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星电测技术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张翰英 编 丛 书 名:导弹与航天丛书(第5辑)·卫星工程系列出 版 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ISBN:9787801442949 出版时间:1999-08-01版 次:1页 数:481装 帧:精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一般工业技术 内容简介《卫星电测技术》是密切结合卫星电测理论、设计和工程应用的专著,书中全面论述了卫星的电测理论、电测技术及其测试硬件和软件。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概论,卫星分系统测试,卫星综合测试,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测试设备总体设计,计算机自动检测设备,CAMAC通用接口装置,IEEE-488总线测试系统,整星自动检测系统,卫星电测系统的特殊问题,专用测试软件,卫星电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卫星电测技术》可供从事卫星电测技术研究、设计、生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新涉足卫星电测领域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训教材。 目录第1章 概论 1.1 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要求 1.2 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试验及其特点 1.3 测试总体需考虑的问题 1.3.1 测试方案的合理选择 1.3.2 试验设备、仪器的质量和精度 1.3.3 数据的处理和记录方式 1.3.4 测试系统的结构和附属设备 1.3.5 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用性 1.4 试验的组织实施及其结果分析 1.5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卫星分系统测试 2.1 概述 2.2 卫星电源分系统的测试 2.2.1 测试目的和要求 2.2.2 测试原理和方法 2.3 遥测、遥控和跟踪分系统的测试 2.3.1 测试内容和要求 2.3.2 测试原理和方法 2.4 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的测试 2.4.1 测试内容和要求 2.4.2 测试原理和方法 2.5 通信转发器分系统的测试 2.5.1 分系统测试目的和要求 2.5.2 测试原理和方法 2.6 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测试 2.6.1 分系统测试目的和要求 2.6.2 测试原理和方法 第3章 卫星综合测试 3.1 概述 3.2 卫星综合测试的任务和方案 3.2.1 卫星综合测试的任务 3.2.2 卫星综合测试方案的制定 3.3 卫星综合测试分类 3.3.1 按测试场地或环境分类 3.3.2 按供电与检测方式分类 3.4 卫星综合测试的内容和状态 3.4.1 卫星综合测试内容 3.4.2 卫星综合测试的状态 3.5 卫星综合测试设备及测试程序 3.5.1 卫星综合测试设备 3.5.2 卫星综合测试程序 第4章 卫星综合测试的实施 4.1 概述 4.2 卫星各研制阶段的综合测试 4.2.1 卫星的研制阶段 4.2.2 综合测试方案及任务 4.3 初样电性星的综合测试 4.3.1 测试目的 4.3.2 卫星技术状态要求 4.3.3 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性星测试 4.4 整星级鉴定试验 4.4.1 鉴定试验的环境条件 4.4.2 鉴定试验内容 4.4.3 整星级鉴定试验对卫星的损伤 4.4.4 环境试验条件下的综合测试 4.4.5 卫星合格鉴定的性能试验 4.4.6 整星级鉴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 4.4.7 整星级鉴定的振动试验 4.4.8 整星级鉴定的声试验 4.4.9 整星级鉴定的热平衡试验 4.4.10 卫星合格鉴定的热真空试验 4.4.11 其他整星级鉴定试验 4.5 “国际通信卫星Ⅵ”正检星合格鉴定试验 4.6 正样卫星综合测试 4.6.1 正样卫星验收试验 4.6.2 卫星与其他大系统的联合试验 4.6.3 技术区综合测试 4.6.4 发射区综合测试 参考文献 第5章 卫星电测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 5.1 故障模式的确立和判断故障的方法 5.1.1 卫星故障模式的确定 5.1.2 判定故障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5.2 分析故障的基本方法 5.2.1 断点分割法 5.2.2 现象比较法 5.2.3 模拟法 5.2.4 逻辑分析与推理法 5.2.5 系统分析法 5.2.6 逐步孤立法 5.2.7 反证验证法 5.2.8 扣除法 5.2.9 故障综合分析法 5.2.10 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5.3 卫星故障预测和对策 5.3.1 分系统级故障预想 5.3.2 系统级故障预想 5.4 在测试现场处理故障的原则 5.4.1 及时报告发生故障情况 5.4.2 保持故障现场 5.4.3 对故障现象进行初步分析 5.4.4 分析、检查和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骤 5.4.5 处理故障的一般措施 5.4.6 填写故障登记表 参考文献 第6章 测试设备的总体设计 6.1 概述 6.2 总体设计的程序 6.2.1 用户要求定义 6.2.2 设备要求定义 6.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6.2.4 详细设计和生产 6.2.5 验收、使用和维护 6.3 测试方法的选择 6.3.1 测试级别 6.3.2 测试环路 6.3.3 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应用 6.3.4 可测性设计 6.4 模拟器的使用 6.4.1 模拟器的必要性 6.4.2 硬件模拟器 6.4.3 软件模拟器 6.5 计算机及其接口的选择 6.5.1 计算机的选择 6.5.2 接口的选择 6.6 可靠性设计 …… 第7章 计算机自动检测设备 第8章 自动化测量及控制用的通用接口装置 第9章 应用IEEE-488总线的测试系统 第10章 整星自动检测系统 第11章 电测系统实施中的特殊技术问题 第12章 专用测试软件 第13章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收起全部<< 前言导弹与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导弹武器的出现,使军事思想和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航天技术把人类活动的领域扩展到太空,使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导弹与航天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基础工业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经过30年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勇于开拓,坚韧不拔,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走出了自己发展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道路;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导弹与航天工业体系;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科研、生产协作网。这是党中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胜利,是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协同,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丰硕成果。 30年来,我国已有多种型号经历了研究、设计、生产、试验、装备、使用的全过程,装备了各种射程的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各种类型的防空导弹和飞航导弹,用多种运载火箭发射了不同轨道和用途的人造卫星。我国导弹与航天工业的这些重大物质成果,对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了发展中国的导弹与航天事业,多少人投入毕生的精力,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备尝了失败的苦痛和成功的欢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