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为美而死
释义

《我为美而死》为美国近代诗歌,作者狄更生。该诗是作者纯洁心灵的独白,作者在喧嚣的社会中不为世俗的繁华所纠缠,用一首小诗表达了対真美的爱恋,至死不渝,并愿意为美而死。

作品名称:我为美而死

作者姓名:狄更生

作品体裁:诗

创作年代:近代

作品国别:美国

诗词原文

我为美而死,对坟墓

几乎还不适应

一个殉真理的烈士

就成了我的近邻—

他轻声问我“为什么倒下”?

我回答他:“为了美”—

他说:“我为真理,真与美—

是一体,我们是兄弟”—

就这样,像亲人,黑夜相逢—

我们隔着房间谈心—

直到苍苔长上我们的嘴唇—

覆盖掉,我们的姓名—

作品鉴赏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常常会感到彷徨、困惑、苦恼,常常会问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的今天,人的心灵却越来越空虚。可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的弱小女子狄更生,却终身与诗相伴,为美而死,给后世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这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使许多人享用至今,而且还必将惠及将来。

每次重读狄更生的这首诗,总会使人感到惊异无比,使人发出感叹:这样出色的想象,这样美丽的情怀是怎样在一位极普通的家庭妇女头脑中产生的,为什么其他人就写不出这样的诗篇来;使人想起了一些人叫嚷的“躲避崇高”,如果原意是为了反抗虚假的“崇高”,是为了消解极左的意识形态,还情有可原。如果有人真的傻到将其奉为创作的原则,那就愚不可及了。

诗歌,不能没有精神;诗人,不能没有精神,越是伟大的诗人,就越是具有精神力量的人,诗歌,应该成为诗人发散精神力量的工具。如果一个写诗的人,本身庸俗不堪,那他的诗无论技巧多么高,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无精神力量,是区别伟大诗人与普通诗人的试金石。

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而狄更生的人生理想也是要“为美而死”,她最终做到了,她为世界创造了眩目的美。

作者简介

狄更生(1830-1886),20岁开始写诗,早期的诗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闭门不出,1870年后几乎不出房门,文学史上称她为“阿默斯特的女尼”。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留下诗稿1775首。在她生前只有7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抄录出发表。她的诗在形式上富于独创性,大多使用17世纪英国宗教圣歌作者艾萨克·沃茨的传统格律形式,但又作了许多变化,例如在诗句中使用许多短破折号,既可代替标点,又使正常的抑扬格音步节奏产生突兀的起伏跳动,作品大多押半韵。狄更生于1886年5月15日逝世,她的亲友曾选编她的遗诗,于19世纪末印出3集,但逐渐为人忘却。直到美国现代诗兴起,她才作为现代诗的先驱者得到热烈欢迎,对她的研究成了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热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