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永明 |
释义 | 艾永明,1957年生,籍贯江苏常熟。现任苏州大学王键法学院教授,法律史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行政法史和晚清法律史。先后出版专著三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法制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10余篇,并在日本、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大学教授 艾永明在中国行政法史和中国近代法制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先后被评为苏州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江苏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主持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清史》编纂项目《清史·按察使表》。专著《清朝文官制度》2005年12月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1月获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现担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 主要荣誉1.江苏省首批中青年法学家 2.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997年﹑2002年) 3.苏州市跨世纪高级人才(1999年) 4.苏州大学第一批﹑第二批中青年学术骨干 科研项目1.《清史·按察史表》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清史》项目,主持人,经费35万,2005年——2008年; 2.21世纪法学应用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教委重点项目,项目总负责人,经费5万,1998年——2002年; 3.东吴法学教育史论,教委,主持人经费1万,2005年—2007年。 主要获奖1.《清朝文官制度》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12月; 2.《清朝文官制度》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月1月; 3.《唐代行政法律研究》,第12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图书二等奖, 1998年10月。 主要专著《清朝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出版); 《唐代行政法律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出版); 《中国封建社会理冤制度述论》(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 《清末修律的“中外通行”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新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中华法系并非“以刑为主”》(中国法学2004第1期)。 《刑罚与教化》(两人合著,排名1),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国公民权益保护》(丛书)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东吴法学先贤文丛》主编,法律出版2005年始陆续出版; 《臣纲——清朝文官的游戏规则》(两人合著,排名1),法律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主要教材1.《中国法律思想史》教育部统编教材,参编,北京大学出版1999年出版 2.《中国法律思想史》(近代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参编,此书系国家社科“七五”规划项目,国家八五重点出版书目。 主要论文1.中国封建社会理冤制度述论,《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排名1); 2.清未修律的中外通行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独著),《中国法史学精粹》,2002年卷收录; 3.新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排名1); 4.中华法系并非“以刑为主”,《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独著),《中国法史学精粹》2005年卷收录; 5.我国古代有关犯罪心理的见解初探,《心理学探新》,1983年第3期; 6.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关于商鞅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8.从秦律看中国封建法律对官吏的两手政策,《江海学刊》,1986年第6期; 9.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观念阻力,《法学与实践》,1986年第1期; 10.殷周时期犯罪心理学思想初探,《心理学报》,1987年第4期; 11.荀子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蠡测,《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第4期; 12.《法学盛衰说》析论,《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法学专刊; 13.玄学家的犯罪学思想,《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3期; 14.法家的犯罪心理学思想研究,《心理学探新》,1988年第1期; 15.淮南子的犯罪心理学思想研究,《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转载; 16.清末预备立宪思考录,《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法学专刊; 17.董仲舒的犯罪心理学思想研究,《心理学探新》,1989年第4期; 18.诸葛亮的法制心理学思想,《法制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 19.中国古代变法改革之题,《政法论坛》1990年第4期; 20.沈家本的狱政改良思想,《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 21.《管子》中的犯罪心理学思想探析,《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22.孔子的综合控制犯罪观,《法学天地》,1990年第4期; 23.《折狱龟鉴》的犯罪心理学思想,《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第3期; 24.改进中国法制史教学的设想,《大学教育论坛》1990年第1期; 25.宫刑论之题,《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26.唐律研究中一次可贵的开拓——评《唐律论析》,《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 27.墨家的犯罪心理学思想管窥,《犯罪心理研究》,1992年第10期; 28.张养浩的犯罪心理学思想,《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1期; 29.中国封建社会投诉制度中的非常程序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人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30.儒家法律文化近代化的内在障碍,《儒学与法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31.评《唐明律合编》,《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5期; 32.唐代立法监督制度初探,《法律史研究》第二辑 ,1992年12月出版; 33.王充的犯罪心理学思想初探,《心理科学》,1992年第6期; 34.沈家本的犯罪学思想初探,《沈家本法律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 35.宋代理学家的犯罪心理学思想探析,《心理学报》,1993年第1期; 36.合理的外壳,不合理的内核——《论语》义利观简析,《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37.中国封建社会考绩制度及其借鉴,《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38.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命运,《架起法系间的桥梁》,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39.《论语》法思想的价值论初探,《论语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40.中国古代犯罪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法律评论》,1995年春季号; 41.传统中国经济法律的现代透视,《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 42.中国历代改革受君权制约造成的悲剧,《东吴法学》,1996年号; 43.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法学》,1996年第11期; 44.法家的法治与专制,《东吴法学》,1998年号; 45.法家“法治”学论的内在矛盾,《东吴法学》,1997年号; 46.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7.关于国体和政体关系的几点思考,《东吴法学》,2000年号,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1年第1期全文复印; 48.孔子法律目的论浅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9.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0.清朝文官的考绩立法及其实施状况,《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年第2期全文复印; 51.清末法制近代化为什么失败,《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0期全文复印,《比较法学文萃》第2期(2006年)转载; 52.清朝行政处分立法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2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4年第10期全文复印; 53.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期全文复印; 54.清朝文官休致制度简考,《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5.清朝行政立法中的效率原则探微,《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56.清朝行政法律之儒家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7.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模式的几个问题——与易中天先生商榷,《福建论坛》,2009年第8期; 58.清朝文官俸禄立法的教训,《光明日报》,2003年4月8日; 59.唐律中的重惩赃吏,《中国法制报》,1986年10月10日; 60.法律文化传统的观念阻力,《文汇报》,1986年9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9月19日转载; 61.略说西周的市场管理,《市场报》,1987年10月26日; 62.商朝官刑成败谈,《法制日报》,1988年7月8日,人大复印《法学》1988年第8期全文转载; 63.我国古代市场管理法述略,《法制日报》,1988年10月14日; 64.西周初期因地制宜立法原则,《法制日报》,1988年8月8日; 65.唐朝的市场管理法,《市场报》,1988年3月7日; 66.日本法制一瞥,《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特刊》,2001年7月11日; 67.不应否定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北京日报》,2003年3月24日; 68.文化“拿来”与“输出”不能一概而论,《社会科学报》,2003年3月27日; 69.“官”与“公仆”,《学习时报》,2003年5月9日; 70.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上海法制报》,2009年1月14日; 71.秦汉以降就有人治和德治,《社会科学报》,2008年11月13日; 境外发表论文: 72.范仲淹法律思想略论,《范学论文集》,香港新亚州文化基金有限公司出版, 2004年3月; 73.近十年中国学术界关于中日法制近代化的比较研究,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与政治》,2002年6月; 74.中日近代法制改革成败原因分析,澳大利亚邦德大学《邦德法律评论》,2004年6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