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州民歌
释义

在温州传统民歌中,山歌占了很大的比重。其音调优美,节奏平稳,旋律比较舒畅、悠扬,如乐清山歌《对鸟》,对比鲜明,曲调生动,通过歌唱美丽、自由的鸟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又如温州山歌《叮叮当》,曲调优美,节奏轻快,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和自豪。

温州的民间小调

流传面很广,这种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歌唱形式,文字质朴,曲调活泼,旋律流畅。大多数还伴随劳动演唱,更多的带有娱乐表演性质。一种是在农村节日活动中演唱的,如乐清的《马灯调》,来自民间跑马灯舞蹈;青田、永嘉一带的《采茶调》,来自民间采茶灯舞蹈等等。这种小调都兼有歌舞特点,节奏整齐,曲调欢快而优美,情绪热烈。一种是农民平时劳动之余来歌唱的,如《烟筒调》、《老来哥》等,这些小调,有的朴素而清新,有的诙谐而风趣,基本上还保持民间朴素健康的特色。

劳动号子

是为了统一劳动节奏,指挥劳动等;并起着解除疲劳、调剂情绪的作用。大都是无字句的嘿呵的音调,有些义插写简短歌词,作为过度。如温州的打桩号子,乐清的《船夫号子》,温州蛋行工人的《数蛋号子》等。

温州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用热血肥沃了这片热土,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浪潮,带来了无限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卷走了温州人心中最朴素的文化。温州戏曲、曲艺作为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温州人文情怀的真实写照,却在一步一步地远离,远离……,我们熟悉的乡音已离我们日渐远去。

温州戏曲、曲艺产生之早,种类之多,影响之广,但我们又将如何挽留这将远去的灵魂。

永昆

温州昆曲是我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带,又称“永昆”。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雷峰塔》、《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朴质、自然、明快等特点。

瓯剧

是流行于浙江南部,以温州为中心的地方戏。瓯剧是在民间土壤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明末清初,高腔、昆腔流行于浙南,乾嘉时,乱弹班开始盛行,班社均兼唱高腔、昆腔、乱弹腔。后又兼唱部分传自安徽的“徽调”,滩黄,时调。在长期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因为它是一个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剧种,故又叫“温州乱弹”。1959年改称“瓯剧”。

瓯剧的剧目

丰富多彩,反映题材宽广,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如《三仙粮》中的翠央多次受难,《珍珠塔》中的陈翠娥和方卿历经波折,结果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类戏是群众最爱看的,俗称“家庭格”,贴近人们的实际,故有“有台上就有台下”之说。历史题材的戏,大都取材于三国、水浒等小说史料。通过尖锐的忠奸斗争,揭露封建暴政,歌颂古代英雄反侵略的正义行为,反映人们受国主义精神和反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情感。如《探五阳》中的王英大敌当前,愿弃私仇,报效国家。瓯剧中还有《黄金塔》、《雷峰塔》等流传民间的神话剧,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木偶戏

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古代称之“傀儡戏”。木偶戏是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吸引观众。木偶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可考的文字记载来考察,至少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木偶的雏形。在唐宋时期,木偶戏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主要用途是为丧葬仪式服务的,不过已经有故事情节的表演。直至明清两代,木偶的发展更是波及各地,产生不同的分支流派。现今有木偶表演种类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铁枝木偶等。平阳县木偶戏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在平阳县民间流行。今天的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就是“新民提线木偶剧团”,剧团长期活动在浙闽一带,颇有影响,是当代中国提线木偶最具代表和影响的剧团之一。近年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改平面舞台为立体天桥舞台,并打破框式结构,出现了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它在表演形式上以提线木偶为主,杖头、布袋木偶为辅;在表演技巧上,能把古装传统戏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演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把现代题材剧目中的人物塑造得性格各异、丰富多彩。屡次参加国内外赛事,硕果累累。近几年平阳木偶戏更是频繁走出国门,享誉海外。

越剧

在温州,越剧虽然不是温州土生土长的剧种,但是温州对越剧发展的贡献是不能否认的。根据南戏改变的越剧《荆钗记》、《拜月记》等大大的丰富了越剧题材。

在瑞安、平阳、温州市等地,流行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叫“温州鼓词”。历代相传,因多系瞽者以此为业,亦称“盲词”。据已故名艺人季松年、管华山说: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横阳,即今平阳;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间小调。当时在野的文人与聪明的盲艺人,承受了古乐的衣钵,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创造了说唱形式。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在器乐和音乐上也日臻完善。

温州戏曲与曲艺

温州鼓词按演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叫“大词”,也称“娘娘词”。新中国成立前大都在庙宇中演唱。唱大词时,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其主要词目为《陈十四娘娘》,唱陈十四学法灭妖的故事,可以连唱几昼夜。

一种叫“平词”,演唱以传书,小说编成的词目。乡间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等,总喜欢邀请鼓词艺人在村头巷尾,晒谷场作场地演唱,多则连台数日,少者一夜即止。演唱时,艺人把一张约1.5市尺见方的凳子倒置,用绳子把四只凳脚绷成网状,右前放扁鼓,牛筋琴平直摆在正中,右面后凳脚上系着抱月(梆),前围一幔,就可表演了。

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曲调,带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鼓词的基本曲调有慢板、流水、紧板等几十个板式。由于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以瑞安方言为标准),因此各地语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调比较细腻、柔和;北派曲调比较粗犷、古朴。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丰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曲本形式有“折书儿”、“小说”、“部书”等三种。其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其文体一般由韵文、道白相间而成。唱韵很讲究押韵自然,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文学的特色。

莲花落与道情

乐清曲艺园中开着两种莲花,一种是老传统的;一种是新培育的。它们争妍斗艳,各有千秋,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

先说传统莲花,旧名叫“莲花落”,民间也称“道情”。道情与莲花本是两门曲艺,莲花起始于流浪者上门卖唱;道情渊源于表述道家故事的“道曲”,后互相渗透,则难分姐妹了。据记载,莲花早在唐、宋间已相当流行,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受地方歌谣和戏曲影响,发展成今天的多种调式,以致各地有各地的莲花。然大同小异,基本特征是:旋律朴素,节奏明朗,行腔灵活,乡土气息浓郁。演唱形式一般系两人搭档,独唱或数人联唱的亦有。唱的内容大抵表现急公好义,惩恶扬善,男女爱情等民间故事及地方风情。常唱的节目有《蝴蝶杯》、《珠痕记》、《粉妆楼》、《五美图》、《梁山伯与祝英台》、《黄三娘与林定郎》…些系列故事如《十二红》,要唱几天几夜才团圆。伴奏乐器可多可少,种类包括竹板、竹筒、木拍、节子、扁鼓、敲琴、三弦、琵琶、胡琴诸类。

由于传统莲花是从旧社会唱过来的,难免粘带着不健康东西。新中国建立后对它进行了“整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同时充实了宣扬革命斗争、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内容,让旧莲花展示新风采,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增添民众生活情趣立新功。

温州的曲艺还有很多,如弹词、花鼓、龙船、说书、快板、对歌、对歌,其中除了依赖宗教活动而生存的龙船偶尔还能在街头见到外,其它曲种已基本绝迹。

加强对温州戏曲曲艺文化的保护整理研究,是温州戏曲曲艺再次散发出欧越文化的光辉。

另外,大家找答案是为了互相帮忙,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希望以后不要再说:“....资料没筛选的不要....”之类的话~~

让人很没干劲.........希望找到的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