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江乡 |
释义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文江乡文江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东北部,东邻尤溪县新阳镇,南与前坪、太华交界,西邻建设镇,北与奇韬镇接壤。全乡总面积1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9万亩,林地面积12.8万亩。下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377人。乡政府所在地文江村,海拔260米,距县城52公里。境内属丘陵地区,海拔在230~909米之间,大尤、大广公路贯穿南北。境内有文江河,全长15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l 2千瓦,可开发水利资源1万千瓦,还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矿、铁矿、石墨矿、石英矿、瓷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有企业376家,其中:集体企业5家。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朴实的文江人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食用菌、烟草、木薯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昭文板栗”助农广告成效显著,着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化、卫生、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备。全乡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今后,将以农业稳乡和项目强乡为目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过几年努力,水电开发装机容量达1万千瓦,煤矿产量年产达15万吨以上,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力争达到经济较发达乡镇水平,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所辖行政村文江村 大中村 民主村 大文村 小文村 典坑村 朱坂村 琼口村 白沙村 大安村 桥下村龙门村光明村 后洋村 温厝村 花桥村 小芹村 山芹村 昭文村 联盟村 美丽文江文江乡位于县东北部,北纬25°59′、东经117°52′,东邻梅山乡,南与前坪、太华乡交界,西临建设乡,北连奇韬乡。面积114.4平方公里。1992年末,总户数3996户、人口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0人;全系汉族,方言为大田后路话。辖20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8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在文江村,海拔260米,距县城52公里。 文江,原名汶口坂,后因境内有文江溪而改名文江。原属尤溪县四十七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置大田县时,划归大田管辖。民国29年(1940年)文江设“大田县第二区署”,1950年2月属第五区,1955年设文江区,1958年撤区建乡,同年10月成立红旗公社,1959年更称文江公社,1984年改制为文江乡。 境内地势属丘陵山区,大部分海拔260~670米,年均气温20℃,无霜期265~330天,年降雨量1072~2242毫米。1992年末,全乡有耕地面积1.46万亩,其中水田1.34万亩。森林面积10.92万亩,木材蓄积量12.39万立方米,毛竹4800亩。矿产主要有煤、铁、石英石、花岗岩、瓷土、石墨、铜、铅、锌等。 农业以种植水稻、大豆、花生为主,盛产花生、柑桔、西瓜和粉干,经济作物有烟草、食用菌、蚕桑。1992年,有茶园357亩,果园3290亩。有乡镇企业343个,从业1085人;总产值3534万元,其中乡办企业产值519万元;总收入2830万元,纯利润65万元。有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841千瓦,年发电825万千瓦小时。主要企业有煤矿、铁矿、石英石厂、电化厂等。 199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17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113万元;粮豆总产量9579吨,平均亩产262公斤,其中稻谷8746吨,平均亩产377公斤;农业机械年末拥有总动力2825千瓦;农村经济总收入2621万元,净收入17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3元;乡财收入29.51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24.59万元,预算外收入4.92万元,自有资金51.49万元。 表2-151992年文江乡行政村和辖区自然村一览表 行政村 文 江坂 头13坂头 田必裂 大仓 中文洋 坂头林 东溪 镇江 溪尾 大 安大 安4大安 东洋 西洋 下垄坑 桥 下桥 下3桥下 大 中大 类11大类 洋梅 大墘 仁坂 麦塆 丁坂 柴桥头 琼 口坑 口8坑口 黄新坂 虎尾坂 后乡 民 主下 村9下村 盂坪 上村 章丘垄 楂林岬 典 坑典 坑3典坑 上阳 洋山 白沙坑白沙坑2白沙坑 大 文大门头6大门头 坋尾 补尾洋 曲水丘 高峰丘 昭 文洋 中13洋中 大林 玉山 大坋 周坑门 小 文小 文4小文 西坪 大湾 小 芹小 汰5小汰 后坑 湖忠 本晋 半岭墘 联 盟曲 溪5曲溪 庵兜洋 梧坑垄 莲池洋 梧村 山 芹山芹洋3山芹洋 前坑 花 桥王庄洋3王庄洋 九丘 花桥 丁牌洋 冬坂 温 厝温厝洋3温厝洋 花桥头 岬兜 龙 门龙 门5龙门 汉林洋 潘洋 下潘洋 上潘洋 光 明炉 墘6炉墘 店后 下厝地 长丘 东坑 石岬头 凉坑 后 洋后 洋4后洋 木坑 朱 坂赤 坂12坂面 柳口 洋尾 上东溪 分坂 路下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