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海明
释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教育经历】

2006年8月 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

1999年7月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

【社会兼职】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助理、外事办公室主任

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3.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研究员

【联系方式】10087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学术访问】 2010年8月 比利时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访问学者,欧盟Erasmus Mundus LiSUM-Mobility项目

【著作】

1. 英文专著Confucian Pragmatism as the Art of Contextual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orld 儒家实用主义, 美国Lexington出版社 2009年, 350页;

2. 英文Chinese Philosophy: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hina International Press, 2010;

3. 《中国哲学思想》,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

【论文(部分)】

4. “A Reconstruction of Zhuangzi’s Metaphysical View of Dao from the Heavenly Axis Perspectiv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2011;

5. “Continuity of Heart-mind and Things-event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in Asian Philosophy, August 2011, Volume 21, Number 3;

6. “Two Versions of Metaphysical Ethics: Levinas and Guo Xiang,” in Levinas and Asian Thought, forthcoming;

7. “A Survey of Roger Ames’ Methodology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vol. 41, no.3, Spring 2010, pp. 53-64.

8. “One and Many: Creativity in Whitehead and Chinese Cosmology,” i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March 2010;

9. 《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三期;

10. “Confucian Religious Creativitybetween Guodian Texts and Received Tradition,”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2010年;

11. 《从认识论角度看宋明理学的哲学突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10》;

12. 《郭象顺中为常的中道伦理观》,《文史哲》2010年第三期;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10》;

13. 《后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民主”》,《跨文化对话》第25辑,2009年11月;

14. 《安乐哲比较哲学方法论》,《云南大学学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9;

15. 《荀子心“合”物论发微》,《中国哲学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2期;

16. 《先天学之自得,后天学之无奈》,《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

17. 《儒家人己关系与社群民主》,《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

18. 《人己中道:杜威与儒家》,《哲学门》2008年第二期;

19. 《心通物论——<系辞上>的形上意蕴》,《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20. 《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光明日报》2008年;

21. 《郭象与萨特命运观之比较》,《哲学家》2007年;

22. “From Substance Language to the Vocabularies of Process and Chan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Key Philosophical Term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Focusing the Familiar’,”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004, III, pp. 217-33;

23. 《朱子早年易学本体思想之形成过程》,《东南学术》2001年第1期;

24. 《朱熹河图洛书说研究》,《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25. 《阳明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主编与编辑】

26. 2010- 编委,英文刊物《比较哲学》“Comparative Philosophy”;

27. 2008-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海外中国哲学研究丛书”;

28. 2007- 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哲学精译系列”。

【美国哲学年会(APA)会议】

1. 2010年12月,波士顿,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tinuity of Mind-heart and Things/events: A Systematic Reconstruction of Neo-Confucian Epistemology”;

2. 2009年12月,纽约,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fucian Pragmatism on Contextualizing Mind and Experience”;

3. 2008年12月,费城,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Confucian Pragmatism”;

4. 2007年4月,芝加哥,美国哲学年会中部会议,发表“Meaning and Naming: Chinese Relational Creativity”;

5. 2006年12月,华盛顿,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One and Many: Chinese and Whiteheadian Metaphysical Creativity”;评论Ashby Butnor “Perceptual Intimacy: Moral Perception & Action in Zen Buddhist Philosophy”;

6. 2005年12月,纽约,美国哲学年会东部会议,发表“What is Chinese Philosophical Creativity”;

7. 2002年3月,西雅图,美国哲学年会太平洋会议,发表 “From Substance Language to the Vocabularies of Process and Chan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Key Philosophical Terms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Focusing the Familiar’.”

【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英文论文】

8. 2011年2月,日本,“儒学与法华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英文论文“Two Versions of Desire-based Subjectiv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alects and the Lotus Sutra”(《两种基于意欲的主观主义版本:关于<论语>与<法华经>的比较哲学研究》;

9. 2011年1月14-30日,希腊雅典,“伦理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元伦理学工作坊,交流论文《好的道德理由是内在地还是外在地导致道德行为:王阳明论道德判断与动机 Emotional Internalism or externalism: Wang Yang Ming on moral judgment and motivation》。

10. 2010年10月22-25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古典今读’名家论坛——《论语》解读”国际学术研讨会,英文论文《On Confucian Family Reverence as the Root of Humanity 论儒家的“孝”为“仁”本》;

11. 2010年10月2-16日,夏威夷,国际非暴力研讨会,英文报告《中国儒家非暴力哲学 Confucianism as a non-violent philosophy》;

12. 2009年12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杜威的第二次使命” 国际学术研讨会;

13. 2009年10月,北京外国语大学,“We论坛-金融危机与中国文化”;

14. 2009年6月,北京大学,“科学、哲学、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

15. 2009年5月,香港,富布赖特基金会主办“儒家与美国实用主义”对话国际研讨会,香港道风山,香港中文大学;

16. 2008年12月,海口,“亚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外国语大学;

17. 2008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第三届“建设性交锋-交融”国际会议,美国圣荷塞州立大学比较哲学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外国哲学研究所;

18. 2008年5月,广州,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美国对华学术交流联会“对话中的比较伦理学:以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传统为例”国际学术研讨会;

19. 200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二届“北京大学-首尔大学-东京大学”三校青年学者哲学会议。

【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中文论文】

20. 2010年9月28日,山东尼山,首届尼山论坛“责任与信用:儒家与基督教的基本价值”,论文《儒家共生伦理学:自我与家庭》;

21. 2009年12月,人大,国际儒学论坛·2009;

22. 2009年6月,山东泗水,“东西文化比较的新视野:安乐哲师生论道”国际学术研讨会;

23. 2009年6月,上海,华东师大,“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4. 2008年12月,人大,国际儒学论坛·2008——“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

25. 2008年5月,台北,天主教辅仁大学,第十一届辅大人大哲学论坛,“哲学思辨与跨界对话学术研讨会”;

26. 2007年12月,人大,国际儒学论坛·2007——“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

27. 2007年11月,杭州,华东师大,“儒道经典与中国思想学术研讨会”;

28. 2007年11月,人大,中华孔子学会年会;

29. 2007年11月,北京大学,中国博士后学术研讨会;

30. 2007年10月,成都,中国近现代哲学研讨会;

31. 2007年6月,武汉,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32. 2007年8月,北京大学,“禅文化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

33. 2006年12月,人大,“国际儒学论坛·2006”,孔子研究院;

34. 2006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政治哲学国际论坛会议。

【国外受邀讲座】

35. 2011年1月,中国驻希腊使馆讲座:《儒学与当代国际关系》;

36. 2010年11月,丹麦哥本哈根商业孔子学院(Copenhagen Business Confucius Institute (CBCI))主题演讲《儒家实用主义》(“Confucian Pragmatism”);

【会议组织】

37. 2011年7月29-31日,共识、文化与理性: “中国-欧洲哲学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议(Consensus, Culture and Reason: 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European-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King’s China Institute, King’s College London);

38. 2011年7月26日,“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研讨会”(Author Meets Critics: A Workshop onRichard Shusterman’s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aesthetics);

39. 2011年7月19日,“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研讨会”(Author Meets Critics: A Workshop on Roger Am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重点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Priority Program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Zurich);

40. 2010年7月,“心学的文化与政治含义:杜维明思想研讨会”(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of Heart-and-Mind: A Discussion of Tu Weiming's Thought),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苏黎世大学亚欧研究重点项目(University Research Priority Program "Asia and Europe", University of Zurich);

41. 2010年7月10-11日,“2010年中国哲学形上学与认识论”国际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国中国哲学家协会(ACPA),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第二届年会;

42. 2009年7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2009“比较哲学方法论”研讨会;

43. 2009年7月16日,英文国际会议,“2009 中美哲学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发展”(Chinese and American Philosophical Forum-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与美国纽约古西堡州立大学哲学与历史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ld Westbury)合办;

44. 2009年6月26日,英文研讨会,“当代哲学北京圆桌会议”(Beijing Roundtabl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主题“当代形上学与中国古典形上学思想之比较”(Contemporary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al Thought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与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ISCWP),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比较哲学中心(Center for Comparative Philosophy,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USA)协办。

45. 200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青年哲学论坛”系列讲座。

【奖励和基金】

1. 2010年 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 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文项目

3. 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

4. 2009年 中国人民大学十佳优秀班主任

5. 2009年 “教社医”联校论文奖

6. 2008年 中国人民大学985“自由探索”项目

7. 2007年 人事部中国博士后基金

8. 2006年 教育部归国人员启动基金

9. 2005, 2002年 美国Chung-fong and Grace Ning 基金

10. 2004-5年 美国Chun Ku and Soo Yong Huang 奖学金

11. 2004, 2002年 夏威夷大学-北京大学交换学者基金

12. 2000-2005年 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学生奖学金

13. 2000-2002年 美国陈荣捷比较哲学奖学金(Wing-tsit Chan Fellowship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