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宣王庙
释义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庙宇,又称文宣王庙,它已作为古城金陵的秦淮名胜而蜚声中外,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迭经沧桑,几番兴废,经现政府连年拨款兴修重建,使夫子庙以大成殿为主体的既有明清风格,又有庙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筑群拔地而地。

“文宣王庙”即是“文庙”

孔庙是专门祭祀孔子和及其儒家代表人物的国家礼制性建筑,中国最早的孔庙建于2500年前,在历代的王朝发展中,出现了数种关于孔庙的称谓,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最为普遍。

“文庙”是孔庙的别称,是另一种比较正式的称谓,全称是“文宣王庙”,“文宣王”是历代封建王朝追封孔子的谥号。唐代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代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孔子被加封为“至圣文宣王”。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清之际,追谥孔子的封号中加入“先师”,如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至圣先师”, 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文庙”中的“文”一方面表明孔子所受的封号“文宣王”,另一方面也说明历代王朝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尊崇备至,所以从公元739年以来中国的一些孔庙就固定的称为文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