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画易经 |
释义 | 本书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易经,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易经》内涵的根本。开辟了“从下往上学习,左右兼顾领悟”这样一种符合中国文化的自然之道与阴阳之道的阅读方式,并根据人生发展的六大阶段进行科学地编排解释,从而使阅读者能用心灵自然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沟通,轻松地畅游于《易经》之道中。 图书简介作者:长征 出版发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开本:787*1092 1/16 页数:490页 发行日期:2008年3月 书号:ISBN 978-7-204-09365-6/G·2699 定价:49.00元 作者简介长征,当代最朴素的传统文化学者、最兼容的历史文化研究者、最虔诚的华夏文化传承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大盛魁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等多个学术职位,其主要社会工作是对企业、高校MBA、社团、国内外文化机构进行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内容简介《易经》被历来称为玄学并不能被广泛普及,其原因在于后人没有找到正确解读《易经》的方法。《文画易经》正是解开《易经》奥秘的第一把钥匙。 本书从排版方面,就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开辟了“从下往上学习,左右兼顾领悟”这样一种符合中国文化的自然之道与阴阳之道的阅读方式,并根据人生发展的六大阶段进行科学地编排解释,针对每个关键概念配有相近的注释、800多幅插图和100百多个生动的历史案例,从而使阅读者能用心灵自然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沟通,轻松地畅游于《易经》之道中。 该书已经被多家企业、MBA选为固定培训教材,也成为帮助年轻人宏毅志向、明确人生目标的首选读物。本书所阐述的人生历程已成为编写百集电视剧《大盛魁》剧本的纲领性框架,并在电视综艺节目《绝对有戏》中成为明星培养的核心课程。 目录引言 知识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第一部 民族与文化 1.文化与文明 2.民主与自由 3.精神与艺术人生 4.士人与天下 5.教学与培养 第二部 圣王与道术 1.万物与阴阳 2.五行与八卦 3.先天八卦与不败之地 4.后天八卦与和谐发展 5.时间观与空间观 第三部 预测与运筹 1.占卜与应验 2.预测与价值 3.锦囊与实施 4.运筹与象数 5.改命与人生 第四部 《易经》与生活 1.《易经》的发展历程 2.分析研究《易经》的正确方法 3.《易经》的阅读 4.《易经》常用词语解释 5.《易经》的中心思想 第五部 《易经》通解 0.入门: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1.立身:突破自我跨入社会 2.会盟:精诚合作共存共荣 3.持强:金戈铁马破土开疆 4.守柔: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5.改命:众望所归川页时而动 6.传承:教化民众无为而治 X.江湖:勇猛果敢深思熟虑 Y.卦序:任重道远踏上征程 Z.习易:未卜先知善易不占 阅读方式本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左右对照看,从下往上看的书籍,这种阅读方式非常符合阴阳统一、道法自然的中国文化传统,是指导人正确理解和把握《易经》内涵的根本。就像我们谦虚的同时一定也要自信,集思广益的的时候也要善于度排众议,这样我们才能够用用两眼看世界,用两腿走路,成为一名把握阴阳、调和阴阳的完美之人。 部分书摘由于排版的特殊性,无法将核心内容(180页-471页)在此展示。以下展示的是书中20-22页的内容。 中国文化的特色不仅仅在其实践性和继承性,另外一个核心内涵就是它还有不受地域影响、包容其他民族文化的广泛性。 如孔子周游天下,苏格拉底则为一雅典人,其足迹或未出雅典一步。则此两人见闻之广狭,心胸之宽窄,可以此推断。人类文化有很多分类法,但若以博大和底蕴为分类标准,那只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内陆文化,一 种是孤岛文化。内陆文化善于把握多边的国际关系,而孤岛文化只注重本团体的利益。 罗马人仗其军力征服外围,建立一地兼欧亚非三洲之大帝国。当时罗马是否有大批学人活动于其帝国疆域之内,现在难以考察,如果有也一定非常的少,比之中国春秋、战国、秦汉大相径庭。在中国历朝历代,有很多的知识分子和学术专家(中国称其为宾客、幕僚)行走于天下,仅此一项,就可看到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初期阶段就有天壤之别。 鼎盛时期的英国。没有能力在欧洲建立统一的国家,但其殖民地遍天下,目光所照,莫不有英国国旗,最终又慢慢失去,仍然固守自己的岛国,其原因就是不具备内陆文化的底蕴,传播文化的人不能在当地生根发芽。如香港大学主要教授都来自英伦,退休后都返回本国。孔子欲居九夷,也就是当时中国边上的落后地区,其门人担心九夷蛮荒,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在这种天下观的内陆文化指导下,当今中国人以天下为家,并在各地生活、经商、繁衍后代,目光所照,南北寒暑,莫不有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推动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日不落的民族。中华儿女不仅仅不在乎一个地方的偏远,而且还能隐于山野之间,这也是西方文化人所做不到的。 西方各国的民族文化历史不长,但一贯以其传统文化自傲,缺乏与其他文化的包容,各殖民地无论政界还是军界,皆从此道,很少有家庭留居传子孙在殖民地。美洲是块人烟稀少的新大陆,再加去那里的殖民者不是社会的顶级精英,多属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无业人员、流放犯、投机分子和冒险家,所以才能定居下来,最终这些移民毫无眷恋之情地与祖国决裂,划地为王,也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西方的殖民政策,仅有商业性,而绝无人文性、融合性与统一性。中国人言“以人文化成天下”,西方人断无此理想与作为。 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华民族同化力量大,故历史上虽然不断有外族入侵,但都给我们同化了。这话也非不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首先能同化自己,使自己成为有天下观的中国人。 西方的国家都不大,虽然有过辉煌的殖民帝国,但都最终慢慢地分裂了出去。从世界的格局看,分裂独立的趋势越来越加强,如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等,而统一方面除东西德之外没有其他的案例。纵观历史,虽沧海变幻,只有在中华民族居住的这块土地上不断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而多数的国土都是不断地割据、分裂,或以联邦、联合制维系大国的框架而已。分裂一个国家容易,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很难,这需要博大的内陆文化为基础,在此方面,中国文化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在处理伊拉克战后问题上一直缺少良策,参议员院中的那些高层次文明人曾拿出一个将伊拉克分割成三个国家的荒唐提案,让世界人民大跌眼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