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沃德·亨特冰架 |
释义 | 沃德·亨特冰架(Ward Hunt Ice Shelf)是加拿大仅存五个冰架之一,有三千年历史,有四十米厚,是北极地区最大的冰架。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的区域正迅速缩小。今年初,特伦特大学(Trent University)的德里克.缪勒(Derek Mueller)和加拿大公园(Canadian Park)巡逻员道格.斯特恩(Doug Stern)在一次空中勘测中,发现沃亨冰架有多条裂缝,其中一条长达十公里宽近四十米。沃德·亨特冰架(Ward Hunt Ice Shelf),已经断裂成三个部分。科学家们还发现,附近的彼得森冰架(Petersen Ice Shelf)在过去3年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表面积。 出现崩裂加拿大骑兵巡逻队在加拿大北部地区进行巡逻时,他们在沃德·亨特冰架发现了一条18公里长的新裂缝,从沃德·亨特冰架的南缘一直延伸到北冰洋。这是2002年发现沃德·亨特冰架出现第一次崩裂以来,冰架再次出现快速坍塌的趋势。使人们担心,剩下的冰架将未来几年里分崩离析。 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捕捉到了冰架崩裂的图像,现在,他们跟“国际极地年计划”的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巡逻队还绘制出裂缝的范围,以及为魁北克国家公园监测出的冰架熔化率。科学家们还发现,附近的彼得森冰架(Petersen Ice Shelf)在过去3年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表面积。 极地专家德里克·缪勒说:“从沃德·亨特冰架首次出现断裂和埃利斯冰架(Ayles Ice Shelf)的消失开始,北半球的冰架在过去6年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看到这些最新的断裂,是几十年的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北极地区只有五个大型冰架,面积已经缩小到一个世纪之前的十分之一不到。科学家们担心,随着海水不断变暖,会有更多的冰架融化崩解。如今北极90%的冰架已经融化,面临在本世纪末全部消失的危险。而科学家还预测,最迟到2080年左右,现在只有破冰船才能穿过的北冰洋,在夏天将可能成为无冰的海洋,船舶可以畅行。 后果严重加拿大安大略省特伦特大学的北极冰架专家德里克·莫勒表示有4500年历史的马卡姆冰架在今年8月初已经分裂,如今这片49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原正漂浮在北冰洋上。此外,从塞松冰架上也脱落下来二块大冰,导致此冰架缩水60%, 面积随之也减少了47平方英里(合120平方公里)。沃德-亨特冰架也还在继续断裂。 断裂形成2座浮冰岛,面积分别为4至5平方公里和14平方公里。研究人员搭乘飞机在其中一座浮冰岛上空察看,还分析卫星图片数据,最终确认冰架发生断裂。 第一次断裂发生在2009年10月22日前后,第二次断裂发生在23日夜间至24日凌晨。”断裂形成两座浮冰岛,面积分别为4至5平方公里和14平方公里。冰架指与陆地相连的巨大浮动冰层。埃尔斯米尔岛属于加拿大北极群岛,北部连接着5座大型冰架。其中,沃德·亨特冰架规模最大,面积约为443平方公里,厚度约为40米。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冰架形成于4000多年前。 面积又减少了8平方英里(合20.5平方公里)。就在上个月,莫勒才报告说一片7平方英里(合18平方公里)的冰从面积170平方英里(合435平方公里)、厚1.72米的沃德-亨特冰架上脱落下来。那次断裂可谓惊天动地,连250公里之外的地震监测仪器都探到震动。 莫勒说:马卡姆冰架突然消失是一大怪事。我们通过研究了解了一点真相,当天气放晴时,这里的冰架可能会顷刻消失。这是骇人听闻的事件,明显表明北极正在快速发生变化。“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冰冻圈研究实验室主任卢克·柯普南特说:”在今年夏季,海冰减少和气温异常升高共同促进了冰架的消失。沃德-亨特冰架上还残留有广大的新裂缝,意味着来年它将会继续断裂。 沃德·亨特的崩裂是一个看似缓慢实则触目惊心的过程: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漂在沃德·亨特附近。 近几十年来,北极温度的上升速度比地球温度上升速度来得快,专家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莫勒指出:在目前的气候条件下,这些变化是无可扭转的,这表明冰架保存了几千年的气候条件再不复存在了。然而在上个世纪,当冰架将要断裂时,厚厚的海冰会最终修复好它们。莫勒说:如今升温的气温和变化的气候意味着它们没希望再生了。 论证不一点状事件 过去数十年间收集的卫星测量数据显示,北极地区冰面面积大幅减小,冰川消融、冰架断裂事件时有发生。 加拿大特伦特大学极地专家德里克·米勒说,“我们确定(这一地区)冰面面积在20世纪缩小了90%”,“这一现象已持续相当长时间,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点状事件”。 他举例说,北极彼得森冰架在2005年至2007年间面积缩小三分之一。埃尔斯米尔岛周围曾被一整座冰架团团围住,直到上世纪初冰架发生断裂。沃德·亨特冰架中心区域2002年出现裂缝。研究人员今年早些时候又发现一条长约18公里、深约40米的新裂缝。不过,德雅尔丹说:“这次冰架断裂与今春发现的裂缝可能不存在直接关联。” 米勒说:“2002年形成的裂缝把冰架分为两部分。随着时间推移,冰架的完整性和整体构造逐渐受影响。” 单向过程 极地专家对北极冰川消融和冰架断裂原因持不同意见。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另一些人则持谨慎态度。米勒没有把冰架断裂事件归咎于气候变化,但说当前北极气候无助于冰架重建的理论与这一现象相符合。 “现在气候不同了,”他说,“不利于形成冰架。这是个单向过程。”一个海洋浮冰研究项目的联合负责人加里·斯特恩说,整个北极地区都面临相同问题。他所在的考察队已有数周未见过冰层。他们原本打算去年2月在北极冰层上扎营,但由于附近区域连续两年没有形成坚固冰层,最后只能放弃原计划。 斯特恩说:“船上成员再也不觉得吃惊。我们一直希望人们知道,现在(冰面缩小)速度加快,还会继续加快。”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证实 2003年9月22日,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证实,已经在北极的冰天雪地中挺立3000年的巨型冰架“沃德· 亨特”断裂为两个部分。这是继去年南极冰架崩塌之后的又一起事件。美加两国的科学家通过雷达勘察了解到,“沃德·亨特”的崩裂是一个看似缓慢实则触目惊心的过程: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漂在“沃德·亨特”附近。就在前几天,“沃德·亨特”最终一分为二。 许多研究人员猜测,这可能和北极地区气候变化有关。中科院大气所高登义说:断裂主要由于冰架运动造成的,和气候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从北极考察回来的高登义解释说,“沃德·亨特”的断裂主要是由于动力原因,而不是热力学原因。冰是水的固体状态,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冰应该是固定不动的。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冰川还是冰架都处于运动状态。在这个位置移动过程中,遇到特殊的地形条件,冰就可能断裂。 针对“北极变暖导致冰架断裂”的解释,高登义认为,按照目前北极气候的变化根本不可能“融断”如此巨大的冰架。他说:“就是3米多的浮冰也不会受温度影响太大,何况厚度超过几十米的大冰架?” 热力学的解释认为,北极气候温度变化导致了冰吸收了相当的热量,温度上升最后导致断裂。但是高登义介绍说,在自然界,冰的反射率几乎是最高的。在北极,有的冰体反射率高达0.9,即使存留时间长的“老冰”,反射率也在0.5以上。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热能都被反射走了,真正能被冰吸收的热量并不多。所以,北极气候变化不可能是冰架断裂的主要原因。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