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
释义

教堂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aden-Wuerttemberg)乌尔姆市(Ulm)。乌尔姆(Ulm)位于德国南部,一座11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整个城市布局围绕着市中心的敏斯特教堂(Ulm Minster)展开。 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度为世界第一。这座砖石结构的教堂从设计到建成经历了近600年人世沧桑.凝结了数代工匠的智慧和血汗。

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

【英文】Ulmer Münster

【类别】建筑、教堂

【年代】公元11~13世纪

【原属】德国

【简介】

建筑历史

公元813年,查理曼大帝建造了最初的乌尔姆教堂,它属于德意志修道院的管辖范围。十四世纪,乌尔姆日渐繁荣,成为德国最富庶的城市。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城中日趋强盛的资产阶级拒绝把教堂划入城内,这使它孤零零而且毫无保护地待在城外。

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长126米,宽52米,共有三座塔楼。东侧双塔并立,西侧教堂主塔高耸入云,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钟楼,十分壮观。乌尔姆建造一座大教堂的计划始于1377年,同年6月30日埋下基石。1392─1419年当地建筑师恩辛格(UlrichEnsinger)主持建造砖石架构的教堂主,设计高度156米,但经过恩辛格极其儿孙三代人接力赛的努力,仍未能实现设计者的愿望。

15世纪末以后,该教堂的建造断断续续,几经反覆,一代又一代留下姓名的建筑师和难以计数的石匠参与垒建教堂主塔,直到1890年在建筑师拜尔(AugustBeyer)的主持下终于实现了恩辛格的设想。

教堂主塔高度达161.6米,超出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4.6米。1944年,一枚流弹将教堂主塔穿了个窟窿,战后,修复工程历时10年,到1970年基本恢复原貌。教堂主塔在70米、102米、143米高度设有环型平台,768级台阶盘旋而上,通道仅一人多宽,两个胖子侧身也不能同时上下。站在塔顶平台可以俯视多瑙河和爱因斯坦诞生地的全貌,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不仅是上帝赐给他们的荣誉,而且是数代工匠留给后人的杰作、失而不能复得的珍宝。

罗马式建筑就其历史范围来说,自罗马帝国以后,凡不属于拜占庭建筑体系的西方建筑,在哥特式兴起以前,都可以算罗马式建筑。可事实上,真正具有欧洲罗马风格的建筑,是在公元1000年时形成的。对这一风格还可以具体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公元500至1000年,称前罗马式时期(或称加洛林时期,加洛林为法兰克王国的一个王朝);后一阶段在公元1000至1150年间,称罗马式时期。严格地说只有这一阶段才算罗马式建筑时期。

建筑特色

在封建割据的时代里,国王没有统一的集权,国家的建设也是分散的。新的王国与新的城市增加后,建筑物数量较古罗马时期为多了,分布也广泛了。由于经济上与文化上的原因,这些建筑物不可能有统一的规划,一个普遍的特点是建筑的个体性与封闭性。经常的战争要求所有宫殿或教堂能有坚固的城堡性质的建筑物,钟楼(或称钟塔)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步发展而成的附属建筑物。

本图这一座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两侧的钟楼,就是此类建筑的典型样式。在大教堂的两边(一般在西面)造一对钟楼,大约最早是从叙利亚带来的形制。在莱茵河地区,有的城市教堂在两端都有一对钟楼,有些甚至在横厅和正厅的阴角也有钟楼。这种钟楼的形式逐渐地丰富多样。至11世纪后,这种附属建筑已大大减弱它原来的堡垒属性,使教堂总体的轮廓变得活泼起来。此外,除了钟楼与采光塔、圣坛及其外面的小礼拜堂圆龛以外,在外墙上也增加了许多装饰结构。外墙上露出扶壁,在仑巴底还流行一种用浮雕式连续的小券去装饰檐下和腰线;仑巴底与莱茵河流域的一些城市教堂,甚至还用小小的空券廊装饰教堂墙与钟楼的上部,窝牧斯教堂的这两座钟楼即是一例,它具有十分典型的装饰意义,也即是说这种结构变化突破了原来钟楼的封闭性质,加重了装饰线脚,借以减轻在门窗洞上所暴露出来的墙垣的笨重感。 莱茵河窝牧斯主教堂建于11至13世纪,它是市民文化与神学思想发生对立的一种艺术反映。只要细细观赏这种教堂的各个细节,便知建造这种教堂的工匠们已无意再恪守神学的教条,要求增强装饰因素,减弱沉重压抑的因素,反对无偶像的基督教崇拜,要在建筑墙上适当添加雕刻与雕像装饰,甚至还增加异教题材,如双身怪兽,吃人妖魔等形象,而11世纪后罗马式教堂建筑在钟楼点缀上所表现出来的蔑视教会戒律的思想则尤其明显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