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们一起上清华 |
释义 | 《我们一起上清华》一书由张晨、黄景怡、肖思韵、伍丹等著,于2007年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发行。677分、663分、647分、615分,这是成都外国语学校同一个寝室的4名女生的高考成绩,其中两名分别为四川今年高考文科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4个学生中,有3人同时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另外一人则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蒙霍约克学院。高考结束,这4名女生再创下一个奇迹——在即将迈入名校前夕,她们拿起了笔,写出了《我们一起上清华》一书,揭秘她们的高三生活。 基本信息作 者: 张晨 等著出 版 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 字 数: 135000 I S B N : 9787807055396 内容简介高三的她们是如何相处的?如何学习的?如何看待爱情的?又是如何面对高三学习生活情绪上的低潮?四名女孩用细腻而独到的文笔一一向读者展示了她们高三生活的点滴。 编辑推荐这是我们自己的高三,经历它、体验它并在事后回味它便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 黄景怡:两手抓的日子/温暖的家/祸患常积于忽微/保送乎?自主乎?高考乎?/午饭、咖啡、锻炼/重返前线。 肖思韵:不做选择面前的逃兵/当感性的热汤遇到理性的坚冰/最难应付的对手是自己/你的潜力也许远远大于你的想象/你的成功才是我要的幸福/人生的机遇,命中的邂逅/低谷,是为了下一次的冲刺/最后的战役/永远的港湾。 伍丹:高三开门红?NO!/什么?我通过了北大的自主招生?/不会吧,为什么悲剧重演了?/我怎么会看了这么多电视剧?/太好了!我回归了!/有波动?有还没弄懂的地方?有重复的错误?……没关系!/尽吾志可以无悔矣! 张晨:要爬坡不要攀岩/持久战不等于全程冲刺/做自己的司令官/认真是第一守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作者简介张晨,总分667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四川文科状元)。 目录代序蓦然回首—我们的家庭教育观 Part 01 黄景怡引子:自己的高三 两手抓的日子 温暖的“家” 祸患常积于忽微 保送乎?自主乎?高考乎? 午饭、咖啡、锻炼 重返前线 Part 02 肖思韵不做选择面前的逃兵 当感性的热汤遇到理性的坚冰 最难应付的对手是自己 你的潜力也许远远大于你的想象 你的成功才是我要的幸福 人生的机遇,命中的邂逅 低谷,是为了下一次的冲刺 最后的战役 永远的港湾 Part 03 伍丹“高三开门红?NO!” “是的,我准备好了。” “我十八岁了!” “什么?我通过了北大的自主招生?!” “不会吧,为什么悲剧重演了?” “我不要再做这样的人了!” “我怎么会看了这么多电视剧?!” “太好了!我‘回归’了!” “有波动?有还没弄懂的地方?” “尽吾志可以无悔矣!” 附录:一些激励我的话 Part 04 张晨要爬坡不要攀岩 持久战不等于全程冲刺 做自己的司令官 认真是第一守则 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附录肖思韵 张晨 高三生活作息时间 书摘插图两手抓的日子 Essay之痛 耗费高二整整一年时间,我仅仅完成了“预备工作”——准备标准化考试。说来虽然只是TOEFL和SAT两样,但由于英语始终是我的一个硬伤,这两个考试弄得我几乎焦头烂额。 到了高三,申请才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原以为写申请文章会比背单词、准备考试简单许多(天知道为什么我一个文科生记忆力这么差),动手了才发现,现实远比我想象的困难。准备考试可以说是个体力活,埋头苦干就行了,写essay却既要体力又要脑力,折腾得我绞尽脑汁,耗尽心力,苦不堪言。 从选题开始,essay的麻烦就没停过。Common Application中给出的五个题目,从写人到写事,乍看之下都是记叙文方向的,琢磨半天实在是无法下笔。挑来选去,觉得自己好歹学了几年古筝,书法许久没练了也总记得些皮毛,若写我从中国古典艺术中体会到的“和合大同”思想似乎比较容易。挤牙膏似的写了将近两个星期,从中文提纲到英文稿,脑子一有空就在想怎么把这些东西连起来,还要让太平洋彼岸的招办负责人看得懂,其间又请一位大学英语老师提了提意见,最后总算是有了个雏形。兴冲冲地拿给朋友看,以为他知道我深浸于中国文化,至少在构思上会赞同,哪知竟没讨来半句表扬。朋友的意见是读起来太空了,到后面有故意拔高思想的嫌疑,且说得也不透彻。 重读了一遍,觉得朋友说得在理,只好心里一边滴血一边删掉了第一版申请文章。再一次仔细审视题目,请教了已经出国的学长和“业内人士”,决定挑战我不擅记叙的弱点,写以前去大邑县高坝小学参加的一次志愿者活动。那次经历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很难想象,在离成都如此近的地方,会有无窗的、漏雨的教室,会有在隆冬里光脚的孩子,会有仅有两个老师的学校。那次志愿者活动,让我第一次直面了贫困,直面了校门外无奈而真实的世界。细细地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感受,又翻看了在升旗仪式上的讲稿,再一次地经历挤牙膏般的写作,总算是拿出了第二版。战战兢兢地拿给朋友看,得了句表扬——中心思想至少过关了——乐得我屁颠屁颠地请了他顿米线。 此后,这篇Common Application上的文章被修改了十来遍,中途我还心血来潮另起炉灶来了篇(当然,被枪毙了),劳烦英语老师、朋友们、“业内人士”、学长等等提了几轮意见,一个多月后才最终确定下来。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所申请的学校几乎都要求补充两到三篇essay,题目各式各样,从简短的介绍到长篇大论的paper,无一不要精雕细琢。同时,几乎每个学校都要求写出why essay来解释“为什么申请我们学校”。有人形容这些why essay仿佛就是给学校写的情书,尽量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可情书只是对一个人写,我的why essay要写给近十所学校,这无异于同时对十个人说“我爱你”,对我这样一个毫无写情书经验的人来说,要做到篇篇“真情流露”实在很难。为了避免“抄介绍册”一样的文章出现,我不得不把学校的网站翻个底朝天,从学校历史到课程设置到教授简历再到图书馆条件,甚至它们食堂的配置、国际学生宿舍都一个不落地看过一遍,让自己真正“喜欢”上那个学校——至少在我写essay的那几个小时里喜欢上它。慢慢的,在堆积的介绍册和精美的网页中,无数温馨的寝室、宁静的图书馆、热闹的运动场,让我忍不住地想象自己可能会在那如画的校园中走过四年,在寝室的阁楼上与人交谈,在幽深的书架间搜寻新知,在人头攒动的运动场上摇旗呐喊。而学生和教授的论文、报告更是把我深深地吸引,让我不断猜测课堂上的“百家争鸣”,或是考察实习时的新奇挑战。那样的教育,那样的生活,正是我深深向往的。 英语这个硬伤在我写essay的过程中不断造成阻碍,增加了许多修改增删的麻烦,使得每篇文章都至少在老师、朋友、学长间轮回了三遍。从头至尾,这都是个苦差。但它也促成了我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反省、思考。 写essay需要不断地回忆细节,回忆曾经有过的所有感动、震撼和焦虑。这让我第一次真切地走进了自己的思想,明白了自己到底是为何而走下去。我向往和合大同,我倾心笔墨丝弦,同时,我也关注着贫穷苦难。一次次地思考它们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渴望让更多人了解儒家的天下大同,了解中国古典文化里的自然辨证,也渴望去改变那无奈而现实的社会。它们让我不停地往高处前进,去找到一个足以发出更大声音、改变更多人命运的位置。于是,在essay里,在补充的材料里,甚至在和招办主任联系的邮件里,我不断地介绍着儒家、古筝乃至中国的神话,不断地说起我所看到的一切贫穷——哪怕它们远远不足以代表中国的现状。我希求他们能够知道,那里的优质教育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并非一个道德或理想至上的人,但这些切实的需求构成了我的目标,成为我的动力。 细细翻看完国外学校的资料,我确实被先进的实验设备、完美的宿舍、成熟的教育系统所吸引,但这始终没能成为我走出去的动力。是的,出国去一流学校、毕业找份高薪工作,这条看似稳定的路也许能让我日后的衣柜被Armani套装、LV手袋、Gucci高跟鞋塞满,但除了欣赏之外,物质没能成为我的动力。优质教育可能带来的优质生活不是我所求,那里所能找到的诺贝尔奖教授的授课、普利策奖得主的讲座才是我所向往的。走出去学习如同站在另一个山上看我业已熟悉的东西,另一番景象必然会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方法。但国内的一切才是我的血脉,这里的千年历史,这里的笔墨书香,甚至这里的丝竹清茶,都让我无法割舍。用无尽的数据分析和资产评估来充斥宝贵的生命,无论物质回报有多巨大都不能让我满足。而深夜里独坐灯下,在泛黄的书页间看千年的兴衰变迁,与故友唱和几篇长短句,或是追随名家的思想探幽寻秘,这些看似简单平淡的东西,却唯有脚下深厚的土地能承载。 日复一日的思考中,我渐渐明白了自己走出去是在寻找什么,自己的选择又将铺开怎样的人生道路。 这样多多少少的感受,恐怕是在essay的海洋里挣扎后最大的收获。至少,在成年之前,我相对清醒地知道了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体验“投行生活” 据说各大投资银行分析员的常规生活是每天休息5小时以下,每周工作7天且连续数月不断。若此话当真,那么很有幸,我在高三体验了一把“投行生活”。 首先必须声明,这样的日子绝非高三的常态。我被逼无奈加长工作时间,根本在于高三前的暑假里没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小视了写essay的困难和具体申请的繁琐,把大量的工作拖到高三来完成,因此必须承受这样一个悲惨的后果。 从十月中旬开始,为了用电脑查学校资料、写essay,我不得不每天往家跑。下午一放学或是等到英语晚自习下课,我便冲向车站,坐着空荡荡的公交车奔回家。十月的成都,天已经黑得很早了,每天回家,羊西线上都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擦身而过,都是归巢的人们,但他们即将在家中消去一天的疲惫烦忧,而我的劳作却才开始。在摇晃的公交车上听着经书,幽眇的诵读声在耳边时断时续,伴着窗外的车流人流和车内的冷清空寂,甚是有些萧条的味道。 一到家就坐在电脑前开始跟essay较劲,时不时还要给招生委员会的官员们发封邮件,以求混个耳熟。查学校的“老底”时,常常会开十来个窗口,从Google, Princeton Review到Wiki Pedia,再到学校的网页,每个都拿来研究一番。当然,是否有必要做得如此之细还有待考证,但这样费工费力地写出来的why essay确实够情真意切、非同一般了。 除了写东西,回家的另一大任务即是填表格。现学现用英文版的软件,也着实难为了我一阵。填完了表还要一再地检查,核对每一个空格,虽然和我忽略细节的性格极度不符,也不得不如此这般地填完二十来套表格。 事无巨细都要干,加之我打字和英文阅读速度有限,便造成了每天不到凌晨一两点不能上床睡觉的后果。好在有初中时熬夜看小说、闲书练就的夜猫子功夫,夜深了也很难犯困。但第二天问题便冒了出来:和同学一样我早上六点半起床奔往学校赶早自习,在教室里迎接我的时常是堆满一桌的五花八门的卷子、作业,而张晨也时常会在这时提醒我这天要评讲的作业……于是,新的一天便不得不在慌忙的赶作业、背书、听课中度过,没有丝毫停下的可能。前后一共有近三个月的时间,每天睡不到五小时,极端条件下还有过多次两天只睡三小时的疯狂举动。 周末回家更是没有学习的可能,电脑前宝贵的时间完全用来写essay、填表格、跟招生委员会的人联系。不过,每周两集《柯南》动画片也是不能少的。高三的前半期一直是斗志昂扬、高歌猛进,给很多人留下了个工作狂的印象。现在想来,只能庆幸写essay没有准备考试劳神,毕竟是主动地思考而非被动地接受,高二时掉头发的可怕景况没有出现。不过仍然难免欠了太多瞌睡。睡眠不足不断累积的最终下场是到了一月,当寝室里其余三人都去北京参加自主保送考试时,我毫无悬念地一个人在寝室里睡过了头,出现了学生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迟到。 过着咖啡当水喝的日子,长期高负荷运转,体质再好也依然吃不消。十一月中旬,连轴转了几天后,身体猛然罢工。那天弄完了自主招生的材料,回到学校就觉得不对劲,折腾了我几天的嗓子疼得越发严重,脑子昏沉沉的,也没管它,只当是觉没睡够。等到晚饭后便浑身发冷,添了件外套,把自己厚厚地裹起来,像个暖水瓶般杵在教室里继续做数学卷子。直到几乎看不清卷子上的字了,才发现事态严重,晃晃悠悠地走到校医室,一量体温,把医生吓了一跳:39.5℃,估计创了在校学生发烧的纪录。值班主任连忙给家里打了电话,找学校要车,孙老师更是亲自一路把我送到医院,再亲手把我交给我妈。检查后确定是因为扁桃体发炎拖太久以至化脓,别的没大问题,输液吃药,折腾了一夜,好歹压了下去。烧一退我便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状态,第二天下午奔回学校继续忙碌——毕竟对我而言,和作业的战斗远比和病毒的战斗艰巨。不过整个高三里大病也只有这一次,比起五月底临到高考而倒下的同学,我尚算幸运了。后来肠胃又出了几次小问题,皆是因为冷食、辣食刺激,除了加重我对食堂的不信任外没太大影响。后半期申请告一段落,事情少了一大半,我便踏踏实实过起了规律的学校生活。 陪着我一起疯狂的还有我可爱的朋友们。在学校里,他们为了看我的essay时常会推迟睡觉,在成堆的卷子后挑灯夜战,或是牺牲本该轻松的午饭时间和我在喧闹的食堂里讨论,只是为了有些建设性意见。后来写Paper的时候,两个保送了的朋友在家帮我查资料到凌晨3点,又字斟句酌地帮我修改中文稿,其劳累程度不亚于我。我甚是庆幸自己有这么好的伙伴,在最为艰难的路途上陪我一起走了下来。也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在眼前一片黑暗的时候坚定地前进,而不畏惧可能的失败。 这样的日子唯一的好处是练就了我赶作业的功夫。以前就没老老实实地做过作业,加上现在做作业的时间被无限压缩,速度便被逼着提高。尤其是选择题,我时常抓紧一切可利用时间来搞定,使得我在高三前半期客观题的做题速度迅速提高。无心插柳,这倒是无数次拯救了我的文综考试,以至某次周末考试迟到30分钟还能按时交卷。 不过,这段日子的紧张倒是让我对高三的时间安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多出一倍事情的情况下也不过凌晨一两点睡觉,申请完后再想让我熬夜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此后,我从骨子里赞同提高速度而非拖长战线,毕竟我深刻体会了大脑因为休息不足而造成的“停转”,那实在是极大的折磨。到后来哪怕是赶进度,也始终没因为拖欠下太多而打乱寝室里的通用生物钟,独自熬夜奋战。 申城面试 动手联系面试时才发现自己慢了半拍,很多学校的面试在9月就完成了,我连汤都没赶上喝。无奈,只好借Bryn Mawr College发来E-interview的灵感,自问自答了一大篇东西,顺带描摹了一幅面试的场景,细节到我们杯中的绿茶和背景音乐,当面试材料给招生委员会的人发去,总算是得到他们一点关注,赞扬了我一句有创意。 但这终究不是真正的面试。几经周折,好歹联系到了Mount Holyoke College在上海的一个校友。激动之下,我马不停蹄地订了机票,准备第二天飞去上海。 意外的是面试人突然消失了一般,对我发去的关于航班时间、接头地点的邮件没有丝毫回音。8小时后我就要登上飞机,此时却根本不知道怎么找到她!半夜里,我一边庆幸有时差一边往招办打电话,上至招办主任下至协助工作的中国留学生,都被我一个不落地打搅了一遍。但结果仍然不乐观——面试人的联系电话没有在招办备案,只有两年前的一个住址。 咬咬牙,往她邮箱里留了手机号,决定还是先飞到上海再说。心想大不了白跑一趟,尽人事,听天命。 飞机起飞的时候,成都仍躺在夜色中,天边熹微的日光没有搅醒这座城市的安睡。远远望下去,街道上的灯光仿佛是铸模上流动的金汤,盘曲缠绕成了繁复的花纹,如同大地上一个巨型的封印。飞机迎着初升的太阳平稳地飞向了陌生的城市,对我而言,那里满是未知。这样的离开日后还会有多少?这样的前路未卜又会出现多少次?虽然暗中忐忑,脑中不停地想着以后的无数种可能,一宿未眠的我还是渐入酣眠。 落地,乘大巴入城区,找到面试人在招办留下的住址,一切都算是顺利。当我站到她住的大院门口,思忖着要怎样找到门牌时,手机响了。实在是万幸,她只是临时出去开会,昨天一天没查邮箱。“You know, my mail-box is full of your names! ”我这才知道,几乎整个招办的人都为了“拯救”我这个即将“迷路”的申请者,动用了所有可能的渠道去联系她,以至她的邮箱里塞满了关于我的邮件。还好,她及时找到我,免去了我在她两年前的住处乱窜的烦忧。 面试时间定在晚上,还剩了大半天无事安排。完全没心情看带去的历史笔记,在宾馆里补了两小时瞌睡就起来在城里转悠,想想同学们还在教室里考试,心情更加舒畅,优哉游哉地品咂着上海的市井气息。面试地和我住的宾馆都在静安区,上海的老城区,没有想象中的繁华、现代,仍是逼仄的街道、幽深的里弄。在梅龙镇绕了几圈,感受了一下那里抢劫般的物价,发现奢侈品对我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街上车流人流不断,视野中几乎有三成是外国人,连同往日租界里的西式建筑,甚是有些异域的感觉。闲着无事,无意间竟在中信泰富楼下愣了几分钟,脑子里下意识地回想着《上海堡垒》里描绘的末世景象,猛地觉得周围多多少少为着物质而奔忙的人实是可怜。地盘不熟,为了避免迟到便没往浦东跑,找地方把蓬乱的头发打理了下,顺路买了几份当天的报纸,塞在书包里优哉地往约定的静安寺地铁站走。 到地铁站时离面试还剩两个小时。去近旁的静安寺里听了一阵僧人的晚课,就近找了家快餐店坐下,打电话订返程机票,翻了翻报纸,确定没什么尖锐的时事问题会被拿来讨论。顺带再复习一遍准备好了的自我介绍和问题。然后便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听iPod里的Philosopher's Zone。透过大大的落地窗,看到下面的人群来来往往,耳边响着哲学教授关于metaphysics 的讨论,慢慢平静了下来,安稳地搅着冰块等时间。 掐着时间差不多了,最后整理下头发、外套、书包,确定Resume、Paper和自己录的古筝碟子装好了,散着步走向了地铁站。起飞之前Google过面试人,搜到了她的照片、简历——一个高个的Hemisphere 人,学校曲棍球队主力,获奖学金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过中文,此后便留在上海一家外企做室内设计。我心里大致有底,坚信她不会像记者那样个个问题都尖锐刺人,也不会因为敌视中国而言词不善。 顺利地接上了头。刚见到我时,她极其激动地抒发了对我这次“不知目的”的远行的感慨。她带我进了一家茶馆,点了茶和茶点,满脸微笑地开始面试。按学校要求问了一些基本问题后,我们便开始天南海北地聊,从桌上的菊花茶开始,谈到了中国的养生之道(由此她决定买养颜的中成药代替化妆品作为给她母亲的圣诞礼物)、中国人强调的和谐自然,还有她眼中的Mount Holyoke College、我对未来的打算、父母曾教给我最宝贵的东西、学校的活动、喜欢看的书、我选择学校的标准,甚至是Mount Holyoke College一位历史教授的研究报告,内容五花八门。没有严苛的要求,没有过多的记录,只是真诚地交谈。其中唯一可以称得上尖锐的问题是“Why not choose a more famous college or university? Most Chinese people don't know Mount Holyoke”。确实,学校的名声在国内并不大,但这所学校在国外久负盛名,当然这决不是进入名校的目的。“Well, people will know Mount Holyoke College more four years later, when I graduate from it.”绕了一下,算是回答了她的问题吧。或许有些狂傲的意味,但这至少说明了我是认真谨慎地选择了MHC,知道它将带给我什么,而非一时兴起。 轻松而愉快的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的面试结束了。临走,我把准备的材料和自己录制的古筝CD送给了她。我相信,如她这般热衷于学习汉语、喜爱中国,甚至连带喜欢上了筷子和绿茶的人,必然也会喜欢中国民乐和Paper里介绍的中国神话。或许日后我们不会再见面,但我非常感谢她耐心而细致地介绍了学校的许多情况,让我更深地喜欢上了Mount Holyoke。 分别后,按面试人的建议,我乘地铁到了南京路,在灯火通明的步行街上继续悠悠地逛着,顺便还挑了副工艺筷子给思韵做生日礼物。一路直走到黄浦江边,遥望对岸,只见幢幢高楼都笼在浓浓的江雾之中,很是虚幻。看着流光溢彩的外滩夜景,脑中却只浮现出了教材里关于上海租界的文字。“真是学傻了”,既无甚可留恋之处,自嘲一下后便回宾馆抓紧时间继续睡觉。 回到成都,我补发了一份自己整理的面试记录,方便她给学校写面试报告。长长的一篇,透着我的感谢和欢喜。 这是我唯一的一次面试。在录取过程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还待考证,但它确实挑战了我的胆量,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彼岸的热情与关切。 意外来信 Mount Holyoke College的确深深吸引了我,加之中国学姐很热情细致地给我介绍了那里的学习生活,让我心生向往,我便在Early Decision一轮中申请了Mount Holyoke College,把它视作我的第一选择。毕竟Mount Holyoke是Seven Sisters——和Ivy League 常春藤联盟并称的“七姊妹”——中历史最长且久负盛名的一流学校,能被它录取将是我极大的幸运。不过心里仍多少有些打鼓:它实在太好了,能看上我吗? 一月中旬公布ED的结果,没有太大意外,Mount Holyoke College把我给defer了。也就是说我既没被录取也没被拒绝,只是“推迟待议”。按学长的说法,这是很多学校为了安慰学生而耍的小伎俩,绝大部分在ED一轮中被defer的申请者最终都会被拒。Mount Holyoke College在我眼里便成了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处,只能不断遥望。几个月里,它的网页我也再没上过,到后来连最终的录取结果也不愿费时看了。 三月下旬,我陆续开始收到录取结果。一封拒信,又一封拒信,还是拒信……几经打击后,我几乎不对申请结果抱太大希望了。毕竟2007年的申请者众多,而我又未必是里面的顶尖高手,还要了那么多的奖学金,胜算实在不大。 到了3月24日,周末回家,我例行公事一般打开邮箱查邮件。视线扫过发信人一栏,不由心生欢喜:有来自DHL公司的信函通知!想来学校再有钱也不至于拿国际快递来寄拒信吧?估计有戏。打开一看,我着实愣了几秒——邮件里写着“On March 23, 2007 a shipment label was printed by D. Blyda of MOUNT HOLYOKE COLLEGE for delivery to Ms. Jingyi Huang.”我反复看了很多遍,直到确信眼前是Mount Holyoke的大名才回过神来。这又是搞的什么名堂?不是已经把我defer了吗?好马不吃回头草,他们这是唱的哪出戏啊?喝口水,冷静一下,我决定打开学校的网页查询录取结果。几秒钟后,我看到了招生委员会的信,开头一长串话都没细看,眼睛直落到了“Congratulations!一词上。瞬间,我大脑出现了难得的空白,清醒过来第一反应是“Mount Holyoke College录取我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