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献学
释义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

发展历史

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

中国

中国古代虽无“文献学”一词,但许多学者在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进行了大量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历代文献收藏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情况来看,其内涵比较广泛,除研究一般的文献发展史外,还涉及文字的校订,版本的鉴别,对内容得失的评品及目录的编制等。如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编制《别录》、《七略》是整理文献;郑玄为群经作注,也属整理文献。最早以专著形式系统讨论文献学的是南宋的郑樵。他在《通志·校雠略》中从理论上阐述了文献工作中的文献收集、鉴别真伪、分类编目、流通利用等问题。郑樵以后,系统研究文献学理论的是清代的章学诚,其著名观点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即要求在文献整理过程中要明确反映并细致剖析各种学术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相互关系等。但他和郑樵一样,都把这些工作称为“校雠学”。最早以“文献学”作为书名的著作是郑鹤声、郑鹤春合著的《中国文献学概要》(1933),书中认为:文献学的基本内容是文献的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和刻印。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1982)和王欣夫的《文献学讲义》(1986)则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专著,二书认为文献学就是版本学、校勘学(见校雠学)和目录学三者的结合。其中张舜徽还认为文献学就是校雠学。由于“文献” 这一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特定涵义,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献学实际上是以考证典籍源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由于文献数量、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发展以及由此决定的文献工作的复杂性,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已不能全面反映现代文献的实际和揭示其发展规律。因此,作为现代文献学,还必须研究现代文献及其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较多地借鉴和吸收西方国家文献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计量学方法,丰富了文献学的内容。80年代中期以后,专科文献学受到重视,专科文献检索与利用方面的著述大量问世。

西方

西方文献学也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汉语“文献学”在西文中没有确切的对应词。例如 1807 年出现的英文bibliology一词是指研究图书历史及图书纸张、印刷等各方面内容的学科,在中国多译为“图书学”;1814年出现的bibliography一词除“目录学”和“文献目录”两个含义外,还指研究著作或出版物物质形态和版本流传等内容的学科,在中国也被译作“文献学”。现代西方文献学约形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是随着文献增长和文献整理的深入而形成的。 documentation一词是1870年首先在法语中使用的,在英语中使用则稍晚几年。该词除用于商业外,还指利用文献提供、鉴定事实或例证。最早对documentation 的词义进行研究的是比利时人P.-M.-G.奥特莱和H.-M.拉封丹。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documentation和bibliography 是两个并存而通用的概念。1938年国际文献联合会(FID)将 documentation定义为: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和传播。此后,西方文献学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如S.C.布拉德福在《文献学(文献工作)》一书中认为文献学 (文献工作) 是搜集、分类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动记录的技艺。而J.H.谢拉在《行动中的文献学》一书中则认为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新的分析、组织与检索方法,以充分利用各种记录下来的知识。这些显然都是从文献处理的角度说明文献学和文献工作。目前该词的内涵已扩展为对文献的获取、组织、存储、检索和传播等,而广义的理解已近乎情报学。在中国,该词多被译作“文献工作”。迄今为止,“文献学”在国际上尚无一个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定义。当代文献学的国际组织是国际文献联合会,该会于1895年成立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原名国际目录学会,1931年改名为国际文献学会,1938年改为现名。其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文献工作的研究和发展,促进各学科领域中情报资料的组织、贮存、传播和评价。中国为其团体会员之一。该会的会刊为《国际文献联合会通报》月刊、《国际情报文献论坛》季刊。

研究内容

由于文献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文献,而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文献,因此,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学科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重复的关系,有时甚至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文献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内容:①文献的特点与功能研究。包括文献的性质和定义;文献整体,不同类型文献乃至个体文献在发展和流传过程中的内容形式、特色及价值;文献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等。②文献类型研究。包括运用多种标准对文献群进行的划分及各文献类型间的相互关系等。有人称之为文献类型学。③文献及文献学发展历史研究。包括文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历史上的文献聚散存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不同国家、地区和时代人们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情况、成就及存在问题;文献的发展趋势和展望等。④文献流的研究。包括文献的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研究,如文献数量增长规律以及与人类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献半衰期(老化规律)与知识更新周期之间的关系;文献的分布规律与当代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状况的关系;文献的相互引用及其频率与情报知识的继承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构成了文献计量学的主要内容。它是文献学中较成熟的分支学科,其研究不仅有利于掌握文献特征,更好地收集、管理和利用文献,而且对于了解学术发展动态和趋势,乃至研究整个科学知识的增长规律,都有积极的意义。⑤对某一学科的文献的专门研究。由此可形成专科文献学 (见专科目录学) 。⑥对某一类型文献或某一特定文献群的专门研究。由此可形成一些专门的学科,如图书学、专利文献学、纸草文献学、敦煌文献学等。⑦对文献的某些方面问题(如版本问题、校勘问题等)的研究,并由此形成版本学、校勘学等。

学科分支

历史文献学

前述界说,“中国文献学’,即为综合文献之学,它以广义的‘切比史文献为对象。‘中日历史文献半”则是一个模彬概念的名称,它可以是综合型也可以是专科型的。旧为“月i史”与“历史学”是两个不向的概念,长期以来t多被他用—不过人们存混构之际皆各明其所指,也就是说.“中国历史文献学”之名,可以解释为以广义历史文献为对象,则屿。中国文献学’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学术界已有各种专科文献学问世,那么“中同历史文献学”,就当是专科的“中闰比史中文献学。出于“历史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决定了“历史文献学”,崎上述二者界说有区别i其中“历史”一字的概念、正:是兼用人们混用“历史”与“历史学”二各的模糊概念,扩大专科“历史学文献学”的范围,而又有别于综合文献学的广义范围,取中用宏,换言之,历史文献范围,从历史交料学角度以广义历史文献为对象*而重点突出史部文献,层次分明地考察古今多样性的历史文献.应当是通达间符合实际的。

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全称中国古典文献学,顾名思义,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有关文献方面的一门学问。 古典文献学是有关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该专业主要学习古籍整理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知识,能对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有全面的把握和系统的理解。其中包括先唐典籍与文化、唐宋典籍与文化、元明清典籍与文化、佛教文献与敦煌学研究、戏剧戏曲文献等方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典文献品类之繁多,内容之庞杂,的确需要踏实吃苦的研究人员。一般的研究工作是基本资料的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新编等;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如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基本工具书的编纂,如古代文学家辞典、文学书录、诗词曲语词辞典、戏曲小说俗语辞典、文学典籍专书辞典、断代文学语言辞典等。这些都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范畴。

辨析

历史文献学VS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应该算是历史类的。考据学、目录学、版本学都是历史文献学的传统分支学科。由这些分支学科组成了历史文献学,使它指出从文献中收集史料的门径,鉴别史料、确定其来源、性质、可靠程度与实际价值的方法。

所以,虽都是文献,差别还是很大的。

文献学VS古代史

中国文献学是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为主的学科,它包括已经出土的文献和一些散存的历史资料主要包括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出土文献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要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脉络,传承体系,文学名著和主要文人,旨在理顺文学发展的模式,为研究古代文学做保障。

文献学VS文学

文献学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任何文学能够供我们研究,首先它必须以文献的形式保留下来才行。同样是《楚辞》, 我们可以从文献学和文学的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会有不同的结果。古典文献学偏重于目录、版本、校勘,文学则更偏重于语言艺术等。 史学跟文学一样,要以文献的形式流传就必须首先是文献。中国古典文献中很多都是史志文献,这也就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最重要的材料。 哲学嘛,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通过文献的表示,就是《周易》 、《老子》、《庄子》、《论语》、 《孟子》等等等等,我至今还没有听说有人能够不通过利用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就能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 总之,古典文献学是集文史哲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代表人物

简介

唐圭璋(1901—1990),中国当代词学大师、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满族,字季特。民盟成员。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专治词学。1928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第一女中、钟英中学、安徽中学教师,历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中国当代词学大师、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

著作

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11月30日在南京病逝。

编纂

后人对宋人词集的编纂情况:明末毛晋刻《六十名家词》后,清侯文灿即续刻《十名家词集》 后来秦恩复又续刻《词学丛书》 到了晚清,刻词的风气更盛,规模也更大。王鹏运刻有《四印斋所刻词》《宋元三十一家词》,江标刻有《宋元名家词》,吴重熹刻有《山左人词》,吴昌绶又有《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朱祖谋有《彊村丛书》,陶湘有《续刊景宋金元明本词》。1931年赵万里编成《校辑宋金元人词》,嗣后周泳先继起,辑成《唐宋金元词钩沉》,补诸家丛刻之遗。唐圭璋先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广为搜罗,辑成《全宋词》。 在初编此书的时候,就承精于目录版本之学的王仲闻帮助搜集资料,校订真伪,商讨善本、足本问题。因此当中华书局提议修订此书的时候,先生就推荐王先生负责校订。经过王先生全力以赴的修订,这部重新修订后的《全宋词》终于在1965 年6月重印出版。修订本与旧本相比,面目大不相同,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所采用的词集以善本、足本为主。比如,毛晋刻本卢祖皋《蒲江词》只20余首,《全宋词》根据《彊村丛书》本《蒲江词稿》多出70余首;又如,毛晋刻本程珌《洺水词》40首,《全宋词》根据明嘉靖刻本《洺水集》增补3首;毛晋刻本李之仪《姑溪词》86首,而《全宋词》则据《姑溪集》本增补8首;毛晋刻本刘过《龙洲词》45首,而 《全宋词》根据明沈愚刻本《龙洲词》校毛本,多出34首。又,王鹏运刻本何梦桂《潜斋词》40首,《全宋词》则据明成化刻本《潜斋先生文集》增补7首;江标《宋元名家词》刻本吴儆《竹斋词》 21首,《全宋词》据明刊《吴文肃公文集》增补9首。此外,倘原刻文字有脱讹,是编又据其他善本校订。由于选择底本采用善本、足本,做到择善而从,同时严于考订,因此在好多地方改正了前人沿讹袭谬之处。此外,尚有《宋词纪事》《唐宋词简释》及《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词学论丛》《全宋词简编》《词话丛编》等书出版。

价值意义

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开展文献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例如,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地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通过专科文献学的研究,有益于对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古典文献学应该算是文学类或是中文类,抑或汉语言文学。它包括的东西很多。它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古典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教育、文化、出版部门,从事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高级专门人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