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卧龙寺 |
释义 | 一、陕西省西安市卧龙寺创建该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寺内碑刻载,卧龙寺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年)。隋朝时称“福应禅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 更名卧龙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年),先後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976—997年)更寺名为“卧龙寺”。 重点保护单位1957年7月31日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云悲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给卧龙寺带来新的繁荣。慈禧太后施银千两重修殿宇,并建立石牌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曰”、“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 “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当时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真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诏令送卧龙寺供养,所以现在寺内小型怫像甚多。 卧龙寺历史上以禅宗道场为主,但兼传播其他宗派的经典、教义,被称作“各宗并弘道场”。如1922年,妙阔法师在这里讲解《唯识三十八颂》、《楞严经》等,1931年太虚法师开讲《金刚经》,1932年慈云法师讲《圆觉经》,1942年和1949年後,朗照法师任住侍,历讲《楞严经》、《法华经》等。 卧龙寺内碑石林立,文物荟萃。著名碑石有佛足迹碑、唐吴道子画观音像碑、明洪武十五年卧龙历史碑、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颁赐藏经碑、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碑、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兴十行规 约碑、同治七年(l868年)卧龙历史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太后捐银两重修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传戒碑等。 这些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时期卧龙寺的重要史料,同时也具有绘画、书法价值。另有唐咸通及乾符年间石刻陀罗尼经幢和元朝石碑,字迹模糊不清。 重修自元至清,卧龙寺多次重修。现在寺内保存下来的元、明、清石碑多通,记述了这段历史。如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立石碑,现碑仍存大雄宝殿东边,“碑石显文如花朵,故人称开花碑”。明正德 十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清咸丰二年(l852年),重兴为十方丛林,立碑记之。同治七年(l868年),重修殿堂,立“卧龙历史碑”。 佛足迹碑的佛足刻在《明卧龙禅寺碑》的阴面,碑正面铭文记述着卧龙寺的沿革。碑阴佛足迹碑在双足大指上均刻莲花,其馀四指皆刻卍字,足掌刻千幅轮、三钻、宝瓶、双鱼、宝剑等文,在图下有铭文曰:“大唐贞观中,有玄奘法师亲往西域求法,亲获瞻礼图归,进呈太宗皇帝,奉敕刻石供奉以广传焉。 文物荟萃卧龙寺文物荟萃,碑石林立,1957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有: 1. 宋咸平六年铸造的铜质幽冥钟,重3000斤。造型精美,音质洪亮,亦称无眼钟。现复制悬于钟楼。 2. 宋碛砂版大藏经,计1532部,6362卷,刻印极其精美。民国二十四年,由朱子桥、叶恭绰等居士倡议,在上海影印多部,为慎重保护起见,转归陕西省图书馆收藏。影印之大藏经,长安兴教寺、户县草堂寺均有保存。 3. 明洪武二十年丁卯佛足迹碑,原碑已残,现又复制竖立院中。 4. 唐吴道子画观音像石碑,原碑在碑林,现已复制竖立院中。 5.唐乾封三年、咸通十二年陀罗尼经石幢两柱,现立于后院。 6. 梵文唵字碑,宋神宗时立,碑虽不存,而《金石萃编》有记载。已抄全文附后作参考。 7.开花碑,明英宗正统十年圣旨敕赐藏经文,由于石料满布花纹因名开花碑。 8. 明万历三十九年寺僧广梅重修碑。 9. 清道光十年重修卧龙寺碑,此碑是贺万年、贺万选二善士发心重修之记。 10.同治七年重修卧龙寺碑。 11.同治十三年建立卧龙寺清规碑。 12.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赐银千两重修卧龙寺碑,慈禧太后赐银御旨碑。 13.民国三十三年卧龙寺传戒碑。 14. 太极石,宽三尺,高二尺,自然形成的太极图模型,甚为稀奇。 15. 古钱石,二尺见方的青石,有自然形成的许多古钱的图样。 16. 有新请的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藏,香港印大藏经各一部。 17. 原有的明藏经、贝叶经,藏贡大香炉、藤胎佛像、铜铸韦驮像均毁不存。 附《金石萃编》所载:唵字碑,石高2.67尺,广1.44尺。上梵书唵字,下赞七行,每行十字,正书,在咸宁县卧龙寺。镇威军僧显俊书。 义净三藏于西天取得此梵书唵字,所在之处一切鬼神见闻者无不惊怖。 二、浙江省临安市卧龙寺简介该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玲珑山。玲珑山在临安市区西南3公里,海拔358米,石径蜿蜒,林泉清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佛教胜地。玲珑山有一石阶步道,沿洞而筑,洞随山转,九曲盘旋,两旁古树葱绿成荫。游道左侧崖壁上更有自宋朝以来的摩崖题刻,尤其珍贵。玲珑寺初建于唐,播名于宋。南宋淳熙六年,数僧住山,将简陋原寺重开山径,开禧元年四月完成。嘉定年间住持行善弘扬佛学,广交文友,该寺一时享誉东南。元末明初,由于兵燹及其它原因,山寺趋于衰落荒无。直到明万历七年,僧人真广开辟山径,斩伐荆棒,重建殿宇。但不久“僧弥遁空,寺几倾圮”。至万历廿八年十月徽州高僧照启入山重兴,经十几年艰辛,殿宇规模又具,香火又进入一个旺盛时期。至清季咸同之交,太平军多次进出临安,战事频繁酷烈,寺又毁于兵燹。原有万斤洪钟化为兵器。光绪初,僧受成恢复山寺,后传与真福,建“受成塔”。 德勤法师住持本1917—1943年德勤法师住持本寺,他和名人交往甚多,梅兰芳为其画梅花,白崇禧为其写楹联,并从沪杭等地化缘重铸万斤洪钟等。1949年后寺中只剩心谷数人守寺。1960年,他已七旬高龄,访得东天目昭明寺仁善和尚,忠厚老实德高望重,就请他到卧龙寺管理寺院,于1962年晨历四月初八举行仪式,然后香火有所兴旺。1965年全县东、西、南、中天目和径山寺僧人全集中到玲珑山成立“佛教民主管理小组”,仁善和尚任组长。“文革”开始后,他回江西石城告别二十多年的家乡净修,寺中由爱山和尚住持,1985年卧龙寺获准正式开放,开放后扩建寺宇,重塑佛像,寺院已形成规模,成为临安市佛教活动中心,香火颇盛。 玲珑山寺虽小,却自古有名。苏轼、黄庭坚、佛印、徐霞客、郁达夫、林语堂、梅兰芳、蒋介石、杨虎城等诸多历代名人雅士曾踏迹此山,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与动人传说。苏轼曾作《登玲珑山》诗赞之曰:“何年僵立两荟龙,瘦脊盘盘尚倚空。翠浪舞翻红罢业,白云穿破碧玲珑。山修亭上工延日,九折岩前巧宁风。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 卧龙寺著名文物古迹主要有(一)琴操墓。琴操乃北宋钱塘名妓,自幼才华出众,精通佛经,因家变而落入青楼。后经苏东坡点化,削发为尼修禅于此。她死后葬于寺东山坞,今称“琴操坞”。墓碑乃为明朝万历十二年许太胤所书,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近代名人郁达夫曾有诗叹:“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此地环境幽雅,绿荫娱目,鸟鸣悦耳,颇能发思古之幽情。(二)醉眠石。此石在合洞泉旁,横陈路侧,平滑如床。相传苏东坡赏醉卧于此,宛然入梦,故曰:“醉眠石”,石上刻有“东坡醉眠石”等字。 (三)苏轼像碑。此碑为青石质,高155厘米,阔61厘米,厚10厘米,镌苏轼单人坐像。雕刻细线平刻,造型准确,构图生动,形态祥和,衣褶自然。着峨冠、宽袍、靴履,下露坐椅底座。据考证,此碑刻于明朝万历十三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四)学士松。此树相传为北宋天祐年间苏东坡游玲珑山时亲所植,故称“学士松”,已有近千年历史。 (五)九折岩。进山石阶左侧岩壁上方有大量的宋、元、明、清以来的题字石刻。在九折岩第六折西侧崖壁上,横列楷书“九折岩”三个大字,字径二尺许,传为苏东坡所书,字体苍劲,为玲珑山摩崖石刻之最珍贵者。 除上述外,卧龙寺还有玲珑泉、天王殿、大雄宝殿、如来佛像、石头观音像、仁善和尚舍利塔等胜迹。尤其是入寺山门,其额“玲珑胜境”及楹联“山玲珑水玲珑山水玲珑;钟悠远楼悠远钟楼悠远”,引人入胜。 现任住持耀玄法师1985年由仁善和尚大弟子益西法师任住持,他1962年跟随师父仁善法师来玲珑山,住本寺三十多年,1997年12月圆寂,终年77岁。卧龙寺现任住持耀玄法师,近十年来,先后重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地藏殿、客堂、齐堂、厨房、住房等,整个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并在原先基础上扩大了三分之一的范围,真正成为为个清净庄岩、修行用功、弘法利生之道场。 三、陕西省宝鸡市卧龙寺街道卧龙寺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位于金台区东端。西至代家湾村,东至南坡村,北靠陇海铁路,南临渭河。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约8平方公里。办事处设卧龙寺宝虢路南侧,距区人民政府13公里。辖代家湾、车站、桥头3个居民委员会,8个家属委员会。居民3397户,9910人。少数民族148人,其中回族113人,满族29入,蒙古族4人,苗族3人,壮族和土家族各1人。 卧龙寺原为十里铺街道办事处的一个居民委员会。1981年1月从十里铺划出,成立街道办事处。 辖区内宝虢路横贯东西,为主干道。卧龙寺渭河大桥建于1968年10月,勾通了卧龙寺与宝鸡县下马营、八鱼乡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区县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境内驻有水利电力部宝鸡电力设备厂、西北有色金属七一七地质勘探队、中国木材公司西北公司、省太白林业局卧龙寺管理处、冶金工业部九冶三安公司、铁路宝鸡材料厂、宝鸡市应用化学厂、宝鸡市棉纺织厂、宝鸡市化工厂、宝鸡钢窗厂等企事业单位44个,其中中央部属8个,省属2个,市属12个,区属22个。学校4所(其中区属农村职业中学一所,企办子校3所),卫生院、电影院各1所。 街道办事处企业有金龙建筑安装公司、金龙金属结构厂、金台工矿设备厂、金台化工设备厂、卧龙寺木器厂、建材服务站、卧龙寺食堂、红星商店等8家企业。1989年工业总产值37.1万元,销售收入2.6万元,劳动服务收入2万元。 陇海线北侧,贾村原下,早年有一寺名卧龙,今已废堙。太白庙一处,后被改建为现在的卧龙寺职业中学。 佛教协会卧龙寺佛教协会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卧龙寺街道龙丰村。寺院占地15亩,内有僧人10余人,寺内有一卧观音像,长约10米,高越5米。常年接待游客1000余人。 卧龙寺坐落于宝鸡市东郊十公里处,陇海铁路卧龙寺火车站北龙丰村的卧龙塬下,原名禅静寺,是古陈仓八大寺院之一。 唐玄宗入蜀时曾驻宿于此,赐名卧龙寺,清康熙访师陈仓时,御书寺额。 据考,此寺始于隋,盛于唐,尉迟恭曾监修扩建。唐玄奘到天竺国取经时也曾于此留宿。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侵蚀,至清末明初时尚占地8.7亩,有五殿、三楼、一亭、八碑,钟鼓齐备,古树参天,旁依僧陵,有和尚骨塔13座,僧众150人之多。 1947年国民党38军据寺为军火库,庙宇毁于一次大爆炸,后在寺北面(现址)重修佛殿一座。 1989年,建成了由西向东的卧佛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诸像共24尊,金身彩塑,四壁绘画。寺院中最著名的要数释迦牟尼卧佛,长8米,高3米,是陕西省大卧佛之一。院内栽花植木,每到春天花香扑鼻。 卧龙寺不仅仅是地名和单位的代名,它依然矗立在古陈仓--宝鸡。其古朴典雅,气宇轩昂,雕梁画栋,优美清静。寺院游人较多,香火也很旺,周围的人讲,这都是界如法师率僧和众居士化缘募捐建设而成。2010年新建大殿,塑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每位罗汉的法号,此为西北一绝。 据考证,卧龙寺始于隋盛于唐。尉迟恭曾监修扩建,唐玄奘天竺取经也曾在此留宿。历经1300余年时事沧桑,至清末明初,占地8亩多,有五殿、三楼、一亭、八碑,钟鼓齐备,古树参天,旁附僧陵。1947年国民党军38师占据作军火库期间突然爆炸,庙宇焚毁。1989年界如法师来寺任住持。1991年政府批准寺院开放。目前寺院建有千佛塔、卧佛殿、毗卢殿、供奉佛陀、菩萨、尊者诸像24尊,金身彩塑,四壁绘画。平整院落种植花木,初见景观。金台区政协原主席罗杰、宝鸡书法名人宋志贤为寺院书写牌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