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我的长征 |
释义 | 1 2006年翟俊杰导演的电影《我的长征》(My Long March),2006年电影,为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2006年5月20日在遵义开机。作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通过他在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卢定桥等事件中的不平凡经历,折射出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东方神话。该电影由翟俊杰担任总导演,制作成本为5000余万元人民币。 中文名:我的长征 外文名:My Long March 其它译名:我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出品时间:2006年5月20日 出品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翟俊杰(总导演),王珈,杨军 主演:王伍福, 王心刚, 王霙, 钟秋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片长:95分钟 上映时间:2006年10月18日 主要奖项:第26届金鸡奖评委会特别荣誉奖第26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王霙 对白/色彩:汉语普通话/彩色 主题歌:《跟着走》演唱 谭晶 音乐:张千一 摄像:穆德远,姜力军,汪洋 美术(设计):马跃千,许峰 ◎ 演员王伍福———朱德 王心刚———老年王瑞 王霙————毛泽东 钟秋————王瑞 侯祥玲———周恩来 赵琳————贺子珍 齐奎————肖德昌 王嘉————王竹妹 王挺————连长 姚晨————索玛 ◎ 剧情介绍十五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父亲和连长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历史终于迎来了伟大的转折。担任警卫任务的王瑞在遵义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继续长征途中,他亲眼目睹了毛泽东、贺子珍为了坚守红军的纪律,在紧急环境中被迫丢掉刚刚出生的女儿那动人心魄的一幕。悲痛激发了王瑞和红军战士们更加强烈的战斗意志,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赢得了长征中的第一次大胜仗——娄山关大捷。 红军通过凉山彝区受到拦阻,长期遭受反动派欺压和蒙骗的彝族同胞把前去探路说明情况的王瑞和他的姐姐竹妹子捆绑了起来。红军模范执行民族政策深深感动了彝族父老兄弟,结下了骨肉情谊,留下了千古佳话。也就在这里,王瑞结识了彪悍刚烈的彝族汉子达尔火和美丽的彝族姑娘索玛。热烈欢乐的军民联欢篝火之夜,少不更事的王瑞发现了达尔火和索玛的隐情。 清晨,战士们被紧急集合号惊醒。指导员对战士们下达战斗任务:反动头人勾结白匪洗劫了红军的野战医院,立刻出发解救。突发的事件把王瑞惊呆了——姐姐竹妹子就是野战医院的护士。 竹妹子牺牲了。王瑞在长征路上失去了第二个亲人;达尔火参加了红军,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目送的索玛。 红军强渡大渡河,三条船无法渡过千军万马。王瑞所在部队奉命沿江而下,抢夺距安顺场渡口三百二十里的泸定桥。悬崖羊肠小道,大雨泥泞难行,红军战士饿着肚子强行军,连长为救遇险情的王瑞落崖牺牲了。王瑞失去了敬爱的兄长。 黎明时分的泸定桥一片静悄悄。桥板被敌人拆去,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凌空而悬。发起总攻之前,还差半年才满十六岁的王瑞被提前接收入党。 二十名红军号兵被集中起来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冲锋号,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二十二位红军突击队员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人类战争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王瑞最后一位亲人——姐夫肖德昌牺牲了,从悬空的铁索上中弹跌落到汹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他的彝族兄长达尔火——这位参加红军才二十多天的小伙子在把弹痕累累的红旗插上桥头堡时,也被流弹击中,头上那绺“天菩萨”长发随风轻飘、轻飘…… 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再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轻轻地为“瑞伢子”梳理着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 王瑞经受了艰难困苦、血泪战火的磨砺后成长起来了。 七十年后,白发苍苍的王瑞老人重新走上了长征路…… 该片获2007年金鸡奖特别奖 ◎ 幕后制作关于开场戏 导演翟俊杰介绍说:“全州凤凰乡大坪村湘江段是湘江战役的一处主战场,当年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强渡湘江,一举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所在的中央纵队在这里胜利渡过湘江,一步步走向辉煌。为再现当年的壮观场面,三千余名演职员工将在这里上演一场气势磅礴的渡江大战,此处拍摄的湘江战役成为电影中最壮观、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片段,场面镜头将作为电影《我的长征》的开篇戏。” 小战士唱主角 该片是翟俊杰第三次执导与“长征”有关的影片,“过去拍长征都习惯采用全景视角,我觉得从一个局部出发也可以把故事讲好。美国《魂断蓝桥》以二战爆发为背景,讲述了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正面展现当时任何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影片本身的批判力量何反战力量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观众。”在本片中,翟导一改以往主旋律军事大片的拍摄视角,让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的命运成为影片的主线,通过他的视角重点渲染了娄山关大捷、过凉山彝族区和飞夺泸定桥等长征途中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件。 ◎ 精彩花絮·本片为八一电影制片厂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在遵义开机。作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通过他在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卢定桥等事件中的不平凡经历,折射出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东方神话。 ·曾两次拍摄过长征题材影片的著名导演翟俊杰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第三次踏上长征路,续写自己艺术之路的新篇章。 ·据导演翟俊杰介绍,与以往长征题材影片不同,《我的长征》将从一个红军小战士的视角,通过其情感命运折射种种重大历史事件,从而再现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之前,影片创作人员到全国各地采访了90多位红军老战士。 ·演员姚晨在电影中饰演彝族姑娘索玛。虽然只有短短十来分钟的戏,姚晨却演得非常出彩。把少数民族姑娘特有的善良淳朴表现得恰到好处,而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她比起《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更加俏丽可爱,难怪朋友们都说她“比少数民族还像少数民族”。 ·首映式上,姚晨第一次完整地看完这部电影。她没有想到这部影片会这么震撼人心。“看的时候我哭了好几次。尤其是飞夺泸定桥的那段,肖德昌从桥上掉下去抓住铁索的那一刻,非常感人。” ◎ 名家点评翁世荣(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长征题材很多,看之前在想到底有没有有突破的地方,看下来确实有很多特色并且值得思索和评论的地方。这部影片虽然大环境还是长征的主要历程,遵义会议、六盘山、赤水、过彝区、过泸定桥,但是有新意。通过瑞伢子一家,他的父亲、姐姐、姐夫等残酷牺牲,反映长征的伟大意义。这是八一厂新片,看前觉得反映长征的很多了,但今天看完还是觉得很有新意的。 翁世荣(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题材本身是难题,本身这个题材是史诗题材,但是他又不想重复以前拍过的长征电影,把历程讲得那么清清楚楚,选择瑞伢子从他的亲身经历作为一条线,但又不能放掉长征的基本背景。怎样把这两个处理好是个难题。现在大家肯定它一点,通过瑞伢子一家参加长征过程中痛苦和幸福的回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可它,我们认为这样的处理是优于过去的一些长征片,确实还是很感人的。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长征的一些基本历程,长征的连续剧要拍三四十集,但是《我的长征》里面造成了很多空白要靠观众自己弥补,如果没看过长征片子的话,观看时就会有很多不可理解的东西。还有个大难题,里面出现了那么多领袖人物,毛泽东(的刻画)还多一些,周恩来、朱德只出现这个镜头,别人是不可理解的。外国人对长征根本不了解,遵义会议,到底里面什么样的?朱德、周恩来在里面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要靠我们理解长征熟悉长征的观众自己来弥补它。过彝区也是不可理解的。这些确实很难,如果要加重这方面内容,就不是这部片子了。 王兵(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 我现在眼睛都是红的,整个看片过程中一直在哭。二十几岁的人很难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以前听说犹太人遭到大屠杀之后,他们的纪念馆非常详细,而我们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很普通,让你感受不到当时的那种悲惨。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亲人的离失、肉体与大自然的搏斗,我觉得非常震撼,至今我还沉浸在影片中。感谢导演给我们带来这样一部好片子。导演把我们拉回那个年代,看那个年代的人怎样在领袖的指挥下去跋涉、去寻找光明。一个镜头让我很感动,战士们举着枪往前跑的时候,有一排绿绿的草,小孩子坐在那里在想,我们要往哪里走,感觉到无助,但是他们心中是充满希望的。整个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它用很微妙的手法让我感觉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光明的向往,还有他们那种很坚强的意志力。给我带来的印象是,我会重新去看那段历史,去翻一下书,有可能的话会关注意一下当时长征走过的那些路。 王兵(插):这是影片严谨性的表现,因为是瑞伢子的回忆,他不知道。比如说遵义会议他没有进去过,所以他确实只能在外面听到一些。 它可以跳跃的,瑞伢子年纪毕竟太小,宏观的场面要通过他的视角表现(也有困难),视角的转换有很多,总体视角、作者视角、人物视角、人物的转换的视角。这部电影总体效果很好,确实有很大的正面教育意义。感谢八一制片厂出了那么一部好电影, 王兵(华东政法学院研究生): 我们现在的大片都在冲奥斯卡,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好像被别人认可了,自己的价值就陡然被提升了。现在韩国人说中医是他们的东西,中国人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东西,我觉得电影界应该多做些这样的东西,让我们真正能自豪起来。易中天说“我讲三国只是让人们有一点思考,让人们能反思这部分历史”,我觉得这部影片起码让我有所思考,让我能够去反思这段历史。(徐明 王梦雁) 龚金平(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相信有人会记得1959年的《万水千山》,那部电影中长征的重要场景,在《我的长征》中都有,比较起来,毕竟将近50年过去后,让我们看到中国拍军事电影的一些希望。首先在场面上我们就会发现,确实和美国的一些大片差别不大了。尤其开始过湘江的时候,那场面是相当震撼的。其次,我觉得我们现在拍主旋律影片,也越来越注重亲和力。比如我们上次看的《我的母亲赵一曼》,从母亲的角度来刻画赵一曼,和观众能产生一种亲近感。而《我的长征》,首先就把视角定在“我”身上,从整部影片来看我们能看到一种相当规范的叙事视角,它既然是以第一人称“我”,所以它每一个场景基本上都是“我”在场或者“我”看到,很少有客观叙述。我觉得这本身就是我们国产电影的一种转变,没有以前主旋律电影非常客观、宏观的角度,好像造成全面展示的效果,但是和个体的感觉有那么些差距,而《我的长征》在这个方面做得相当好。他把瑞伢子的一些情绪和感觉非常好地融合在整个长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亲切感,也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切地体认他失去亲人、战友、兄长的痛苦,而不仅仅是失去占有的痛苦,因为他们都是亲人,能够把个体化的情绪展现出来。 再次,我觉得和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比较,或者和《万水千山》比较的话,整个影片还是显得比较含蓄,虽然有人物出来宣扬主流意识形态,但很多细节可以让我们捕捉到它对含蓄的努力。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过湘江的时候,瑞伢子是逆着人流而行的,也就是他这个时候找不到方向,但是后来他父亲叫他跟着走,就是他找到了方向,后来过湘江的时候,毛泽东出现了,瑞伢子问怎么走,他父亲说跟着走,非常含蓄的把一种跟着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的思想,这种以前直接用人物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比较含蓄的细节、场面告诉观众。我觉得这也是个非常大的进步。同时对领袖的刻画上面也是非常用心的,非常注意把领袖作为一个平民、一个普通人来展现。除了领导战争的才华,还展现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兄长,对瑞伢子的关心。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对贺子珍,对自己的孩子的复杂情感。这就把领袖平民化了,也能在观众心中产生一种更加亲切的感觉,也能够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同时这部影片和《万水千山》也有些相似的地方,它能够捕捉到人物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人物的成长,在《万水千山》中也隐约有一些人物个体的转变、性格的转变,在《我的长征》中也非常细腻地展现了瑞伢子在长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成长。 它的缺陷可能是有些地方太直,也许可以更含蓄一些,还有一头一尾好像刻意制造个体性的回忆,但我看这一头一尾没有太大意义,也许用旁白或者低缓的叙述,效果也能出来。 李建国(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这是部感人的革命题材教育片,不仅是青少年要看,我们党的干部作为党建教育,也应该要看。整体感人,细节感人,有别于纪录片的电影化,潜移默化中感动了观众。但是我个人认为有个败笔,瑞伢子发现留在当地的小孩,那张纸条瑞伢子竟然全部读了出来,在当时的年代,像他那个年纪的小孩怎么可能有文化。风格上可能也有些唐突,过彝区的时候,瑞伢子的姐姐向老乡唱起了江西的山歌,但是突然边上有和声,是彝族人唱江西的民歌,太唐突了。当然合唱从音乐理解说,是合着共产党的声音去感化彝族同胞,觉得音乐是没有什么民族区分的,但是从艺术处理角度上是有些不统一的。 李建国(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好的历史题材是不是应该有年轻的导演、编剧加入,老的题材由老的编剧去编,这是个误区。还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我的长征》瑞伢子看到的是局部,国外成功的片子让不同人物不同片断汇聚成一部电影。 李建国(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革命历史题材要拍,但不应作为任务来拍,艺术创作要靠积累,要作为艺术去创作,更多从艺术角度去考虑怎么把它拍好。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放在电影美学上是不成功的。这是一个大事件,应该展现一种史诗般的悲壮。长征这段历史大家都不陌生的,中国这段历史在人类文化史、人类文明史和人类战争史上是不能抹去的,所有的美学观应该是震撼人心的,而不是图解的。国庆前影评学会组织看的两部片子,就是有史诗般的感觉。一部片子是讲一个诗人,当然这种风格在可看性上可能欠缺了,但是反过来它所展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达到了那种效果。还有部电影是《山羊的盛宴》,我是把它定为一种政治片。所谓的电影美学上要达到的是心灵的震撼,是电影内在张力对观众的震撼力。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就是欠缺的。 这部电影现在的标题是《我的长征》,它不是一般的战争片,用这个标题的话应该是部回忆片,结尾和开头是用回忆的,整个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段应该是虚实相间的,整部电影头和尾是用叙事来讲的,我个人认为是败笔。整个电影是应该用回忆叙述和当时的场景交叉结合,给人的感觉就更真实了。近几年中国电影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文化上,我觉得电影界和文化界要反思的。我们现在出现一种倾向,一种是《夜宴》、《十面埋伏》、《英雄》这类大片,一类就是主旋律。如果我们绝然把他们分成两大阵营的话,那中国电影要留下震撼人的,给国人都认可的中国电影,离30年代我觉得都差远了。可看性上来讲,它有它的成功之处。它很巧妙地截取了瑞伢子一家,瑞伢子的父亲、姐姐以及他的姐夫,这是家情、血液情。然后是社会情,那就是连长、指导员,还有少数民族的情。对长征这段历史我们要正视的,这部电影很显然是献给长征70周年的,放在这个背景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的导演、编剧功力不够。所以它第一层面没有解决,它只解决了一个好看,解决了一个家情,然后里面有亲情,有些细节是非常粗糙的。而且有一些话是一直在说,实际上大家都不要说。往哪里走、往哪里走,很清楚地,都不要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你的这句话是很好的一句话,就是往胜利的方向走。但是我们的编导太直白了,与其这样不如走纪录片的形式。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法西斯主义》,拍的时候走的全是纪录片式的风格,黑白的形式,我当时看的时候非常震惊,它实际上是反思二战的。所以我觉得放在长征70周年的背景里,再来看我们这部电影,我觉得是小儿科了。 表演方面毛泽东和瑞伢子我还是认可的。彝族戏太粗糙。按照原先我对这种史诗般的电影的理解,这部片子至少要拍到两小时十分钟到两小时二十分钟才能达到预期的张力。现在看这部片子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留不下位子的。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应该以瑞伢子的角度,从十几岁的小孩到八十几岁的老人,他在回忆当年的情况。我们看到的视角更多的是编剧的想法。我们红军的整个历程它现在后面处理得比较简洁,也一笔带过了,主要是讲人。实际上长征前半部分是在人和人打,后半部分是在和大自然搏斗。雪地上走过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它有,但是一笔带过了。不要回避,这个是史实。少数民族那一块不要只是达尔火一个人。他既然以瑞伢子的视角来写,那瑞伢子的角度是一是家人,二是他的连队。我还是那句话,编剧不成功。低层面讲很好,很流畅,很有趣,有情感,但是回到史实上和长征地位上,还是觉得不满足。 陈玉芳(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应该为民族留点史实般的艺术品,从今天的角度看我们走过的历史,要有历史的厚重感、凝重感。 肖朵朵(复旦大学电影学硕士): 中国战争电影欠缺的一点就是它永远只有悲壮,没有悲悯。我爷爷他本身就参加过红军的,他回忆起长征的时候就一个字苦。所有的粮食集中起来先给马吃,马吃完了拉出来的东西洗洗干净,还有半颗粒的,那才是人吃的,皮带煮煮也是大家一起吃,还有皮鞋。过雪山的时候全部粮食必须扔下去,吃雪。在长征的时候个体死亡根本没有人在意的。而我今天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死亡作为英雄的定格。父亲的死也是一大群人围过来看,好像很同情,姐夫死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一个画面的定格,作为一个英雄的牺牲,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个体的存亡是非常微漠的,每个人能存活下来就非常的不容易。像《辛德勒的名单》这一类影片中,在整个苦难的中对个体的悲悯就体现得很好。而我们的战争片就太少给后人真实的震撼,它缺少很感人的真实的细节,很笼统很粗糙,缺乏个体的生动。 张德林(华师大教授): 讲客观史实,加强主观感受性,不同于一般单纯政治角度讲长征,主线是放在革命历史上,放在底层,与过去长征上层讲法有别,所以叫《我的长征》,强调“我”。电影叙述上加强了主观视角,每一个场景都有“我”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客观性,这一点在战争题材作品写法上还是有一定突破的。编剧在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是个部队作家,写过《上甘岭》等,给我们的印象当时写得比较浅,艰苦呀、斗争啊,现在给我的感觉他在风格上有意识的有些变化。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大震撼力的。艺术上的震撼力比一般客观回忆录给我们的正面教育大。战争题材影片拍摄在我们国产电影中还是有所突破的。 艺术的真实性,场面还是相当宏大,突破湘江,还有和彝族的冲突,飞夺泸定桥一夜之间要赶那么多路,那个场面和艰苦。特别是泸定桥很立体,有平的有高空的,各个角度拍摄,所以很雄伟,很有真实性。湘江那一站我看和西方的《拯救大兵瑞恩》有类似的影音效果。场面拍摄效果如果用宽银幕更壮观一些。我感觉有一些东西编剧还是煞费苦心的。遵义会议在侧面提了几句,没有用更多的篇幅,因为确定的主线在下面,毛泽东说“怎么走,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摸索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上是比较真实的。瑞伢子的一家四口人在战争里面一个个牺牲掉,每一个都有他的侧重点,这几个演员都是很棒的。 有些地方我感觉比较难处理,生活实际是不是这样的,毛和贺子珍的小孩,那是人性和革命环境矛盾的集中体现,但是把孩子扔在那里的处理就值得商榷。姐姐的死也涉及到通过彝族的复杂性,也没有交代清楚。 2 200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节目◎ 概述《我的长征》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我” 亲自采访长征人,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该活动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区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 ◎ 活动简介《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6年重点特别节目,该节目将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我” 亲自采访长征相关人群,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以及参与者自身的感悟和变化,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族民间文化、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 1、基本样态和时间:《我的长征》节目由崔永元主持,每期节目净时长50分钟,包括纪录片和演播室谈话。每周播出一期,周六晚间21:30—22:20在新闻频道播出。从2006年4月开播,至2007年年初结束,共50期。 2、《我的长征》活动从2006年2月下旬开始。首先公开选拔征募体验者,体验者分为: 全程体验者:征兵20名。将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全程徒步至终点。 分段体验者:大量招募。由社会公众人物,海外华人以及国际友人、各民族各行业民众代表组合参与。体验周期一周左右,完成一段长征路。 团队分段体验者:政府及社会机构团队、知名企业团队、学校以及社会组织团队,体验周期一周左右,完成一段长征路。 ◎ 活动背景与小崔一起重走长征路 1934年到1936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长征精神成为了个人积极向上乃至中华民族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走长征路,除了是向个人的极限进行挑战,更是用真实体验的方式回顾重温这段特殊的历史,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的艰苦而伟大的革命历程。 为积极响应中央的相关精神,更好的传承,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 ◎ 活动宗旨《我的长征》回顾历史的同时,关注现状,展望未来,积极响应中央的相关精神,更好的传承,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的同时,共同关注人类最自然和本色的奋进精神,并通过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