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 |
释义 | 青少年自杀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呈上升趋势。青少年自杀的危害性人所共知,自杀已成15-34岁青少年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成为自杀问题研究中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保护生命是本书的研究主旨。《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一书作者根据翔实的统计资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本信息作者:李建军著 ISBN:10位[750046438X]13位[978750046438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李建军,1963年8月出,教授,博士。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项:《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参研3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成果曾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目录导言自杀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一充分认识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二 我国在相关领域里的研究与对策严重滞后 三“自杀,一个都太多!” 第一章 青少年的自杀率 一自杀死亡率 (一)我国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 (二)我国城乡各年龄段人群死因统计 (三)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自杀死亡率 (四)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自杀率呈现的特点概述 (五)我国香港地区青少年的自杀率 (六)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的自杀率 (七)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 二自杀未遂率 (一)我国每年自杀未遂者200万人以上 (二)自杀未遂者是最可能自杀死亡的高危人群三自杀意念率 三 自杀意念率 (一)我国青少年的自杀意念阳性率高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率 (三)日本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率 四 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 (一)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为女高男低 (二)日本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为男高女低 五 在年龄阶段上属“东亚型”(“日本型”) 第二章 青少年自杀的手段、时间、场所 一自杀手段 (一)我国大陆地区青少年主要的自杀手段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青少年的主要自杀手段 (三)日本青少年的自杀手段 二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时间分布 (一)季节 (二)时刻 三 青少年自杀的场所及城乡差别 (一)服毒、自缢多在室内 (二)高坠多选高楼、桥梁 (三)名山大川成为自杀的重要场所 (四)农村高发于城市 第三章 青少年自杀低龄化问题 一 学习压力与少儿自杀 (一)应试教育与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 (二)教师压力与少儿自杀 二 欺侮现象与少儿自杀 三自杀的低龄化与心理疾患 (一)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儿童青少年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的缺陷 四 家庭因素与少儿自杀 (一)家庭管教方式的影响 (二)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影响 (三)家庭构成情况的影响 第四章 青少年女性的自杀问题 一 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青少年女性自杀的严重性 (二)生死一瞬间——“冲动型”是农村女性自杀的重要特征 二 青少年女性自杀的“传染性”与集体自杀、群发 第五章 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传播媒体的诱导与“维持效应” 第七章 青少年的梦魇:心理疾患与自杀行为 第八章 吸毒、吸烟、酗酒等物质滥用与边缘性自杀 第九章 邪教、迷信和影响 第十章 青少年自杀的防治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