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墩 |
释义 | 乌镇古称乌墩,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吴曾戍兵于此防越,故又名乌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在南宋嘉靖年间(1208-1224),以车溪(今市河)为界分为两镇,河西称为乌镇属湖州府,河东称青镇属秀州。直到解放后(1950年),市河以西的乌镇从吴兴县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至今。 乌镇原不过是杭嘉湖平原中部的一个县属小镇。然而,它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现有的文史资料记载了从春秋至今的历史沿革,但再早就无从查考了。乌镇东郊“漳家湾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弥补了文史资料的不足,漳家湾遗址位于乌镇东郊漳家湾村,面积约60000平方米,文化层较厚,根据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他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0°29′,北纬30°44′。乌镇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乌镇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宋朝就有进士17人、举人21人,清朝时,这里出了进士37人、举人119人。 由于处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富,年气温16℃,一月气温3℃,七月气温30℃以下;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春雨、梅雨为主夏秋之际有台风侵袭。 如今的乌镇仍保留着许多水乡所特有的河港、桥梁、临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东西市河漫步,将使你流连忘返乌镇东郊“漳家湾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弥补了文史资料的不足,漳家湾遗址位于乌镇东郊漳家湾村,面积约60000平方米,文化层较厚,根据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他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0’29’,北纬30’44’。乌镇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海拔3米左右,市郊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乌镇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宋朝就有进士17人、举人21人,清朝时,这里出了进士37人、举人119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