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朝忠
释义

温朝忠(1878—1911年),一名朝钟,字静澄,号果斋,别名温而厉、孔保华、恍惚道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在黔江县大路坝下场(现归湖北省咸丰县管辖)。1906年,改名温而厉,随师王云笠赴成都,投考省师范学校。1910年12月底,决定提前起义。攻打黔江县城时,被清军援兵围击被杀。四川军政府追认温朝忠为烈士,授予他“铁血英雄”匾额。

幼年的温朝忠,颖悟过人。贫寒的家境使他勤奋好学,于经史之外,旁及诸子百家、佛道经典,还以其精湛的医术救人。不论严寒酷暑,山高路远,一喊即应,药到病除。对贫苦人家,则分文不取。人们尊称他为“温神仙”。1906年,他改名温而厉,随师王云笠赴成都,投考省师范学校,成绩第一。主考官在他论议朝政的试卷上批道:“文怪、字怪、名怪”,破格接见他。由于温朝忠大谈国事,抨击朝政,主考官认定他为“狂生”,降为第二名。不久,他遇到了黔江同乡、日本留学归来的同盟会员程芝轩,经程介绍加入同盟会。于是,温朝忠放弃学业,遍游川鄂湘黔,广交革命志士。还在汉口学造炸弹,操习剑法,练就一身功夫。随后他带着《革命军》、《同盟会宣言》等革命书籍回到黔江,翻印《灭清八策》,进行革命宣传。每逢集市,即在群众中演说。还倡建“风俗改良会”,提倡“习武强身,强身保国”,入会群众达一万余人。在雄厚的群众基础上,温朝忠与黄玉山等人,筹建革命武装团体。因其决心“以铁与血来抵抗敌人,洗雪国耻”,遂将这个新成立的革命武装团体取名“铁血英雄会”,会址设在黔江城北小南海朝阳岛上。川鄂边区毗邻县闻风而动,入会者达六、七万人。1909年,“铁血英雄会”更名为“川鄂湘黔铁血英雄联谊会”,提出“义联英俊,协和万邦;推翻满清,打倒列强;复兴中华,实行共和”的政治纲领。此时中国的形势,已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革命党人积极活动,清政府惶恐不安。宣统二年,湖北施鹤道贴出告示,通缉温朝忠等人。温改名孔保华,到四川江律、永川等地,联系同盟会友,商讨起义事宜。返回后,时值“黔江县令王炽昌又藉名苛征”,群情激愤;各地起义消息纷纷传来,令人鼓舞。温朝忠赋诗:“瀛海(黔江小南海)劫灰犹化尘,神州狮睡继为春。龙将沼池云先起,虎未啸林风已生。渔父尚轻亡国奴,汉儿甘作醉乡民?皇天有命诛残暴,谁是攀龙附凤人?”抓紧武装起义的筹备。

1910年12月底,温朝忠与王克明等以朝山为名,到凤池山聚会,商讨起义事宜,不料消息走漏。温朝忠等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1911年1月3日(庚戌年腊月初七)革命军誓师凤池山,公共温朝忠为义军总司令,发布反清檄文,剪除发辫,臂佩白布章,外衣前后粉书“国民军”三字,手持长矛、马刀、火枪、土炮等武器,举着“奉天承命,扫清灭洋”的大旗,向黔江县城挺进。黔江县“福”、“寿”两营官兵,昼夜巡逻。1月7日清晨,大雾弥漫,义军取道大垭口,从仰头山进攻县城。孔常礼带“福”字营官兵驻守大垭口,用火枪封锁义军进路。温朝忠领部分人马抄后路袭击,打死孔常礼,敌军落荒而逃。义军长驱直入,一举攻占黔江县城。义军打开监狱,走上街头,宣传革命,补充人员枪械。旋又主动撤离县城,在两会坝整编起义队伍为“国民军”。

为了实现“攻打彭水,出涪陵,沿长江上重庆,与各地同盟会汇合,向全川与外省扩展”的计划,义军在整训后,兵分两路再次攻打黔江县城。时清军援兵已到。腊月十二日傍晚,温朝忠部到达城郊,从上沙坝涉水过河时,突遭埋伏在万柳堤的协防军的猛烈射击。温朝忠一马当先,仗剑指挥义军奋勇还击。由于众寡悬殊,激战到三更,义军伤亡惨重,被迫退至湖北咸丰县破水坪,以图据险固守。然清廷征调的川鄂湘三省部队,接踵而至。腊月二十七日,义军再退驻飞龙寺,被追来的敌军团团围困。在这生死关头,有人建议他化装出逃,温朝忠毅然拒绝,说:“首其事者当其难,何逃焉?”次日拂晓,温朝忠从容地烧掉会友名册及文稿,挺立飞龙寺楼门前,面对敌军朗声道:“我就是温朝忠,一切皆我所为,不与他人相干,朝我开枪吧!”官军射杀温朝忠后,竟肢解了他的尸体,蜀军得头,鄂、湘军分其手足。三十二岁的温朝忠用鲜血和生命绘出一幅壮丽的丹青。

温朝忠视死如归、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将士们。1911年l1月13日,温朝忠余部攻克黔江县城,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迎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四川军政府追认温朝忠为烈士,授予他“铁血英雄”匾额。湖北咸丰县城的一条街命名为“朝忠路”,黔江县城为其建有碑亭。温朝忠的英雄事迹一直在川鄂湘边区传颂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