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的呼吁
释义

《我的呼吁》是阿尔贝特·史怀哲在1954年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发言,体现了他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张。改文被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

作品原文

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断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这标准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这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

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可以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由于环境的关系,昆虫或原生动物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种精神工作,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而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这是道德上绝对需要考虑的原则。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和全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连。平时我都尽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觉,而怀着善的信念,时时依据事实和我的经验去从事真理的研究。

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虽然如此,我仍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单纯而继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一个人在世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防治大众疫病的奋斗是永远比不上这种帮助的。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因为从我们最初发现航线,到达他们的海岸以来,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犯下了许多罪恶。所以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从事这些工作时应带着感谢和奉献的心情。我相信必定有不少人挺身出来,怀着牺牲的精神替这些受难的人服务。

可是,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正面临着两种冒险之间的选择。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弹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另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前者不可能为将严整这来繁荣,但是后者可以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幸福。我们必须选择后者。也许有人会以为他们可以利用原子装备来吓退对方,可是在战争危机如此高升的时刻,这种假设毫不值得重视。

今后,我们的目标是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敢表白我的信心,当我们能从伦理的观点来拒绝战争的时候,我们必定能以谈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战争到底是非人道的。我确信,现代人的理发必能创造出伦理的观点,因此今天我将这个真理向世人宣布,希望它不会只被当作虚假的文字看待,以致被置于一旁。

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的事情。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不但是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希望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

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法国医学家、神学家、哲学家,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20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的伟人。出生于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凯撒堡。这个小镇位于法国中部,与德国相邻界的莱茵河西侧,所以当地人会同时使用德、法语。史怀哲在小时候便会这两种语言。在他写作业的时候就用法文,在学校演讲的时候就用德文。因为当时的阿尔萨斯是德国的,所以德文是他的母语。因为有了这两种语言,他完成了两种语言的《巴赫传》。

他于1875年生于阿尔萨斯,年少的史怀哲为艺术与学问精彩地活着,集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于一身。他对圣经的独特诠释,对康德的深入研究,对管风琴的美妙弹奏和捍卫都深获重视。然而在他事业和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到非洲去。随后,他放弃在欧洲的优越生活条件和锦绣前程,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几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直到与世长辞。在恶劣的条件下、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余,他还努力创作,除了神学和音乐,他还写下了大量有关文化和伦理学的著作,创立并身体力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着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他的行动和思想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的影响几乎遍及整个世界,而他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为治病救人而自我牺牲,而且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核战争。为此,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诺贝尔和平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医院、街道、青年活动中心不胜枚举。

在非洲,兰巴雷一所传教办事处的破鸡舍是他最初义诊的地方。心脏病、肺病、精神病、脱肠、橡皮病和脓伤的患者极多。热带赤痢、麻风、昏睡病、日晒症及疥癣更是普遍而可怕,最难对付的强敌却是土人对病痛的信念,以及慵散、偷窃和浪费的习性。

土人唤他“欧刚加”,是神人。史怀哲日以继夜地医治他们的身体,更关怀他们的灵魂。他也是土人的严父、兄长、工头和密友。在丛林中,他亲自和土人建医院,自制砖头、配药方、拓农场。为此,欧战中他被关入法国俘虏营,感染赤痢和日晒症,面临饥荒和资金短缺。但是苦难从不曾使他低头。在蛮荒之地,他不但行医救人,也弹巴哈,读歌德,写《文明的哲学》,领悟出“敬畏生命”的真理。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这位终生思索和爱的行动者,奖金悉数被用来建麻风村。90岁那年,他庄严地在为爱而奉献近半个世纪的非洲停止呼吸。

鉴赏

一、文章主旨

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段,作者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并阐释了它的具体含义。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直抒胸臆,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接着,他就这种伦理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种论述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他反对人为地将生物分成有价值的和没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因为这些标准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狭隘感受来主观评判的。事实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或许有种类的区别,但没有高低之分。既然我们能凭着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存在,那我们也应该能意识到环绕我们周围的都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尊重它们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正是在这些论证的基础上,作者在第2段顺理成章地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含义:“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作者认为,这是人类应认真考虑的道德原则,它是将我们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

第二部分则结合人类生存的现状,指出了如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这部分包括文章的其余段落,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作者指出,在目前并不令人满意的世界现状中,他仍然要提倡和呼吁真理、友好、仁爱、和气和善良等道德原则。这一点是对所有人的期望。因为,以暴易暴只能恶性循环,不可能真正消除冲突和争端,只有良善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其次,他提出,我们有许多具体的途径来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学,如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使他们从艰难的生活和疾病中摆脱出来等。而且鉴于白人殖民者对有色人种犯下的滔天罪行,他指出,我们现在为这些人做点事情,并不是慈善,而是一种赎罪,是应该做的。作者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非洲丛林中的黑人。在这篇演讲词中,他呼吁更多的人来从事这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第三,作者的呼吁是针对那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的。由尊重生命的伦理,关心和改善非洲土著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史怀哲也逐渐认识到,还应该为世界和平和反对核战争而尽自己的努力,因为没有世界和平,就不会有人类美好的生活。和平是人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基础。他提出人类不能再进行毫无意义的核竞赛了,因为它不能给人类带来永久的和平,而只会毁灭人类自己。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应该尽量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避免战争,一切战争都是违反人道的。各国的领袖们,因为他们举足轻重的位置,更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二、形式特点

本文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是作者在自己亲身感受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宣传。诺贝尔奖授奖仪式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在这次演讲中,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呼吁人们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进行思考和实践。文章的逻辑层次非常严密,充分做到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细细品味。而作者身体力行的自我牺牲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更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重要指南。

相关书籍

一、非洲行医(陈泽环、朱林)

施韦泽〔施韦泽:即史怀哲。由于译本不同,人名翻译也不同。〕根本没有想到,还没有打开行李,人们就告诉他,已有病人来了,一个、两个、三个……施韦泽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治疗。他在屋前的空地治疗和包扎。病人越来越多,他们乘船来自上游和下游,或者穿越丛林而来,这个病人是自己走来的,那个病人则由亲戚和朋友抬来。

一天下来,施韦泽感到极其疲劳,几乎站不住脚,然而,他能满意地确认,选择到这里来工作是正确、幸运的。病人能从水路来到这里。此外,这里还流传着关于美国医生拿骚博士的故事。人们信任白人医生。他要巩固这一成果并发展它。

他颁布了严格的命令,在他打开所有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箱子之前,人们首先应该送重病人来。然而,这种命令自然没有引起重视。各种各样的病人纷至沓来。他们乘船从老远的地方赶来,10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不等,处于半饥饿状态,受着剧痛的折磨。如果不是施韦泽在1913年春季,即“雨季”来到这里的话,就不会有其他人来减轻他们的病痛。多年以来,这里就没有一个医生。当施韦泽由于炎热和疲乏而无力继续工作时,他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晚间的暴雨来临时,他必须迅速把一切搬回阳台。他不能让黑人病人进入他的住宅,因为这样可能会受到感染。由于情况急迫,施韦泽决定在一间原来的鸡棚内行医。

这里拥挤得可怕。施韦泽必须戴着遮阳帽工作,因为棚屋顶部破损不堪。人们告诉他,热带太阳光通过一个小洞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在棚屋内,当热带雷雨来临时,施韦泽就不必一定要躲到棚屋下,海伦娜料理复杂的家务,照看重病人,准备包扎材料和药品,消毒医疗器械,成了施韦泽不可缺少的助手。

开始,为了找一个助手,施韦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一直试图在病人中寻找一个译员。然而,在病人黑色的大眼睛内,他只看见痛苦、不理解和病痛减轻后的感谢。后来,他发现在病人中有一个显得有点知识、法语说得很好的土著。他向施韦泽诉说自己的病痛,但他的体质很好。他说,过去他是一个厨师,但由于健康原因必须放弃他的手艺。他不仅擅长烹调,而且能说法语、英语和多种当地语和方言。此外,他是一个有才干、风趣和机灵的家伙,一会儿聪明、严肃,一会儿故作庄重地虔诚,一会儿无节制地浪费和自大。他的名字叫约瑟夫·阿佐瓦尼。施韦泽把他留了下来。

约瑟夫是在厨房中学的解剖学,他喜欢使用这类术语。他总是用厨师用语说:“这个男人的右里脊肉痛,”或者说:“这位太太的左上排骨痛。”海伦娜教会约瑟夫准备手术的器械和缝扎材料。他的理解力较强,但不识字。他简单地把药品上的文字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识别,能很快地找到所需的药品,并同时把它们译成各种当地语言。

约瑟夫也可以向施韦泽提出建议。施韦泽总是仔细倾听他的意见。但是,他的大多数建议都不能被采纳。例如,约瑟夫要促使施韦泽不接受重病人和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他反复向施韦泽列举他的偶像人物的例子:他们为了尽可能维护自己医术的声誉,都是这么做的。当然,施韦泽自己不能拒绝那些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同意约瑟夫的意见:让病人及其家属放弃希望。如果病人后来死了,人们就说,医生并不知道会这样。此外,这些人很能承受病痛,他们不怕死。在这一问题上,约瑟夫是对的。

首次手术终于开始了。使施韦泽感到十分惊奇的是,病人很自愿地躺在手术台上。由此可以断定,一些年前,在兰巴雷内地区作巡回医疗的一个法国政府医生成功地施行了一些手术。

这个病人骨折了。骨折在赤道非洲的土著中经常发生,就像橡皮症肿瘤一样。通常,骨折往往包扎一下了事,许多人因此痛苦致死。而通过手术,这些病人则往往能得救。

在施韦泽动手术时,海伦娜和约瑟夫作助手。约瑟夫消毒手术器械,他用碗把血和脓液倒到外面去。令人惊奇的是,他自愿这么做,尽管对非洲人来说,这一切都是“坏”的和“不干净”的。由于他的开放性格,约瑟夫毫无困难地抛弃了这类迷信。

第一次手术很成功。骨折病人争先恐后地抢着动手术。然而,海伦娜这时只作了一个星期动两至三次手术的准备。她的担子也非常重:家务、药房和照料重病人。

逐渐地,施韦泽能正常地为他的病人动手术了。自然,这也与他的基本行为规则有关。由他生活于其中的罕见和变化无常的环境所决定的6项规定,已经成了一种令人注意的文献。

清晨,在丛林的心脏,兰巴雷内的小教区醒来了。早晨8点半,施韦泽开始为病人治病。这时,病人已坐在鸡棚屋檐下的长凳上等待。在阳台上,约瑟夫缓慢而细致地宣读着6项规定,这样每个病人都能听懂,并能转告他人。病人们用“点头”来证实他们听懂了“大夫的命令”,并表示赞同。

就像过去的《巴赫》《耶稣生平研究史》《康德的宗教哲学》和《德、法管风琴建造艺术和管风琴艺术》一样,丛林医生的6条命令也鲜明地反映出施韦泽生活的新阶段。第1条命令是属于卫生学方面的:“在医生的住宅附近禁止吐痰。”第2条命令要求安静:“等候治病的人不能高声交谈。”第3条命令要求:“病人和陪同应自备一天的食物,因为有的病人要到下午才能就诊。”第4条命令是为了维持当地的秩序:“未经医生同意在传教站过夜的人,不发给药品。”第5条命令的目的是为了在当地的潮湿气候中保存药品:“放药品的瓶子和小铁盒用毕后必须还给医院。”第6条命令是“如果每月中旬船只抵达兰巴雷内,那么除了急诊,在船离开之前,人们不应找大夫治病,”因为那几天他为了药品正在写信,开清单等等。

宣布了6条规定之后,施韦泽开始替病人诊断治疗。在极其闷热、拥挤和嘈杂的环境中,治疗一般持续4小时,但是,由于对那些来自僻远的小村和丛林的病人必须经译员给予详细的医嘱,治疗时间经常要延长。

12点半,施韦泽的助手宣布:“博士要吃饭了。”病人表示同意并站了起来。他们分散开来,在树阴下吃他们的香蕉。下午2点,施韦泽继续替病人看病。当6点夜幕降临时,经常还有病人来不及治疗。由于蚊子的威胁,在灯光下是不可能治疗的。

施韦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简单的治疗方法。在他的病人手册上,施韦泽记下了姓名、诊断、药品等情况。病人获得了一个有登记号的圆纸盘。许多病人把圆纸盘挂在脖子上,把它当做护身符。

如果病人再来,施韦泽只要根据圆纸盘上的号码查阅病人手册上的相应部分。他在那里看到了原来的处方,向病人索要瓶子或小铁盒。通常,他能拿回其中的一半。

6点,治疗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工作过去了,然而离休息还早着呢。还有一大堆经济问题等待着施韦泽。为了解决诊所住房,他正在建造一间瓦垄铁皮棚屋,力争在秋季结束。

晚间,他有时还能整理巴赫的赞美诗,这是为巴赫的纽约版所需要的。文化活动给予施韦泽的实践活动以极大的鼓舞。他原本打算放弃一切:哲学、神学和音乐,然而,这毕竟是很痛苦的。施韦泽作出这一决定不是出于苦行。作为18世纪启蒙主义的信徒,他认为禁欲主义毫无意义。施韦泽原先认为,由于紧张的医务工作,他再也没有时间从事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的活动了。为了完成自己真正的使命,他只得放弃这些活动。对于兰巴雷内,施韦泽并不由于这里没有文明,距离最近的小城也远在千里之外而感到痛苦。但是,没有音乐,确实使他有点难受。

在准备前往非洲时,巴黎巴赫协会送给施韦泽一份珍贵的礼品,这是一架特地为热带地区制作的装有管风琴踏板的钢琴。那时,施韦泽已打算不再触摸琴键了。他相信,如果让他的“手指和脚僵硬”,那么他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放弃他的管风琴家生涯。但是,一天晚上,在精疲力竭地为建造诊所干了一天,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回到家里后,施韦泽坐到了钢琴边,弹起了巴赫。突然,他觉得自己就像获得了解放一样。他立即意识到,音乐使他真正得到了放松。这是完全不同于日常工作的活动,完全的自由。一小时之后,施韦泽恢复了。他体会到,放弃音乐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音乐有助于他的工作,有助于他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现在,健康不仅仅属于他自己,而且也属于他的病人。后来,施韦泽说,一个具有精神需要的人,承受得了丛林中的孤独,并能保持勇敢和健康。他确认,欧洲人在这里能比在家乡读得更多,特别能读更多的严肃文学。当然,施韦泽也注意到,没教养的人在这里也更容易堕落,成为酒鬼,萎靡不振和患病。从此,施韦泽又开始抽出一些时间用于神学、音乐和哲学。他决定,晚上弹奏巴赫、孟德尔松·维多、凯撒·法兰克和马克斯·雷格的曲子,细致地研究他们的作品,完善他自己的技术。

施韦泽从非洲寄出的第一封信洋溢着凯旋的精神。这是一个幸福的人的信。他还没有诊所用房,经常累得晕倒,还没有形成与病人交往的成熟方式,还缺少经验,助手太少,病人太多。尽管如此,他的信还是充满了胜利和信心。

施韦泽没错,他在这里确实是不可缺少的。丛林里的病人等待着他── 一个真诚的,具有医学知识和仁爱的人。施韦泽在这里是一个救死扶伤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