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种之死
释义

公元前473年,勾践完成了雪耻复国大业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然而,当勾践登上他人生巅峰的时候,文种却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和文种同为勾践股肱之臣的范蠡曾劝戒文种,“勾践为人,可共患难而不可共享乐”,让文种和他一起功成身退,但文种不以为然。后来,范蠡弃政从商去了,据说还带走了美女西施,飘隐江湖,一世逍遥。而文种继续在越为官,命为相国。但好景不长,勾践开始猜疑文仲,谗臣也开始大肆讲文仲坏话。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的逻辑总是那么残酷而又真实。公元前472年,勾践召见文仲,勾践说:“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文种仰天长叹:“大恩不报,大功不还。其谓斯乎?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一代谋臣,伏剑而死。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抔黄土,掩盖着历史的血腥和虚妄,但在风吹松涛的鸣咽声中,我们无法抹去那些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暗夜。历史总是胜利者的历史,后人在瞻仰它气势恢弘的前门时,别忘了去看一看它斑驳的后墙,去谛听那些冤魂留给我们的警示和训诫,以史为鉴,才能创造更好的历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