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
释义 | 作品名称: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 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 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 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 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 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 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 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 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 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 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作品译文春华掩映沧江明月,秋色如同碧海层云一样悠远。 我们离别快居一年,常常思念你。 我在南方楚水边,你在淮山北。 梦魂虽然会飞来,可不能会面。 以前我们在嵩山东坡,同床共被,惬意如羲皇上人。 赏玩绿萝而嘲笑仕宦,居住丹壑而鄙视朝廷。 晚年我们各自分离,高兴去那就去那里。 我在在雁门关的时候,你却在峨眉山作客。 思年高悬在万里之外,滞留的身影却被山水相隔。 各仗长剑归来,相逢洛阳的城郊。 洛阳阡陌噪音喧喧,令人心烦意乱。 世路如迷津,那里有出路?依仗权势的人随风翻腾。 跟朝廷说句再见,长啸着回归故乡。 故园多闲逸,可以恣行无忌,打开书卷看看古籍。 早就想去名山隐居,然而婚娶大事还没有办妥。 人生变化太多,世事那有那么单纯? 每每想起此事就忧心如焚,怅然不安。 听说你现在云卧石门,以前我们多么融洽。 刚刚来到桂树茂盛的幽壑隐居,用不着羡慕桃花源。 你抱负远大,胸怀宽阔,此地还有古代幽人的遗迹。 松风清朗,瑶瑟幽鸣,观赏溪月,频酌芳樽。 真是个值得欣赏的安居之处,丹心有待到此一论。 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