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东峰 |
释义 | 乌东峰, 男,199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后、浙江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求索》杂志总编,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三创一争”先进个人,湖南省四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第三届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优秀专家(全省文科近四年仅评出的一人)。 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及省社科重点基金课题等二十四项。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消除农民低素质屏障 研究》,首次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提出“农民低素质屏障”概念,为发展经济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空间,并架构了新型农业理论框架。以农业可以保护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保持空间平衡、保护地面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新理论思维弥补了原有学科体系对农业研究的缺陷。课题结项获优秀等级,并被中宣部以《成果要报》报送中央政治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环境保护的农村社区机制研究》,原创性地解构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选择的动因学机理和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新型理论框架与模型建构,及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运行要素与径向模式设计,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价值。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现代多功能农业研究》,提出并首次科学阐释了现代农业的革命性变革。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以新概括、新论断、新举措为国家的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与重大工作部署。著有个人独立专著8部,发表论文260余篇。专著《国有企业市场份额问题研究》首次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国有企业在市场运行匹配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宏观目标下中国国有企业科学的市场份额,该著作成为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参考书目;党的十六大以后,在《求是》杂志发表理论文献3篇、《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11篇、《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6篇。同时,还在《新华月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国家权威级刊物上发表的小康系列论文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他是国内最早在“三农”研究领域里提供并从理论上科学论证了“反相位运动”、“不对称理论”、“反哺理论”问题的专家。其中9篇被《新华文摘》详载。5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载。近5年的获奖:《消除农民低素质屏障研究》获第九届湖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不对称的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获第八届湖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小康社会》获第七届湖南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并获 “五个一工程”奖。主编的大型理论刊物《求索》杂志,2003年在《新华文摘》的详载和观点转载全国排名第一,且一直被列为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期刊。 他还擅长于绘画、篆刻、书法。16岁就以中国画《丰收场上》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篆刻作品曾获全国一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