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问题性学派
释义

以一门学问中某一学术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学术观点和学说相同或相近为特色的一些学术群体,可称为“问题性学派”东西方著名的“问题性学派”有新儒家学派(又称新儒家,代表人物为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成中英、刘述先、杜维明、余英时等)、八桂学派(以“壮学”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为黄现璠、陆地、蓝鸿恩、覃乃昌、覃彩銮、覃圣敏、罗家安、班秀文、覃保霖、黄增庆、张一民、欧阳若修等)、重农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等等。学派的形成,大致有赖于三种因缘:即师承、地域、问题,因而大体上可归为三类:即“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三者互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划分界限绝非泾渭分明。(参考黄现璠研究专家陈吉生教授撰《试论中国民族学的八桂学派》一文,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