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窝子村
释义

村堡概况

窝子张又名窝子村、窝张村,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安吴镇东部(原属泾阳县龙泉乡)。(东经108°53′46″北纬34°40′52″)距镇政府2.5公里,距泾阳县20公里,距省会西安50公里。

村境南北长约1300m,东西宽约500m,东与观音堂村、腰王村交界;南与王家村、毛家村接壤;北与刘德村毗邻。

全村耕地面积约1000亩,人均1.2亩。全村共135户,600余人口。主要以种植各种四季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如:芹菜、甘蓝、菜花、洋葱、大葱、莴笋、西红柿等,种植面积达 亩。

近年来,村内养殖业逐步兴起,万只鸡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村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富裕幸福的生活,建设自己的家园。

历史沿革

明朝以前无考;

明清间属温丰乡管村里,本村属管村里直辖;

1919年改温丰乡为温丰乡治局,本村属管村里直辖;

1926年改温丰乡治局为温丰区,本村属管村里直辖;

1935年改温丰区为温丰联,本村属温丰联直辖;

1940年撤温丰联设鲁桥乡,本村属鲁桥乡直辖;

1949年5月改鲁桥乡为鲁桥区,本村属鲁桥区直辖;

1951年3月将鲁桥区划入四辖区管辖,本村属鲁桥乡直辖;

1955年6月恢复鲁桥乡建制,本村属鲁桥乡直辖;

1956年2月撤区并乡设龙泉乡,本村属龙泉乡直辖;

1958年9月取消龙泉乡建制,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本村属公社直辖;

1958年12月为云阳人民公社龙泉管区,本村属管区直辖;

1961年4月撤销云阳人民公社设立云阳、安吴中型人民公社,本村属安吴公社直辖;

1961年9月恢复龙泉人民公社,本村属毛家生产大队直辖;

1984年5月恢复乡建制为龙泉乡,本村属毛家大队直辖;

1989年本村为龙泉乡毛家村委会直辖;

2011年7月7日撤销龙泉乡建制设立安吴镇,本村仍属毛家村委会直辖。

村堡历史名人

张鉴(明嘉靖二十五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546—1605),字孔昭,别号湛川。明朝循吏、著名儒家。

14岁时,随叔父在甘州卫(治今甘肃省张掖县)读书。

17岁应童子试,取为甘州卫学第一名,其文章雅正而湛有哲理,受到督学耿楚侗赏识。

18岁起,在戴中丞署内坐馆讲学,此后精研《易经》,著有《易传发蒙说略》行世。

隆庆元年(1567)以恩贡赴国子监读书。国子监助教郭郛命其子郭九里、郭九有从其受业。

后来回到陕西,在耀州(治今耀县)乔因阜家教门馆讲学授业。他的外甥明朝著名科学家、机械学家王徵(今泾阳县龙泉乡王家村)人,就是他的出名弟子之一。期间有机会尽读了小邱山房藏书,著有《历代事实》、《荒歌》行世。

他的才学受到了明政府的重视, 万历七年(1579),赴吏部应选,授赵城县(治今山西省洪洞县北赵城)知县。不久因父亲去世,辞职守孝。孝满,补定兴县(治今河北省定兴县)知县,刚过一年,又连逢祖母及母亲李氏去世,辞职归里。

万历十七年(1589),在家乡创建先祠,给子弟讲学。

万历十九年(1591)再次入京,补迁安县(治今河北省迁安县)知县。县城外为滦水,以往木筏过境,按十分之一抽税,张鉴独自只抽二十分之一。他廉洁奉公,施惠百姓,教育士子,严惩奸佞,政绩远在诸县之上,被荐为台谏。未及赴京,即应山西巡抚吕坤、文渊阁大学士王锡赏识并奏请,出任岢岚州(治今山西省岢岚县)知州。他单车赴任,到任第一件事,就是通过调查,报请免除了十一种额外赋役,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第二年,他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禄购买耕牛,并召集逃亡百姓返回故土,当年回到本地的百姓达850户。州城内的用水,以前全靠东门外的河水,而每当敌军进犯,城门关闭,百姓常被渴死,他召集石匠在城内打井,从此城中不再缺水;州城内用的煤炭,以前都是从200里外运来,他经过亲自勘查,在附近找到了矿点,令窑户就地开采,从此城中不再缺煤;州城内的陶瓷,以前都购自800里外的兴唐桥。他认为既已有了煤炭,就可以自己烧制,于是亲自寻找到了陶土,令窑工就地烧制陶瓷器皿,不只满足了本州需要,还出售到了外地;州境的百姓不会织布,他购置了织布机,请来男女教师免费教习,不到三年,州内自织的布够穿而外,还可以转售充作赋税。于是,荒僻贫困的岢岚州焕然变色。

万历二十四年(1596),督御史魏允贞令全省府、州、县官会集都台,表彰张鉴为全省循良官吏第一名,亲手斟酒三杯表示崇敬。第二年,升任大同府(治今山西省大同市)同知,督偏头关千户所(治今山西省偏关县)军饷。遇上饥荒年份,经他精心调剂,军饷亦可不缺。任职6年中,为国家节省费用超过2万贯。他还昭雪了营将陈某被诬之冤,折服了收税宦官孙朝的嚣张气焰。在此期间,他利用政务之余,创制了各色战车、护城悬楼、翻车、易弩等作战器械,受到了总督萧大亨的赞赏,被下令部署在沿边的关隘城池。

万历三十一年(1603),张鉴因劳累和患病,决意告归。朝廷依其功绩,调任其为河东盐运使。当时身边只有几十两银子,服药之外,终日与亲朋故旧和门人讲论性命之学。

万历三十三年(1605)九月六日在任上去世,葬于今嵯峨山东麓,终年60岁。一代名臣、吏部尚书孙丕扬(今陕西富平人)亲来悼念,并为他立谥号“贞惠”,提起他的遗产时说:遗产数亩,不足以糊八口;并不能谋数掾,以蔽风雨。

张鉴好学深思,诗、词、古文皆成家,然其造诣最深的是洛、闽之学。还著有《天问词》、《八阵推衍图》、《六壬新解》、《哀思赋》、《诗文杂集》。他认为“圣学关键要在此心不欺”,主张从行事做起,问心无愧,反对“徒事语言”,故平生不多著述。他在任上洁己慎独,关心民命,五任之中,平反杜九子、李冲霄等冤案计47宗,有些连封疆大吏都犹豫不决、不敢去做的事,张鉴都屏弃私念,断然行之。故官虽不逾五品,而功绩却甚为时人所称。

张炳玑(生卒不详)官任明平凉府都司。

张炳璇(万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587-1661),字仪昭,号觏庵,王徵表弟。崇祯初贡生举贤良正,崇祯十年被举荐为河北满城知县,其时大灾,设法赈救,全活灾民以万计。“以法绳奸,以仁惠民,以文育土,以勤而有节课农商工贾,二年而俗淳化美,邑称大治”。但时局动荡,本人又清介不群,遂解组归田。博古通今,长于词赋,有《觏庵集》二十卷、《挽表兄王良甫先生》四首、《癸末夏日即事感怀》、《杞忧斋御寇》一著、《拟庭中有奇树》、《山居咏和》、《王徵先生传》,其有关王徵的诗文志传尤具史料价值,其中王徵的墓志铭就是张炳璇所写。

张重龄(生卒不详),字九如,号倚峩。顺治戊子年(1648)十一名举人。初任直隶顺德府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知县。当时县内有一件大冤案,株连无辜百姓。顺德府(府治在今邢台市)知府居心险恶,因勒索巨额贿赂不成,居然谋将当事人置于死地。张重龄洞察其中冤情,坚持不从,最终使冤案得到昭雪。后升工部都水司主事,屡屡接受重大使命,赢得能干的声誉。著有《临清楼文集》一部。

张潮问(生卒不详)字壁和,崇祯年间岁贡。

张鼎梅(生卒不详),字梦雪,号啸月,清康熙庚午年(1690)十三名举人,丁丑年(1697)六十三名第三甲进士。擅长诗文乐府,以进士授东明县知县,因为人清直,不合于时,弃官归里,杜门著书。著有《啸月诗集》一卷、《临清楼文集》一部。

张鼎望(生卒不详),字荆观,号渭滨。监生。清代学者。张鼎望幼年好学,自幼受父兄熏陶,博贯古今,著述甚丰。陕西学政曾赞其为“南山豹隐”、“著述名山”。雍正十一年(1733),陕西主政者举博学鸿词,他坚辞不赴,终生不仕。有《临清楼文集》、《临清楼诗集》、《鲁桥人物志》一卷、《鲁桥八景集》四卷及杂著多种传世。

张鼎望还尤喜秦腔,他早年所撰的《秦腔论》一文,考其源流,论其声腔,赞其技艺,中肯翔实,为迄今所见的第一篇关于秦腔历史与艺术特征的专论。全文偏重于秦腔声腔与表演艺术,读之如身临其境。

张定和(生卒不详)字怡公,康熙年间岁贡。

张倓(生卒不详)乾隆甲子年(1744)岁贡,官任扶风训导。

张赓泰(生卒不详)字扬庭,咸丰戊午年(1858)第十名举人。延长县训导,同治壬戍之变公服,坐明伦堂贼不忍杀升延安府教授。修撰家族首部《张氏族谱》。

张昌熙又名张丁彦(生卒不详)黄埔军校成都校区第二十一期学员。

村内交通状况

村北有条通往龙泉乡至鲁桥镇的乡村道路,沿此路往东可至鲁桥镇直至三原县城方向,往西可至龙泉乡政府经蒋路乡、云阳镇至泾阳县。村内街道于2010年夏已硬化。

村堡发展情况

有史以来我们族人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以及各种瓜果蔬菜为主,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族人。由于我们这片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族人主要以种植各种各样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及养殖业为主,成熟后的蔬菜发往全国各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