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脾酒 |
释义 | 【配方】干姜30克,甘草30克,大黄30克,人参20克,制附子20克,黄酒300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粗加工成颗粒,用细纱布袋盛,扎紧袋口;再将黄酒倒人干净的酒坛中,放入药袋,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经常摇动,10日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效】温中通便。适用于脘腹冷痛,大便秘结或久痢。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温服15~20毫升。 【说明】用此酒治疗虚寒性便秘、脘腹冷痛患者,一般服用3天后便可见效。对老年人虚寒性便秘患者可常服,而无流弊。 【注意】 阴血亏虚所致肠燥便秘者忌服。酒尽后可再添新酒,至气味淡薄即止。 【注释】干姜大辛、大热之品, 《珍珠囊》日“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附子具纯阳之性,功专助阳,大补命门真火,逐除风寒湿邪,上能补助心阳,下可补肾命,内温脾上,外固卫阳;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有抗衰老及强心作用。大黄味苦性寒, 《本经》称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甘草, 《本草正》谓其“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目C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人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人参甘温益气,以补其虚。诸药合用,共成温中攻下之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