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之萼 |
释义 | 温之萼,石油机械制造专家。组织石油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研制工作,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牙轮取芯钻头、大型泥浆泵、防喷器等钻井装置和炼油设备,为石油机械制造业贡献毕生精力。1996年,病逝于北京。 生平简介温之萼,1909年6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小堤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受伯父“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决心求学上进,刻苦学习,终于考入河北工学院机械制造系,1936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青年时代的温之萼,面临国难当头,为了抗日救国,他参加了南京兵工厂工作。他工作努力,勤奋好学,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后来石油机械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他赴美国进修深造,学习汽车配件制造、柴油机制造、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以及油田钻采技术。1947年回国后,正值国民党发动内战之时,他坚决反对打内战,断然拒绝了南京兵工厂的多次聘请,决心不再参加该厂的武器制造工作。他冲破重重阻挠,主动来到了条件艰苦的玉门油矿,开始了在石油战线上的奋斗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石油勘探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在西北地区如玉门青草湾、青海民和、柴达木等地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西北石油管理局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温之萼当时任局工务处副处长,主管基地及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卓著。1953年任石油钻探局机动室主任工程师,1955年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主任工程师。1962年他调入石油工业部宝鸡第一石油机械厂任总工程师,1981年调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副总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工作兢兢业业,为推动工厂的技术进步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温之萼受到冲击,被下放劳动。但他仍关心工厂的技术工作,在车间劳动中,与工人同甘共苦,向工人传授技术。“文化大革命”后,他在工厂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参加了百台钻机会战等多项重大新产品的研制,为石油工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退休之后,他参加了《石油英汉大词典》的编审等工作,依然在为石油机械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1996年温之萼于北京逝世。 科学成就守护玉门油矿器材1947年,温之萼赴美留学回国,风华正茂,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奔赴中国西北地区条件十分艰苦的玉门油矿工作,曾任机电厂主任工程师和工务组组长,主管机厂、电厂以及矿区的水、电、通讯及建筑等业务。他在任职期间,利用自己在美国留学时所学到的技术知识,整理编写了石油机械制造多种技术讲义,绘制出各种图纸,举办焊接、矿场机械、炼厂机械等技术培训班,培养了许多技术工人。为保证油矿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当时玉门油矿从美国进口一台华克夏柴油发电机组,由于机组设备技术比较先进,操作复杂,没有人会安装与操作。温之萼随即翻译说明书,给油矿有关人员进行讲解,组织安装调试,并亲自操作,给工人们作示范,解决了玉门油矿用电问题。 1949年8月玉门油矿解放前夕,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抢掠、破坏,温之萼积极参加护矿、护产活动,组织工务组全体职工进行护矿斗争,为玉门油矿保存了恢复生产的重要物质。他曾亲自驾驶汽车,把4套发电机组和一些重要器材,秘密埋藏在隐蔽的地方。9月24日,玉门油矿在欢乐的锣鼓声中回到人民的怀抱,他把埋藏的器材全部交给矿区军管会,受到了军管会的表彰。 克服石油师官兵入驻探区的困难50年代初,温之萼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工务处副处长,主管探区基地及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玉门油矿新探区青草湾和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茫崖的建设中,在一无图纸,二无器材设备,三无正式基建施工单位的条件下,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行设计图样,并按施工情况、顺序、现场条件进行部署,编排详细的施工计划,招收农民、牧民等人员组成临时施工队组织施工。时值隆冬,寒风呼号,他经常坚持工作到深夜。 温之萼深入施工现场,向全体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严格执行班组分工交接制度。在现场他和工人一样干活经常手上磨出老茧,虎口打起血泡。他的模范行动激励着每一个员工,终于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了局本部办公地区、石油学校和苏联专家招待所等三项工程,受到了康世恩局长的高度赞扬。 当数千名石油师官兵进入石油探区以后,生活设施特别是宿舍问题又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温之萼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因陋就简,亲自设计并订制了大量的毛毡、木板、帆布活动房,解决了大批人员入驻探区问题。这项工作成就被当时的西北石油管理局称作是温之萼的一大发明创造。 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牙轮取芯钻头中国石油工业是在技术、装备物资极其匮乏的基础上,经过几代石油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1955年,在当时西北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中,钻探、采油和炼油储运设备的补充制造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钻采机具配件非常缺乏,加上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封锁,国外供应渠道中断,直接影响到石油矿区的正常生产。为了解决急需,西北石油管理总局在上海办事处成立了制造组,负责组织设备部件加工订制,并派史久光、温之萼、李新民、刘子汉等赴上海配合制造组开展工作,主要负责设计绘图试制实施等工作。同时用专车发运了一批固井、打捞、钻头、采油的机具和一批配件,供制造组测绘研究。 针对当时各矿区钻具和套管缺少接头、接箍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急需,温之萼配合制造组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他亲自测绘了几十种钻具、钻头,设计图纸,联系工厂组织加工试制,解决了钻杆接头打捞工具、震击器、卡簧等大工具配件的供应。为了制造牙轮取芯钻头,他不分昼夜查阅资料,化验钢材,并多方核对堆焊用的耐磨碳化钨粉和各部件的热处理金相分析等工艺技术资料,组织设计绘图,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牙轮取芯钻头,并在青海民和探区井下试验取得成功。与此同时,温之萼还负责了当时为延长油矿制造炼油釜的技术工作,有力地支援了老区油矿的建设。 开发生产泥浆泵和防喷器为了加快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步伐,1952年,中央财政委员会决定将铁道部所属宝鸡铁路机修厂转业为石油第一机械厂,由当时的西北石油管理局工务处主管。1962年,温之萼调入该厂任总工程师,恰逢工厂生产的上百台采油用的抽油机因质量问题被退了回来。他亲自组织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科室车间,从图纸、工艺抓起,从技术管理和生产质量的基础工作抓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审定设计,制造出合格产品,同时制定了许多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使工厂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工厂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60年代初期,宝鸡石油机械厂以石油机械配件、部件生产为主。产品是抽油机,苏式、罗马尼亚式钻机等小型部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尽早形成开发能力,温之萼组织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开发石油钻井用的大型泥浆泵和防喷器。这种系统设计要求较高,加工工艺难度大,尤其是防喷器铸造难度更大,加之当时工厂科研能力、生产条件较差,开发的困难很大。在研制过程中,他对每个设计方案都亲自审阅,对每个工艺方案都亲笔修订,经常日夜深入生产现场对关键工序跟踪指导。防喷器铸钢件是能否研制成功的关键,他组织领导铸钢质量会战,深入基层同技术人员、工人共同分析,查找影响质量的原因,制订改进方案,稳定了电炉冶炼工艺,统一了配砂比例和操作规程,使铸件质量大大提高。他还亲自把关,确定材料化学成分,冶炼时到炉前指导,从而顺利地炼成了合金钢,为防喷器生产提供了优质毛坯。此外,他还负责组织了铂重整、无间隙换热器等炼油设备的生产技术工作,使工厂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宝鸡石油机械厂从生产、技术方面以修配为主向以制造为主的过渡。 温之萼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潜心培养工厂科技队伍,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技术人员和工人。多年来,为工厂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他亲自把大量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供技术人员学习、消化。他对技术人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还常常给技术人员传授美国等先进国家有关规范及操作经验,开阔技术人员的眼界,使他们接受先进技术。许多重大项目,他都亲自设计、亲自编制工艺,主持成立了设计、工艺等科研部门,建立了产品设计、工艺管理、新产品试制鉴定、材料代用、材料入厂化验,技术人员职责等技术管理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使工厂逐步发展成为石油工业机械制造基地。 温之萼毕生心系石油工业,热爱祖国,为石油机械制造业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50年代末,被评为三级工程师,先后多次被西北石油管理局和石油工业部评为先进工作者。 个人简历1909年6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小堤村。 1932-1936年,在河北工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36-1945年,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兵工厂工作。 1945-1947年,在美国学习汽车配件、柴油机、石油钻采设备和油田开采技术。 1947-1949年,任甘肃玉门油矿机电厂主任工程师、工务组长。 1949-1952年,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工务处副处长。 1952-1955年,任石油钻探局机动室主任工程师。 1955-1962年,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主任工程师。 1962-1981年,任石油工业部第一机械厂(宝鸡石油机械厂)总工程师。 1981-1985年,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副总工程师。 1985-1996年,退休。聘为石油工业部机械制造局技术顾问等。 1996年,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1、温之萼.机械加工刀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64 2、温之萼,等.石油英汉大词典.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参考文献[1] 张轰主编.岁月流金——记石油科技专家(三).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