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井镇 |
释义 | 文井镇位于蓬溪县北部,是《天机》剧组的驻地,,据拍摄地高峰山有大约二十分钟车程。这是一个不大的镇子,一条主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商铺,身处闹市,感觉街上虽算不上车水马龙却也是熙熙攘攘。文井镇虽小,却也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川中道教名山”高峰山自不待言,也是蓬溪县3个省级重点小城镇之一。文井的豆豉和泉水也被称为“高峰双绝”,是享誉一方的特产;在这块土地上,还先后涌现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李泛山等一批优秀军人,可谓人才辈出。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6792 男 18645 女 18147 家庭户户数 9057 家庭户总人口(总) 27112 家庭户男 13630 家庭户女 13482 0-14岁(总) 9159 0-14岁男 4880 0-14岁女 4279 15-64岁(总) 24527 15-64岁男 12359 15-64岁女 12168 65岁及以上(总) 3106 65岁及以上男 1406 65岁及以上女 170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484 基本概况区位蓬溪县文井镇位于东经105°40′,北纬30°52′。文井镇位于县境北部,东邻西充县祥龙乡,南连赤城镇,西接板桥乡、新胜乡,北与罗戈乡、射洪县曹碑镇毗邻。镇政府驻地文井镇文峰街94号,距县城17公里。它地处城北及318国道线17km,是西充、射洪、南充三县的交界处。 人口民族幅员面积66.6km2,耕 地3.4万亩,人员总数为3.95万。主要民族是汉族,兼有藏族、羌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沿革原为蓬溪、西充两县共管,1953年划为蓬溪,区、乡两级政权设在此,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 撤销原文井区公所,由原文井、普光、新林三乡组建而成,辖1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属典型的浅区丘陵地貌。 环境及特产全镇林地资源丰富,林木郁郁葱葱,小河流水清澈见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宜居舒适度高。文井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生产稻谷、玉米、小麦、红 苕、棉花、花生、高梁、油菜籽、生猪、山羊、肉兔。林木主要有柏木、桉树、香椿、国槐、油桐、桑树、竹子、桃树、广柑。药材(白果、杜仲),名优水果(桔橙4、7号,美国红心柚、日本太田碰柑、福本、青见、金花 梨)。工业有石油、建材、冶金、酿造业、页岩机砖厂、水泥预制件厂等。 基础设施境内现有市县政府批准开放的道教场所三处:高峰山 寺、定香宫、应传寺。其中保存完好的高峰山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82年),素有“川北迷宫”之美称。镇内现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五所,中、小学生八干 多人。学校各项指标九九年经省、市验收合格。设有中心卫生院一所、一般卫生院两所,医疗点36个,文化站一个,电影院一个,广播电视站一个。农业金融机构 四个,保险事务所二个。二ooo年文井镇已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是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场镇人口达到1.5 万人,乡村公路总长达120公里。镇内现安有程控电话500多部,移动通讯基站两痤,光纤电视入户率达80%。自来水厂供水60万方。35千伏变电站一座。文教卫生、新区建设,个体经济已全面启动,建有专业化市场两个。 历史沿革文井镇位于蓬溪县城北17公里,北邻今射洪县、东接西充县,是三县交汇的重要集镇。1986年-1992年建制单位是文井区,下辖文井、新胜、罗戈、新林、普光、新星、附北七个乡。在1992年9月撤并建中,将文井区改制为文井镇,由原来的文井、新林、普光三个乡组成。全镇幅员面积6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7万亩。36个行政村,280个村民小组,两个居委会,总人口31214人、9332户,场镇居民8215人。2003年合村并社中将全镇行政区划调整为23个行政村、280个居民小组、一个街道社区。 行政区划文井镇区划:文峰社区、马槽井村、杨龙庙村、花池塘村、映井场村、云台村、高峰山村、白象山村、半边山村、定香寺村、双龙桥村、会仙桥村、新华村、莲垭村、黄莲嘴村、莲花村、新寨村、马鞍山村、梅垭村、百恒村、范家沟村、顺天村、赵先寺村、印盒山村。 社会事业2003年,文井镇进行资源组合,将镇政府原办公场地及全部资产划归文井中学,镇政府迁至原文井小学(米市坡)办公,文井小学迁至原文井镇中(2002年8月镇中并入文中)上课。使全镇国有资产合理配制、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文井镇交通十分便利,文井至蓬溪全程水泥路面,方便快捷,到西充县、射洪县全县贯通。境内现有乡道、村道公路56公里,已硬化32公里。通讯发展十分迅捷,电信、移动、联通、小灵通等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镇,光纤电视入户率95%。天然气用户1000余户。 经济发展农业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本县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区之一。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7万亩,小麦0.8万亩,花生500亩,油菜 0.7万亩;各类水果面积1万亩。有林地2.4万亩(其中天然林0.2万亩1,人工林2.2万亩),其中经济林36.3亩(冬桃),生态林2.0万亩(松 柏、竹柏混交),森林覆盖率为29.8%。 商业相关商业网点多集中文井场。全镇有大型百货超市3个,个体工商户300余户,年集市贸易额上亿元。场镇常住人口1万人,水、电、气、光纤闭路四通;出行方便,有直达成都、重庆、广东长途客车;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竹编工艺技术精湛,高峰山“麻道姑”豆豉远销海内外。 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文井镇在蓬溪县东北部高中丘粮林多经区,境内以高丘为主、中丘次之、低山低丘较少,一般海拔为360-550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3℃, ≥0℃积温6278℃,≥10℃积温5440℃,无霜期达343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60㎜,年日照1470小时。 河流土壤土壤母质系蓬莱镇组,含矿物养分轿丰实,粘砂也较适度,草林植被好。境内有大小四条河流分别流贯全境,为赤城湖上游的主要流域区,有7条溪河,4座水库,蓄水近400万立方米,还有79节石河埝,88口山平塘,电灌站 处堤决排决设施齐备,有效灌溉面积9756亩,农业基础条件好。 生物文井镇宜种范围宽、物产丰富,具有发展粮食、蚕桑、水果、生猪、牛、羊、兔、鸡、鸭、鹅、油桐等优势条件。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料、棉花、蚕茧、生猪、土鸡。境内高丘低山成带状分布,山峦连绵,森林植被好,山上野鸡、野兔等飞禽野兽较多,为蓬溪之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2万余亩,每年可开采木材1000立方米。土壤呈中性偏碱,非常适合柏树、黑桃、油桐籽、松脂等林木生长。农户竹林较多,全镇共有竹林8000余亩,是一大优势资源。 资源状况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镇3万余人中劳动力人口有16000余人,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1000余人,每年劳动部门职业技能培训人员达1800余人。 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享誉西南的川中名山“高峰山”,坐落在文井境内,距县城25公里,距文井场镇4公里,山上树木葱郁,古柏参天,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山上古刹“高峰寺”始建于唐初,续建于晚清,为川中第一名刹而饮誉海内外,殿内楼阁按“金锁八门”、“六十四卦象”纵横排列,深蕴“道妙玄机”,构成迷宫建筑群,在全国宫观、寺庙中实属罕见,享有“川北迷宫”之称。民国时代军政要员林森、何应钦、孙科、于佑任、冯玉祥等来此游览避暑并提额30余匾。近年来被政府辟为道家文化场所,宾客如云,系四川三大道观之一。2005年12月22日,号称“天下第一老子”的老君像落成开光,由1998块石头塑成,共36米高,坐落在高峰山西侧山腰,巍峨雄壮,栩栩如生。2005年5月,四川博远传媒有限公司投资上百万元在高峰山拍摄电影《天机》,在全国上映,这样更增添了高峰山文化氛围和知名度。目前,高峰山已实现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已达2400万元。 坐落在文井镇花池塘村的“精忠祠-岳飞庙”始建于清代,后经当地政府倾力打造,现已成为川中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岳飞祠是纪念爱国英雄岳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全镇产业优势凸显,被称为文井三宝的“文井土鸡” 、“土鸡蛋” 、“麻道姑豆薣”等著名品牌,现已远销成都、重庆、南充、遂宁等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发展规划文井镇黄莲嘴是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示范点。在文井镇镇政府的帮助下,从今年开始,该村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掀起了新的热潮。该村35户村民家家户户房屋墙面都刷了石灰,一片白净,每一家都做了宽敞的院坝,在院坝之间,1米多宽的水泥路交错相通. 总体方针是立足本镇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寻求新的市场,打造产业精品。 1、依托高峰山的旅游开发,打造道家文化重镇 随着高峰山旅游开发,游客量的不断增加,依托道家文化竭力将文井镇打造成道家文化重镇,增添文化氛围。同时,搞好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做好高峰豆鼓、道家老腊肉的品牌包装和市场开发。将“八卦迷宫” 、“老君像” 、“范师主” 、“王师主” 、“罗衣秀才”等富有传奇色彩的物与人做成各种质地、形状、大小不同的纪念品,增加高峰山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收入。 2、以丰实的林地资源搞好林地综合开发 文井镇有丰实的林地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又属浅丘、山体平高、土质均属中性偏碱,具有较大的林地开发潜力,将现有柏树改造为经济林、建生林,林下发展林地土跑鸡、野兔、野鸡等原生态食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以文井“三宝”为基础,寻求新的产业发展之路 “文井土鸡” 、“土鸡蛋” 、“麻道姑豆鼓”三种产品品牌已建立,市场潜力很好,但生产规模、营销方式还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特别需要具有一定资质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从产品生存产规模、包装、市场开发等进行开发,形成产业链,成为全镇产业支柱。 总之,文井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决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地各界共谋文井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峰山旅游开发为依托,搞好林地综合开发,打造产业精品,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同时,搞好场镇综合开发,拓宽集镇修建农贸市场,增加场镇人口,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乡村公路及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使全镇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全镇人们早日致富奔小康。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井镇镇情简介景东彝族自治县辖镇。1911年统称北区中川镇,1940年撤区建乡,分设清凉乡和文井镇。1950年设清凉、文井两区,1958年两区合并为文井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466平方公里,人口4.2万。弥宁公路纵穿镇境,各办事处通公路。辖丙必、山心、清凉、中所、者孟、文光、老练、文窝、文华、都拉、者吉、大营、文井、竹篷、开南15个行政村。水资源丰富,农田灌溉便利,是景东的米粮仓、甘蔗园。农业以稻谷、玉米、小麦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芒果、花生、蔬菜等。畜牧业以养猪、水牛为主。文井属省级杂交稻制种植基地之一。境内有镇办红砖厂和县办白糖厂。旅游资源 1、南鲸山文笔塔南鲸山文笔塔位于文井镇川河东岸的文华南鲸山之上,建筑年代不清。塔高21米,为四方形九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座为四方型须弥座,宽7米,高1.7米。塔身第一层边长6.56米,北面留门,门首题词因石灰脱落而字迹消失。塔体方型密檐砖塔是佛塔形式,历经元、明、清数代,南鲸山文笔塔巍然屹立。建筑南鲸山文笔塔据传原因有二:一是因南鲸山脉直往川河中心伸长,渐渐有与河西文板山脉相衔之势,因恐东西两山相连后堵住川河,将给文井一带带来灾难,建塔以镇山脉,使其不能向川河中央伸延;其二,相传在元代时,文华一带缺少文人学士,人才匮乏,建塔以振文风,让文华一带人才辈出云云。 2、土林土林位于文井镇东部,景观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距县城25公里,系云南四大土林(元谋土林、永德土林、南涧土林)之一。 景东土林属地质变化所形成,形成年代无从稽考。整个土林分布于老练、文窝交界的两座小山之间,错落有致,造型特殊,远远望去犹如一座中世纪奇特的大教堂,灵动挺秀的一个个小尖塔直刺苍穹,近看似千层塔林,重重叠叠,排列有序。一棵棵擎天大柱之上,有的像对对恋人含情脉脉相望,情意绵绵,挚爱无悔;有的则像和尚化缘,手执衣钵,云游四方;有的土柱顶端犹如蹲着一个个雄师猛虎,镇守着一方疆土。进入土林核心,仿佛进入一个个迷宫,千回百转,难觅出路,临屹此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神思遐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