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呜皋镇
释义

鸣皋镇位于河南省伊川县城南部,距县城20公里,因诗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而得名。该镇东与酒后、葛寨、白元隔伊河相望,西和宜阳县白杨乡接壤,北同平等、高山乡毗邻,南与嵩县田湖镇相接,有伊川县“南大门”之称。

乡镇简介

鸣皋镇全镇总面积71.4平方公里,耕地7.1万亩,辖39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230个村民小组。辖区交通便利,省道洛卢公路横穿全镇南北,是通往嵩县“白云山森林公园”、栾川县“鸡冠洞”的咽喉要道,南距陆浑水库度假村16公里。县道鸣白路、鸣酒路、曾石路辐射四县六乡。

鸣皋镇辖区交通便利,省道洛卢公路横穿全镇南北,是通往嵩县“白云山森林公园”、栾川县“鸡冠洞”的咽喉要道,南距陆浑水库渡假村16公里。县道鸣白路、鸣酒路、曾石路辐射四县六乡。通讯发达,拥有万门程控交换机,已开通国际、国内直播程控电话1500部,全镇3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基础设施完善,境内现有汽车站一个,35KV变电站两个。县立高中、镇办初中及小学45所,幼儿园12所。

鸣皋镇建成有线电视塔两个,影剧院七个,文体活动中心12个,20个村级文化室和一所能容纳150人的敬老院;镇中心卫生院有现代化的X光机、B超机、CT扫描机等高科技医疗器械,成为辐射周边七八个乡镇的中心卫生院。卫生改厕改水工作成绩显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树为典型。

历史沿革

1958年建鸣皋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建镇。1997年,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中溪、元东、坡根、小元东、南新寨、鸣皋、曾湾、干河、渡口、蒋元、大桑坡、小桑坡、周园、邢庄、雷沟、南韩洼、郭村、孟村、谢庄、贾村、中章屯、下章屯、马良寨、沿村、徐阳、董王坡、张村、杨村、西平、万沟、杨圪当、西孙村、武庄、上王庄、西业寨、东业寨、旧寨、杨海山、季家沟39个行政村。

地理气候

该镇属湿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多风沙。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伊河、顺阳河、陆浑水库西干渠、解放渠、永安渠等六条渠道交叉纵横,为全镇3.5万亩耕地的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结构

乡镇企业发达,以洛栾公路为主线依次形成了塑料化工、商贸运输、建材、铸造、四个工贸小区。截止1998年底乡镇企业总数已达2063个,从业人员达11530人,实现利税10099万元。其中中溪村的塑料、化工、铸造业以其起步早、质量高而远近闻名,该镇有个体私营企业110家,其中塑料企业34家,主要生产易撕料、普绝料、PVC电缆料、农膜等产品,产品现已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地。该镇连续10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伊宾明珠”、“伊河岸边工业村”、“全县纳税第二村”,1988年成为全县乡镇企业十强镇之首。

实施富民工程以来,全镇涌现出28个专业村,主要有武庄村的阉割业,杨村的木工业,韩凹的林果业,小元东的鞭炮加工,中下章屯、海山、季沟的养牛业,干河、东寨、西寨、杨圪塔的运输业,旧寨村的生鸡贩运等。扶贫开发龙头项目牧兴养殖公司和渡口食用菌开发公司,年实现利润304万元,年可带动300个贫困户脱贫。

新建的鸣皋镇商贸城位于鸣白、鸣酒、洛卢路交叉口,占地百余亩,有各类商品房2530间,得益于优越的交通环境,诚实文明的经商态度,这里终年商贾云集,物资丰富,客流量极大,年商品零售额达1亿多元。随着鸣皋中心市场的日益扩大,中溪、曾湾、邢庄、孙村等地也形成了卫星小集镇,既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也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闻名中州大地。鸣皋村北衡桃山上南岳古刹始建于北魏,已有1400多年;始建于北宋的二程书院,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色古香的大成殿、东西厢房、石碑及千年古柏相映成趣,蔚为壮观。这些景点以其历史久远,建筑奇特成为洛阳南线的一大旅游景点。

鸣皋村北衡桃山上南岳古刹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南岳庙会,香火鼎盛。奇的是,逢庙会必有雨,为此,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南岳爷是个嗜赌之徒,天上的玉帝惩罚他到天上去做苦力,后来经由南岳奶奶求情,允许南岳爷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这天探家一次,每次南岳爷回家,南岳奶奶都会把藏了一年的好吃的拿出来给南岳爷享用,到了后半夜,想到丈夫五更就要启程了,南岳奶奶便会止不住泪如雨下。南岳奶奶哭送南岳爷的传说,为南岳庙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南岳庙坐北朝南,殿阁雄伟,雕梁画栋,飞檐挑角,殿内南岳大帝塑像庄重有神、栩栩如生。相传南岳庙建于北魏年间,孝文帝都洛,南巡至鸣皋,望着正南方鸣皋山主峰,想到北魏政权己有四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尚缺南岳衡山,于是就尊鸣皋山为南岳衡山,建庙祭祀。唐代诗人祖咏《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薄》诗曰:“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把鸣皋山比做峨眉山。“洞庭浪”指南岳衡山,位于洞庭湖的南边,在南岳庙仿佛听到了洞庭湖的浪涛声。 庙内有灵签碑,据传立于唐时。碑上有签语数十条,分述吉、凶、祸、福、财、运、婚、嫁等。有求者可站 在数米外,用土块、粉笔等投向碑上签语处,查看投中之签语内容,据说很灵验。不论预测效果如何,但为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使求签者乐此不疲。

始建于北宋的二程书院,是理学大师程颐、程灏的讲学著书之所,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色古香的大成殿、东西厢房、石碑及千年古柏相映成趣,蔚为壮观。这些景点以其历史久远,建筑奇特成为洛阳南线的一大旅游景点。

基础建设

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布署,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洛栾公路环线和示范村、整治村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紧紧抓住通户道路施工,户用沼气推广,社区服务中心配套,连锁便民超市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安全饮水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全方位推进,狠抓落实,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村容村貌改善显著。成立垃圾清运队39个,选聘卫生保洁人员138人,建立垃圾填埋场42个,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机制,实现了卫生治理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共出动劳动力3.8万人次,出动车辆3.1万台次,清运垃圾21.6万方,修通组通户道路71.2公里,新建村两委办公楼10个,卫生所15个,文化大院6个,完成沼气池建设1111个,深入开展“一池三改”工作,修建排水渠20公里,粉刷立体墙壁12.8万立方米,整修残垣断壁8200平方米,栽植树木18.6万棵,风景树3万余棵,并对树木进行了涂白,树间杂草进行清除。

通讯发达,拥有万门程控交换机,已开通国际、国内直播程控电话1500部,全镇3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汽车站一个,35KV变电站两个。县立高中、镇办初中及小学45所,幼儿园12所。

建成有线电视塔两个,影剧院七个,文体活动中心12个,20个村级文化室和一所能容纳150人的敬老院;镇中心卫生院有代化的X光机、B超机、CT扫描机等高科技医疗器械,成为辐射周边七八个乡镇的中心卫生院。卫生改厕改水工作成绩显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树为典型。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8291

男 30101

女 28190

家庭户户数 13265

家庭户总人口(总) 58249

家庭户男 30059

家庭户女 28190

0-14岁(总) 17516

0-14岁男 9553

0-14岁女 7963

15-64岁(总) 36239

15-64岁男 18533

15-64岁女 17706

65岁及以上(总) 4536

65岁及以上男 2015

65岁及以上女 252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667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