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化视野中的科学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平装: 316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9061437 条形码: 9787309061437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6 x 2.2 cm ; 499 g ASIN: B001I91QRS 内容简介《文化视野中的科学》以历史上的科学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加以考察,试图确立一种"社会文化情境科学观"。科学不单纯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这种科学观主张,科学是置身于各种情境的科学,是嵌入于社会文化中的科学;同时又是引领社会文化,乃至左右社会文化的科学。科学作为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必然受制于当时一般非科学的认知背景,受到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道德的或哲学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原动力。 目录第一章 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一、科学释义 二、文化释义 三、科学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四、“李约瑟问题”的一个文化视角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 一、贝尔纳:科学的主要形相 二、科学本质的多维透视 三、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 四、近代科学革命与科学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 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文化特征 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 二、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组织形式 三、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与运行机制 四、科学活动的精神气质 第四章 科学的价值 一、价值与科学价值 二、科学价值的形式 三、科学与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的“异化”问题 第五章 科技活动的人文关怀 一、科技需要人文的制衡与引领 二、从“价值中立”到“负载价值” 三、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缘起与分野 二、科学主义运动 三、人本主义思潮 四、两大哲学思潮的融合与趋同 第七章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一、斯诺的“两种文化” 二、“两种文化”之争的历史及当代演变 三、文化的未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发展的途径 第八章 科学、人文与自由 一、科学与人文的分野 二、科学人文,和于自由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通识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第九章 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思潮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唯科学主义思潮的两个维度 二、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成因及特质 三、唯科学主义思潮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第十章 中国科学创新:文化的反思 一、科学革命和科学创新中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自觉与创新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 记 后记2002年秋季学期,我开始为本科生开设综合教育类选修课程《科学与文化》。翌年初,该课程被定为复旦大学“十五”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经过3年的教学和研究上的积累,最初形成了一部约10万字的课程讲义。2005年12月,本人申请的课题“中国现代化语境下科学价值的文化研究”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这样,对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理论难题得以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即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006年10月,本书初稿完成后又获得复旦大学“21l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资助。 严格地讲,“科学的文化研究”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现在学术界虽然有“科学文化学”的提法,但直到目前为止,有关科学的文化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即大家公认的问题、方法和任务。我始终持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不单纯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从文化的视野理解科学活动的本质、价值和精神,考察科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是推进我国科学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试图确立一种“社会文化情境科学观”。这种科学观主张,近代以来的科学是置身于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科学,同时又是引领社会文化的科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