,死于山顶,化作一山,人称鳄鱼山,从而形成鳄鱼吞珠奇观。 吐沫成池 “吐沫成池”的“池”是指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的黑龙池,相传此池为黑龙吐沫而成。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掌管水火的黑白二龙因为布雨侵犯辖界,便在乌金山上空争斗。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二龙就此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酣战。但仁慈的黑龙不忍手足相残,便且战且退,不慎被白龙击伤而跌落于乌金山山谷中,随而吐沫成池。后来乡民感念黑龙行云布雨的恩泽,便在临近黑龙池的山坡上建黑龙庙以作供奉,至今香火不断。每每天旱,乡民多聚于黑龙庙祈雨,更奇妙的是黑龙池水至今四季不涸不冰。 饮狮神泉 饮狮泉位于水晶院藏狮洞一侧的东北角处,此处巨石高磊,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相传此处为文殊菩萨的坐骑神狮饮水的地方。此泉藏于一山洞中,四季涌流,不溢不竭,而且甘洌无比,并能祛病消灾。此泉被人们称作神泉。近年,有关部门的专家对该泉进行了化验鉴定,证明饮狮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悬崖奇音 悬崖奇音景点位于乌金山北东沟村东200米处的驴角大仙摩崖造像处。据传,悬崖下曾经有一个岩洞,不知哪个年代,一个戏班路过悬崖,恰逢大雨,全班人马即躲入崖下的岩洞里避雨。但雷雨半日不停。戏班的人便操起锣鼓家什敲打起来解闷,有的人还引吭高歌。正当他们闹得起劲,突然一道闪电,紧接着一声炸雷,崖洞轰然坍塌,把戏班人马皆埋于洞中,而无一人生还。从此以后,这里每逢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就能听到悬崖处锣鼓阵阵,笙箫齐鸣,还能听到有人吟唱,让人惊骇不已。据说在宋朝时候,村人为安抚戏班的冤魂,曾经捐资镌刻驴角大仙像于崖上,以震慑此洞。但每逢下大雨,这里依稀仍有鼓乐声发出,实为罕见。 石坎容杯 在距水晶院东五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有一座寺庙,名曰“镇寿寺”。在镇寿寺西北不远的山巅上有一处奇特的自然景观,名曰“石坎大瑾容杯”,即在岩石上自然形成一凹洞。此凹洞直径约30厘米,深约35厘米,形如海碗。杯内常年蓄有过半清水,清澈见底,经年不涸。杯中之水从何而来,众说纷纭,不得要领。即便隆冬腊月,杯内泉水也不结冰,实为罕见。 骆驼出山 乌金山秋水沟内有一自然景观,名曰骆驼出山。远远望去,那座山仿佛是一头骆驼刚刚走出山洞的样子。传说岩壁上曾经有一个山洞,文殊菩萨把敦煌三危山一个石窑里的佛经全部移到这里珍藏,并命一只山豹在此守候。谁知这只山豹贪吃、贪睡。有一个来水晶院听文殊菩萨讲经的沙陀僧人听说了这个藏经洞,就生出了把佛经运到沙陀大漠建寺的意念。于是他就偷偷地从集市上购得一匹骆驼,并买了一只肥猪喂了山豹,山豹吃饱喝足,就爬到树上睡着了。那沙陀僧人便打开洞门,将骆驼牵进去,把洞里的经卷装在两个箱子里,准备运出洞去。但他牵着骆驼刚刚走出洞口,就感觉骆驼拉不动了。沙陀僧人回头一看,原来骆驼的后半身已经化为巨石。沙陀僧人顿觉不妙,便弃驼而逃。原来文殊菩萨早算到此事,待沙陀准备运出经卷时,便施法石化了骆驼。文殊菩萨念沙陀是为了建寺而偷窃经卷,便放走了他。从此那匹驮着经卷的骆驼却只能永远站在洞口,化作一座山,人们就称这座酷似骆驼的景致叫骆驼出山。 九莲神灯 在中林山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凹,大如海碗。凹内清水长注,大旱不涸,这一景观名曰“九莲神灯”。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侧中林山主峰,供和合二仙,这里自然风光也十分秀美。据传,和合寺中大石上九个石凹里的水中,每到夜深人静就会出现九盏莲灯,并有九个仙女从九个石凹的莲灯中跳出,轻舒广袖,翩翩起舞。这个美丽的传说至今仍挂在人们的嘴上。 山花烂漫 在乌金山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上,华北地区所有的山野花卉几乎都能在这里看到。这些花卉都处于原始混交而生的自然状态,没有一丝人工培植的痕迹。各类花卉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浑然天成,令人沉醉。仿佛是护花仙子对乌金山情有独钟,有意将天下所有的奇花异草都撒在这里,使这里成为一个万紫千红的奇妙世界。这种迷人的景象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常新。春天,这里的山桃花山杏花漫山遍野,如云如虹;金色的刺玫像给桃杏花铺上了一层高贵的地毯;色彩艳丽的樱花、连翘、丁香、杜鹃、野菊……星星点点,点缀其间,在碧绿的野草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到了秋天,金黄的栌丛、鲜红的火炬、橘红的沙棘相互映衬,绕梁环冈,绵延不绝,构成一道道魔幻般的醉人风景。 玉带云雾 玉带云雾是乌金山的旧八景之一,这是在北方山区难得一见的奇观。每当雨后初晴,站在九峰塔向四周远眺,乌金山茂密的森林上空便会出现蒸腾的雾霭,那雾霭犹如大海的滚滚波涛,景象非常壮观。如果站在天台峰向南眺望,则又是一番情景。蒸腾的雾霭顺着条条山谷缓缓流动,仿佛是一条条飘动的玉带。 人文景观 乌金山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致,而且还有数不尽的人文景观。由于乌金山山高林密,气候宜人,风景秀美,静谧清幽,历朝历代多有僧侣入山修行,更有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观瞻,因此便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这里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下院,曾被称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于是便形成了以寺庙群落为主的诸多景观。许多寺庙群都依山而建,金碧辉煌,气势恢弘。这些寺庙群大都分布在千顷碧绿的林海中。远远望去,就像茫茫绿海中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显得缥缈奇幻而又雄伟壮观。 水晶院 水晶院又称水晶寺,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佛教寺院,始建于隋末,后经历代多次修葺扩展,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山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原文殊殿的廊柱上曾刻有“大明成化九年重建”字样。水晶院寺庙群位于乌金山主峰东侧,是从五台山来的一位云游和尚剁手以明志,靠化缘修建而成。 2007年9月水晶院落架重建,现已修复的水晶院寺庙群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3平方米,为中轴对称三进结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为山门、钟鼓楼、大文殊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龙王庙 龙王庙寺庙群位于水晶院西南的四角坪,与九峰塔遥相呼应。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寺院。龙王庙始建于明代中后期,后历经变迁,屡有兴废。2007年9月,龙王庙与水晶院同时开工恢复重建。修复后的龙王庙寺庙群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其布局结构为中轴对称三进院格局。由南向北主要建筑依次为:一进院,山门、戏台、东西腋门、钟鼓楼、五爷殿;二进院,龙王殿;三进院,玉皇阁、两侧配殿东为吕祖殿,西为关圣殿。龙王庙东西两侧各配有24间厢房,46间长廊。总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 太清宫 太清宫是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风景最美的一处道教寺院,原为宋代建筑。现在的太清宫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处道教寺庙群。太清宫四周山高谷深,松柏环抱,古木参天,十分幽静。新建的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267.7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 太清宫位于水晶院东北的大青山顶,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为山门、钟鼓楼、东西厢房、真武大殿、三清殿等。太清宫是乌金山环境最为僻静优雅的一处寺庙群。 大佛台 弥勒大佛台位于九峰塔以南1000米处的龟背山顶。乌金山弥勒大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高9.9 米。弥勒大佛台基座为三层,高5米。第三层为须弥座,前面浮雕为二十诸仙图,西面为十八罗汉,东面为十二圆觉,北面为十大明王,四角为四大金刚。从地面到佛顶共高14.9米。 罗汉阁 出乌金山水晶院山门西侧,依托山壁建有罗汉阁。阁为卷棚出廊结构,分五层,山墙上刻有《金刚经》,一、二、三、四、五层以浮雕形式列五百罗汉群像,阁顶建有观音台,取五百罗汉朝观音之意。 罗汉阁顶上建有一座游园,游园里建有观音台,台上供奉的是水月观音。水月观音为汉白玉造像,高6.6米。观音台旁建有水池,水池里清波荡漾,每逢月夜,一轮皎月倒映池中,观音凝目于水中之月,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水月观音的形象。 乌金山罗汉亭供五百罗汉,浮雕中的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站在罗汉亭前,你会被众多罗汉的朴质无华和正直无邪所感染,他们就仿佛是一面面镜子,映照着人世百态。 九龙壁 乌金山九龙壁位于水晶院东侧,九龙湖北侧,九峰塔西侧。乌金山九龙壁为双面九龙壁。高7.5米,厚1.5米,长20米,由6574块特制的五彩琉璃构建拼接而成。 正面均匀协调地分布着九条飞龙,飞龙气势磅礴,飞腾舞动之势跃然壁上。正中的一条龙是九龙的中心,它龙头向前,龙尾摆动,鳞光闪耀,栩栩如生。每条龙的间隙处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衬烘托,使画面极其生动活泼。 背面镶嵌着九条团龙,形态各异的团龙好像在云间翻腾滚动,形象十分生动。 壁顶覆盖琉璃瓦,上面雕刻有二龙戏珠图案。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斗拱为祥云浮雕图案。壁底为须弥座,须弥座下雕有1.8米的行云流水图案,并有九龙头镶嵌其间,龙头口吐清泉。 九峰塔 九峰塔是在曾经毁于战乱的魁星阁遗址西100米处的山顶上重建而成。改建后的九峰塔共九层,高33.9米,底层直径21米,顶层直径6米,外檐呈八角形,塔体呈锥状,其建筑风格舒展大方,十分壮观。九峰塔内供文昌星,也称文昌帝君。登上九峰塔,可北望太清宫,西观水晶院,南眺九龙湖,东瞰大洪山,四周景物一览无余。 天缘谷 天缘谷生态文化走廊位于水晶院东的天缘谷中,谷中有天缘石。此处景观因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昭圣太后李三娘在此结缘而得名。 天缘谷长2.3公里,谷中幽静深邃,巨石丛生,有多幅名人摩崖石刻。从水晶院东侧入谷,沿着一级级青石台阶进入谷中。路两旁苍松蔽日,草木葱茏,百鸟和鸣,清风徐徐,松涛阵阵,仿佛进入人间仙境。天缘谷中还有寺僧圆寂的塔林、刘知远和李三娘结缘的怡心园、天缘桥、龙凤亭、结缘台、饮马泉以及千年古井、黑龙池、大慧石等遗迹和景观。 镇寿寺 镇寿寺(也称正寿寺)位于水晶院东两公里处的大洪山山坳里。该寺最早建于隋末唐初,曾百年香火不断。据民国《榆次县志》记载:“镇寿寺正殿塑佛菩萨宗像极精工。”镇寿寺建有观音殿、千佛殿、大雄宝殿等。殿中千手观音、六臂哪吒、千佛塑像,神态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此寺被当做四旧而拆毁,现在只留下幽冥洞以及洞中的石佛。洞内现存10尊宋代石佛造像,石佛雕工十分精美,现保存完整的仅有3尊。 镇寿寺残留的还有11通石碑,其中一通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复该寺时立的碑,碑文记载了原先镇寿寺的规模以及当年这里香火胜极的情景。 此外,寺中有两株千年古松,形如龙凤,人们称之为“龙凤松”。 和合寺 和合寺位于乌金山西南的中林山上,寺内供和合二仙。 和合寺依山而建,共分四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为石券窑洞式禅房四间。第二层为和合寺大殿遗址。第三层为两套间地窨式石砌闭关洞。第四层为观音堂遗址。 “和合”是指和睦和顺及相亲相合的意思。“和合二仙”是神界中管理人世间人际关系和男女情缘的神。 和合寺内有一大石,石上有九个石窝,形如海碗,窝内常年蓄水,人称九莲灯。和合寺周边生长有万亩柏林,此处柏树树干纹理多为左扭,人们称此种柏树为“左扭柏”。 和合寺现已损毁,但大石犹存,供人凭吊。 华严寺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 乌金山华严寺(又称紫严寺)位于水晶院东的紫金山上,此庙始建于唐初。相传是唐代佛教传播人李通玄悉心诠释《华严经》的地方。华严寺有正殿五间,其中三间塑如来三世佛像,两边间各为禅房。榆次紫金山华严寺之所以赫赫有名,与李通玄数年如一日,在这里精心研读和著述有很大关系。 紫金山华严寺曾供有李通玄的神位。 张彪祠堂 张彪祠堂位于乌金山脚下的西左付村,系张彪晚年归乡修祖茔时所建,至今保存完好。张彪祠堂于1988年公布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祠堂是清代末年,湖北提督张彪亲自设计并监督施工建造,民国年间完工。祠堂为二进院布局,坐北朝南,建有祠门、过厅、正厅及耳房等建筑共计24间,占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祠门五间三门,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五檩前廊式结构,方形抹棱石柱,柱础双层,下层为如意花变体,上层为宝装舌状花瓣,整体建筑保存完整。 张氏宗祠为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布局严谨,结构中规中矩,用材考究,装饰构件精美,体现了民国时期建筑的风貌和山西的地方特色。 避暑山庄 孔祥熙避暑山庄位于水晶院东的大青山,与水晶院相对而望。 寺僧塔林 乌金山遗留下来多个寺僧的墓塔,每一个墓塔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个,其一是剁手和尚塔,其二是金指和尚塔。 剁手和尚墓塔位于乌金山砖窑地,即水晶院西崖上,游园东侧。现重修墓塔,并塑剁手和尚汉白玉塑像,以示特别纪念。 剁手和尚乃隋末唐初人,是水晶院寺庙的开山师祖。相传他曾是一个来自五台山的云游和尚,曾经遍访北方的山川林地。他云游至乌金山时,发现这里林木苍郁,深谷幽境,云蒸霞蔚,股股清泉从喷云吐雾的岩洞中溢出,漫坡细流,淙淙有声,好一处清凉胜境,福地洞天。这位云游和尚便决定建寺清修。为了建寺筹资,不惜剁手化缘以表诚心。经过艰苦努力,水晶寺终于落成。但他却心力交瘁,猝然而亡。善男信女感其功德,遂将他厚葬于寺院旁,并修亭树碑,以资后人参拜。 金指和尚墓原位于镇寿寺以南山脚下的路旁,为七层八角石塔,人称金指和尚塔。 金指和尚原是镇寿寺住持。传说西天王母娘娘赴八仙盛宴回宫途中,见下界一座山林风光秀美,山中寺院香烟缭绕,心中甚喜。遂化作一贫穷民妇,到山上赏景游玩。此时正值王母身怀六甲,不想游玩劳累,动了胎气,即刻就要临盆。王母想试镇寿寺住持向佛的诚心,便到寺院求助。寺院住持虽然是出家人,但他不能见死不救,并不因民妇衣衫褴褛而怠慢,便在禅房安床备盆,尽心尽力伺候民妇产下一女婴。和尚用自己的袈裟将女婴包好,放在民妇的身旁。随即和尚将血盆端出,并想洗掉自己手上的血迹。但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十指竟变成了金指。这一惊非同小可,他立即回到禅房,但房间已空空如也。和尚知道遇到了上界的神仙,赶紧朝天叩头膜拜。此后更加专心修行,终成正果。该传说已经流传百世,至今不衰。 敦崇礼墓 乌金山水晶院东50米处的送神坪上有敦崇礼墓。 敦崇礼(Moir Dunkan),1861年生于苏格兰。1888年,敦崇礼以浸礼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先在太原传教并学习汉语,继而到陕西传教,后又避祸于汉口。在陕西期间,地方对其有“名誉籍甚,颇恰时望,其地官绅,交口颂之”的评语。 1901年7月,敦崇礼受山西大学创办人李提摩泰的委派,同叶守真、文阿德等8位教士来太原办理山西教案执行事宜,并被聘为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前身)西学专斋总教习。其间,敦崇礼对校务尽心竭力,事必躬亲,并卓有建树,受到师生的拥戴。 1905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因其对教育鞠躬尽瘁,成绩卓著而授予进士学位。 敦崇礼在山西大学西学专斋工作期间,因病曾多次在乌金山疗养,并居住在水晶院。1906年8月,敦崇礼因病情加重,在水晶院与世长辞,享年45岁,时任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第一任总教习。根据敦崇礼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被埋葬在风景秀丽的乌金山送神坪上,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在敦崇礼墓地上竖有一座欧式墓塔以作纪念。这次开发中,为更好地保护这一遗存,特在九峰塔下西南新建墓葬和纪念馆,让更多的游人瞻仰这位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士。 历史遗存 新石器遗址 流村、峪头、苏村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镇流村、峪头村、苏村一带,为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发掘有红陶、灰陶、彩陶等。 后沟古文化遗址:位于沛霖以北后沟村东半坡上,发掘有古陶窑、灰陶片等。 四甲坪古文化遗址:位于乌金山四甲坪,东西宽1500米,南北长2000米,属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文物有红陶、彩陶等。 古战场遗址 位于乌金山之卧虎山。唐末,沙陀人李克用进攻太原,与振武军节度使契芯璋战于此,这里为著名的古战场。 孟良古寨,位于乌金山西北,平地泉村正东之佛移山,相传为北宋时抗金名将杨延昭的部将孟良驻军的地方,后人称此山为孟良山。 古驿站遗址 鸣谦(今乌金山镇政府所在地)古为驿站,居京省官道要冲。明洪武三年(1370年)鸣谦建驿馆,天顺(天顺元年为1457年)初,增建了周长三里的驿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大掠榆次近郊,鸣谦驿遭到严重破坏。次年,重新修复了城墙。清代,康熙帝巡晋,曾驻跸鸣谦驿站。 古佛寺遗存 乌金山古佛寺遗存甚多,除前面提到的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华严寺、镇寿寺、和合寺等寺庙以外,还有海螺山的洪圣寺、东沙沟的文昌庙、高壁村的资圣寺、郑家庄的千佛寺、东左付村的圣安寺、东蒜峪的崇建寺等寺庙。其中高壁村的资圣寺为明代建筑,有正殿三间和东西配殿、天王殿各三间,院内有唐柏和经幢。此外,流村的太平桥、志村的琉璃塔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遗存。 碑碣石雕遗存 石碑:乌金山紫金山华严寺有青石碑5通,为明清时所立。大洪山镇寿寺有石碑11通,大都为明、清碑。高壁村资圣寺有青石碑7通,为明代所立。 石雕:大洪山镇寿寺侧有幽冥洞,洞内有宋代造像,现存10尊,3尊完好,7尊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摩崖造像:在乌金山镇东沟半山腰有驴角大仙摩崖造像,此造像系宋代镌刻,有两处损毁较严重。 革命战争旧址 榆次(路北)八路军工作团旧址:位于乌金山镇东蒜峪村,设立于1938年4月。现存窑院一处,半沟窑数眼,大槐树院一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战役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乌金山镇大峪口村,设立于1949年4月,总指挥为徐向前。4月5日至7日,前敌委员会在该村召开会议。前委副书记周士第、罗瑞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150余位师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太原战役后方医院旧址及无名烈士墓:位于乌金山镇西蒜峪村,为一二进四合院,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村东约一里许,有一无名烈士墓,葬有30余位在太原战役中负伤经后方医院抢救无效而牺牲的革命烈士。 民俗文化 龙王山古庙会 农历四月初八,是龙王山传统古庙会日。会期共三天,会址设在水晶院及院周山上和接神坪。龙王山古庙会由大峪口、平地泉等八社村轮流组织,庙会内容有接神送神、社火表演、上香还愿等,届时还有戏班在寺院的戏台上唱戏助兴。 紫金山古庙会 农历三月廿七是紫金山古庙会日。会址设在紫金山华严寺和东神幡、西神幡两道山梁上。 紫金山古庙会是榆次城北著名的古庙会。会期有社火、唱戏、接神送神等活动。 紫金山庙会每年庙会由四社村成员村(榆次的东蒜峪和要罗村,寿阳县的胡家堙和王家庄)轮流组织。紫金山古庙会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前。 龙王山祈雨 祈雨是一种迷信习俗,是旧时山民们为了生存而把希望寄托于天神的无奈之举。 旧时每逢大旱,榆次涧河流域的山民们即举行祈雨活动。祈雨也称“拜水”,其方式分文祈雨和武祈雨两种。文祈雨也称“善拜水”,地点在龙王山(亦称乌金山)。仪式由高壁村主持,文祈雨程序有请神、祈雨、验香、还愿、送神等。 紫金山祈雨 旧时紫金山周的村民,每逢天旱即到华严寺祈雨,也称“拜雨”或“拜水”。拜水的规模有大有小,规模最大的祈雨活动要数东蒜峪村的“恶拜水”,也称“恶祈雨”。由于其形式奇特,气势悲壮,场面浩大,在紫金山周围村民祈雨形式中极具代表性。紫金山祈雨由许愿、戴愿、交愿、验愿、还愿五个程序组成。 诗词楹联 古诗词 憩鸣谦驿亭 祝 颢 暂解征鞍憩此轩, 绿荫围绕隔尘喧。 幽花细草供行赏, 似觉闲身在故园。 注:祝颢:长洲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明正统进士,官至山西左参政。著有《侗轩集》。鸣谦(即今乌金山镇所在地)古为驿站,居于京省官道要冲。洪武三年(1370年)鸣谦建驿馆,后增建了周长三里的驿城。清康熙帝巡晋,曾驻跸鸣谦站。 寓鸣谦驿亭 王崇庆 火星临曙烂, 红影落空阶。 野草含初碧, 溪梅盛欲开。 还怜孤客意, 终爱济时才。 驻马鸣谦驿, 长歌一放怀。 注:王崇庆,开州(今四川省开县),明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礼二部尚书。 晓行榆次 陈凤梧 太行山外拥轺车, 三月风光草木馀。 倚马岩前频觅句, 褰帏道上细看书。 衣冠久沐清朝化, 土穴犹存太古居。 南望匡衡应万里, 白云飞处是吾庐。 注:陈凤梧,字文鸣,江西泰和人,明弘治进士,官至右副都御使。 罕山时雨 褚鈇 灵山角立势崔嵬, 叠嶂层峦次第开。 峻极北联恒岳峙, 岧峣东向太行来。 岫云若得从龙岫, 灵雨应知遍草荄。 四海苍生仰膏泽, 好为霡霖洗尘埃。 注:褚鈇(1533—1600年),字民威,祖籍河南,榆次东白村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述甚丰,曾总纂万历《榆次县志》。 登 罕 山 周鈇 镇日闲居苦寂寥, 为寻登眺上岧峣。 眼明只觉云霄近, 气爽宁知石磴遥。 涧下水鸣无犬吠, 岩前尘过有人樵。 仗藜未尽名山赏, 日暮诗成兴倍饶。 注:周鈇(1499—1548年),字汝威,号钝轩,榆次张庆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职湖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后被追封光禄寺少卿。 时 雨 刘星 夹道千嶂仰茂林, 太行分脉石森森。 龙吟振处云常合, 岚气围时暑作阴。 万顷桑麻农夫业, 百家题咏古人心。 秋高作霁闲登眺, 似听空中隔塞砧。 井峪寒泉 刘星 峪口花飞似点棋, 每临胜境可忘悲。 神龙自有嘘云雨, 村叟常修报岁时。 清气泠泠寒色早, 幽光脉脉月明迟。 何须再问源来处, 枕漱惟人任所思。 登北山游憩和合寺归途漫赋 刘星 榆邑北山山上寺, 百寻台殿倚天开。 老僧戴笠锄云去, 野鸟衔花到院来。 古色苍茫留桧柏, 暮烟寂寞锁莓苔。 迂回荒径稀人迹, 马渡清溪缓辔回。 注: 刘星,河北清苑人,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任榆次知县,有政绩,留心文教,主修《榆次县续志》。后官至刑部主事。 榆次风土 王平格 一 唐魏诗存简册光, 荀文善政亦流芳。 自来勤俭称民俗, 可幸輏轩下省方。 二 中都自古产名流, 孙盛芳声史乘留。 朴直遗风犹未远, 至今人说《晋阳秋》。 注:王平格(1802—1873年),字仲坦,榆次西长寿村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至泽州府教授,曾纂同治《榆次县志》,著有《杏邻诗文集》。孙盛(308—379年),字安国,晋代太原中都人。东晋著名的史学家。曾任长沙太守、秘书监加给事中等。孙盛一生著述颇丰,多为史籍。 神林积雪 吴阐思 (一) 还谁一夜运神功, 瑶树琼花照眼中, 缥缈寒光浮碧落, 琳琅清响斗春风。 (二) 却看茅屋生虚白, 遥望枫林压小红。 此地清幽真绝胜, 可容玩世鹿皮翁。 注:吴阐思,字道贤,清代江苏武进人,游历南北各地,著有《匡庐纪游》等书。 楹 联 水晶院楹联 山 门 高山流水生灵气 福地凝晶悟万机 点石成乌金洒遍星光列河汉 筑院曰水晶炼就真元济苍生 天王殿 幽院深堂隔断红尘无数 清溪高树留连绿阴有时 大文殊殿 暮鼓晨钟警醒迷途尘外客 谈经说法唤回苦海梦中人 观音殿 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若隐若现随时念彼消愆 龙泉映月月在水中分明见 林海听涛涛声依旧悦耳闻 大雄宝殿 明星明觉者觉度化波罗三宝立精舍 远道远苦行苦驮经西域两乘传盛国 宝相现梵宫 对泉瀑烟霞长向慈云瞻福地 名山寻古德 伴晨钟暮鼓好研妙谛究幡风 罗汉阁 开牖展卷思接千载上 垂帘讽经意在万山中 一尊观音静察世态形形色色 五百罗汉闲看人流进进出出 龙王庙楹联 山 门 一轮旭日撞晨钟聆泉悟道 万顷松涛敲暮鼓坐石参禅 戏 台 锣鸣笙响看人间百态并非做戏 嬉笑怒骂演世相千秋实在真情 五爷殿 云腾五色神德默佑三千界 雨润八荒恩膏均沾十万春 龙王殿 布云施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尽出本庙 广迎游客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皆向此方 玉皇阁 总管三界十方自应广施福泽除魑魅 主持四生六道何不多毓善良灭魃魔 罕山时雨雨落点点入地泽万物 玉皇高阁阁上处处生辉照福生 关圣殿 武略文韬功齐五岳 忠肝义胆气贯千秋 真武大殿 禀乾坤正气惩恶驱邪爱憎坦荡 乘日月罡风降龙伏虎来去从容 听父母元圣登武当一生修道 附龟蛇燕王下终南四面建观 三清殿 尝五味修行出五行得道因果有数 话三清定界入三界谋福德泽无形 化山川状近鸡子长游混沌一万岁 苞玉府神完洪胎久寄西方五千年 九峰塔楹联 文能行远扶摇万仞登明月 笔可攀高耸峙千叠上碧霄 云塔凌霄占尽乌金三宝地 松涛蔽日推开利禄一层窗 天缘谷楹联 门楼 心到虔时佛有眼 运至亨通石能言 龙凤亭 墙翻北斗关雎梦 水汲南天帝后缘 烟雨湖山五代梦 英雄儿女一生缘 黑龙庙 电闪雷鸣惊世骇俗 云行雨布佑生庇民 凤凰阁楹联 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 南门楹联 幸逢嘉霖敷优泽 一洗粉尘转润姿 乾坤云海连汾水 日夜涛声下太行 阅山阅林朝佛圣 求智求识通古今 东门楹联 八景环城天下无双邑 二水过境三晋第一山 观景台楹联 广辟离尘清静道 永耀众生智慧灯 善知一切真空相 深入无上法界门 牌楼楹联 瀚史寻踪龙藏虎卧王侯持斧钺 苍山揽胜地灵人杰黎庶写春秋 襟并寿龙山独秀 带汾涂洞涧双娇 沛然行云氤氲乌金山百里林海 霖则作雨滋润榆次市十万人家 向称小五台圣境 原本大文殊道场 植被物种 乌金山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太行山土石山区植被特征。共有物种480多个,其中植物物种330余个,动物物种150余个。其中白皮松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闪金柏为珍奇树种、蒙椴、黑弹朴、本氏木兰为稀有树种、丽豆为濒危树种、雪貂、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植 物 乔 木 1. 油松:别名红皮松、短叶松,松科、松属,为乌金山最主要的树种之一。其活立木蓄积量达52052立方米,占到乌金山活立木总蓄积量的80.05%。 油松的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1米多;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伞形;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叶一般为2针1束,长10厘米~15厘米;雄球花橙黄色,雌球花绿紫色,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油松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在-25℃时仍可正常生长。 2. 侧柏:柏科,为乌金山的又一主要树种,其活立木蓄积量10810立方米,占到乌金山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6.63%。 侧柏的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干皮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树广圆形;全部鳞叶,雌雄同株异花;球果阔卵形,近熟时蓝绿色,被白粉,熟时张开,种子脱出;花期3—4月,种熟期9—10月。侧柏为中国特产树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分布广,寿命长,常有千年和数百年以上的古树存活。 3. 白皮松:松科,原名巧家五针松,别名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蟠龙松、蛇皮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之一,东亚唯一的三叶松,也是乌金山的主要树种之一。其活立木蓄积量2016立方米,占到乌金山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24%。 白皮松的形态特征:常绿针叶乔木,高可达30米,幼树干皮灰绿色,光滑,大树干皮呈不规则片状脱落,形成白褐相间的斑鳞状;叶三针一束,针叶短而粗硬,长5厘米~10厘米;雌雄同株异花,花期4—5月;球果圆卵形,2年成熟。白皮松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强。其树姿优美,苍翠挺拔。树皮斑驳美观,针叶短粗亮丽,别具特色,被称为松中“皇后”,为世界瞩目,早已成为华北地区城市和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北京天安门广场两侧,总政、总参部,香山植物园,奥运场馆绿化用白皮松,均由乌金山移植。 灌 木 1. 荆条:落叶灌木,马鞭草科牡荆属,别名牡荆、黄荆、五指柑、土常山等。高1—5米,花期长,6—8月开花,花组成舒展的圆锥花序,花冠蓝紫色;核果,球形或倒卵形,果期7—10月。 荆条是北方干旱山区阳坡、半阳坡的典型植被,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其叶、茎、果实和根均可入药。 荆条又是著名的蜜源植物,其花采集而成的蜂蜜称为荆条蜜,是四大名蜜(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之一。茎皮可以造纸及人造棉。枝条坚韧,为编筐、篮的良好材料。 2. 黄刺玫:落叶灌木,别名刺玫花、黄刺莓、破皮刺玫,蔷薇科。小枝褐色或褐红色,有硬刺。花黄色,花期5—6月。果球形,红黄色,果期7—8月。是北方春末夏初的重要观赏花木,开花时一片金黄,鲜艳夺目。 3. 胡枝子:中生性落叶灌木,别名二色胡枝子、扫条,豆科,高0.5米~3米,花冠蝶形,紫色,种子褐色,上布有紫色斑纹。 胡枝子为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优势物种。其枝叶繁茂,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饲用价值。此外胡枝子还具有药用价值,茎和新鲜叶中可提取黄酮甙、生物碱、槲皮素、山柰酚、三叶豆甙、必需氨基酸和鞣质。种子中含有儿茶精、表儿茶精、中性脂、糖脂类、磷脂类物质,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此外,胡枝子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4. 达乌里胡枝子:草本状半灌木,豆科胡枝子属,生于山坡灌丛中、疏林下、丘陵坡地、沙质地、草原地带或海滨沙滩上,高20厘米~60厘米,花冠为蝶形,黄白色至黄色。性耐干旱,较喜温暖,萌生力强,嫩枝叶为优良饲料,全株可入药。 5. 多花胡枝子:小灌木,豆科胡枝子属,枝条细长柔弱,具条纹,花冠蝶形,花期7—9月,花瓣呈粉红色至紫色。其耐寒、耐干旱瘠薄土壤,适应性强,生于山坡丛林中。多花胡枝子枝条披垂,花期较晚,淡雅秀丽,观赏性强;根系发达,有根瘤菌,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 6. 六道木:落叶灌木,别名交翅,忍冬科六道木属。花粉红色,7—9月花开不断,幼枝带红褐色。耐寒,耐干旱瘠薄,在空旷地、溪边、疏林或岩石缝中均能生长。六道木枝叶婉垂,树姿婆娑,花美丽,萼裂片特异,具有较强观赏性。叶、花可入药。 7. 蒙古荚蒾:落叶灌木,别名蒙古绣球花,忍冬科。高达2米,花冠淡黄色,管状钟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生长于海拔800米~2400米山坡疏林下,生态适应性很强,叶片对灰尘的吸附能力强,具有很好的美化效果和抗污染能力。 8. 南蛇藤:藤本植物,卫矛科,别名合欢花。南蛇风、黄果藤,生长于山沟灌木丛中,长可达12米。花期5—6月,聚伞花序,黄绿色花瓣;果熟期9—10月,蒴果近球形,棕黄色;秋后叶变红色。根、茎、叶、果药用,能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蛇咬伤并做农药,树皮制优质纤维,种子油供工业用。 9. 暴马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暴马子、白丁香,木樨科丁香属。高达10米,树皮紫灰色或紫灰黑色,枝条带紫色,有光泽,圆锥花序大而稀疏,花序大型,花冠白色或黄白色,花期6月,蒴果长圆形,果熟期9月。生于海拔300米~12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内。暴马丁香花序大,花期长,香味浓,是优美的绿化观赏树种。其树皮、树干及枝条均可药用。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消炎、利尿功能。 珍奇树种 闪金柏:闪金柏是侧柏的一个天然变异种,实属罕见。该树当年生小枝及鳞叶呈金黄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故名闪金柏,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园林树种。 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曳宏玉先生在2002年对乌金山森林景观调查时发现了两株闪金柏,一株位于八亩坪南,一株位于龙王山南端。 稀有树种 1. 蒙椴:别名小叶椴、白皮椴,椴树科椴树属。落叶小乔木,株高6米~10米,树皮红褐色,叶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花期6—7月,果9月成熟。聚伞花序,有花6~12朵,黄色。果近圆形。生于向阳山坡、岩石间隙。木材纹理细致紧密,是优质建筑材料。茎皮纤维坚韧,可代麻。花可提取芳香油,亦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2. 黑弹朴:落叶乔木,别名小叶朴,榆科朴属。高达15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浅灰色,平滑。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花期6月,果期在10月。核果近球形,熟时紫黑色。耐寒,耐干旱,生长慢,寿命长,对病虫害、烟尘污染和有毒气体等具有较强抗性。 3. 本氏木兰:落叶灌木,豆科,木兰属,高达1米,开蝶形紫红色花朵,花期5—10月,可达半年之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濒危树种 丽豆:蝶形花科丽豆属,多生长于山谷或山坡灌丛中。树皮红褐色,小枝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花黄色,花期6—7月。荚果矩圆形,果熟8—10月。喜凉爽气候,耐寒力强。 野生动物 据1986年北京林学院专家教授实地考察,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飞禽走兽、昆虫等动物150余种,如雪貂、金钱豹、狼、狍子、獾、野猪、狐狸、刺猬、雉鸡、灰鹳、环颈鸡、野兔、松鼠、石鸡、蛇类、老鹰、黄鹂等。其中雪貂、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雉鸡、灰鹳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 雪貂: 雪貂是一种特别凶猛的貂,是捕鼠的能手,与野生的欧洲鸡貂非常相似。据说是由家养的貂与野生的鸡貂杂交产生的。雪貂是食肉类动物,属于鼬科。毛色呈野生色或白化色,野生色为体毛淡黄,黑脸。白化雪貂眼睛呈粉红色,毛呈白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 金钱豹:金钱豹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雄性体重75千克左右,雌性体重55千克左右,身体全长(连尾巴)1.6米~2米,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动物。善于跳跃和攀爬,一般单独居住,夜间或凌晨、傍晚出没。常在林中往返游荡,生性凶猛,但一般不伤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 雉鸡:通称“野鸡”。鸟纲,雉科。雄鸡体长0.9米,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色环纹。雌鸡较小,尾也较短,全身砂褐色,具斑,羽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雉鸡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等地,是集食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喻意,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4. 灰鹳:也叫苍鹭,其他别名有老等、青庄、长脖老等。鸟刚,鹭科。大型涉禽。体长85厘米~90厘米。喙和虹膜黄色,跗特长,其色黄中泛绿。头部白色,只头侧和枕部饰羽黑色。颈羽灰白,前颈有二或三条纵长黑纹,下颈有白色矛状羽。背部和尾苍灰色。下体白色,缀以黑色细长纵斑。幼鸟体羽灰色更多,饰羽很短或全缺。多活动于河湖水际或沼泽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估计,全球灰鹳仅存5500只左右,目前已被列为亚洲地区濒临绝种的鸟类。 乌金山景区游览线路 自南门入: 南门—明珠湖—东门—观景台—大佛台—九龙湖—龙王庙—罗汉阁—水晶院—天缘谷—避暑山庄—太清宫—天缘谷—九龙壁—九峰塔 自北门入: 北门—天台峰—大佛台—九龙湖—龙王庙—罗汉阁—水晶院—天缘谷—避暑山庄—太清宫—天缘谷—九龙壁—九峰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