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水珍 |
释义 | 卫水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共党员。秦腔打击乐协会理事;西安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渭南市第一、四、五届政协委员。1943年出生于西安市一个梨园世家,父亲卫振伯是西安三意社名鼓师。 简介受家庭环境熏陶,卫水珍从小就对秦腔就很痴迷,喜爱秦腔艺术。1954年考入西安三意社,成为该社第八期学员。拜苏蕊娥、董化清等为师,公正小旦。启蒙戏《河湾洗衣》演出就在西安引起轰动。此后,又演出了《断桥》、《玉堂春》等剧目在西安引起强烈反响。1956年毕业后,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持地方文化建设,随团调入白水县剧团。曾任白水县剧团党支部书记、名誉团长、艺术指导。现为中国剧协陕西分会会员。 卫水珍扮相俊美,嗓音娇嫩圆润,唱腔委婉细腻。吐字拓实,发声自然。很好地揉进了一些现代的音乐美,听起来非常耐人寻味。她的表演传神到位。戏路宽、擅长演哭情戏,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在感情。表演声情并茂、催人泪下。从艺五十多年来,她先后在秦腔舞台上主演了八十多个秦腔本戏、折子戏。塑造了众多不同的舞台艺术形象。她那质朴、真挚、大方、自然、亲切的艺术风格,曾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称赞。 卫水珍是秦腔舞台上一位出色的旦角全旦演员。卫水珍的本行是正、小旦,闺阁旦、兼演老旦,也常演花旦,偶而也演刀马旦和彩旦。她样样都能演,而且演的都很出色。她能很好地利用不同位置的发声,来塑造不同行当的角色。是西北五省罕有的秦腔全旦演员!演啥象啥,不论是做工、表演、道白、唱腔、扮相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正旦要纯、昂、宽;老旦要正、厚、囊;小旦要甜、脆、嫩。卫水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卫水珍出道早,天赋好。早在60年代初,还是小姑娘时,卫水珍饰演的白云仙、黄桂英、苏三等艺术形象在渭北就家喻户晓,当地戏迷称她为“珍珍娃”、“嫩水水”;此后,随着她的演技不断成熟,戏迷们又亲切地称她为“渭北一枝花”、“高原白菊”等。她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秦腔明星,是渭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断桥》中的白云仙、《打金枝》中的昭仪、《生死牌》中的王玉环、《辕门斩子》的佘太君、《铡美案》、《秦香莲后传》中的秦香莲、《狸猫换太子》前后本(青衣和老旦)中的李妃、《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探窑》中的王宝钏、《玉堂春》中的苏三、《斩秦英》中的银屏公主、《八件衣》中的杜秀英、《河湾洗衣》中的田赛花、《抱火斗》中的姜娘娘等等。卫水珍的刀马旦演的也很出色。二十岁左右主演过全本《白蛇传》和《杨八姐盗刀》;五十岁时还主演过全本《银屏挂帅》。她和张兴美合作的《杀庙》堪称为精品。 卫水珍在她一生的演艺生涯中曾获得过许多奖项:1960年在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中,演出《断桥》获得“优秀演员奖”;1981年在渭南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在《桃李梅》中饰演封氏一角获得“一等奖”;1983年在现代戏《三霞传》中饰演韩萍获得渭南地区现代戏汇演“一等奖”;1989年在陕西省“农行杯”中年演员大赛中,主演《断桥》获得“一等奖”;1994年在陕西省“红桃杯”广播大赛中演唱《三娘教子》获得“一等奖”;1999年被陕西电视台评为“陕西省荧屏百家演员”。陕西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曾多次播放过她演出的剧目。1983年陕西广播电台曾给她作过一个专题-----《在山人未知,出谷更芬芳》播出了她演唱的《断桥》、《杀庙》、《秦香莲告状》、《斩秦英》、《囊哉》、《三堂会审》等唱段,引起强烈反响。1985年又参加了秦腔广播剧《重阳节》的录制;1990年甘肃音像出版社曾录制了她的一些录音磁带-----“在《八件衣》中饰演杜秀英;在《生死牌》中饰演王玉环;在《打路》饰演李老夫人”。制作成盒式带在全国发行。1995年录制了----《红桃杯》(三娘教子)盒式带等;陕西电视台陆续录制了她主演的《断桥》、《探窑》、《酒圣杜康》等剧目。不仅如此,她还曾多次参加陕西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戏曲晚会-----《重阳节》、《表花》、《断桥》、《三滴血》、《斩秦英》等等。可以说:卫水珍是秦腔界一位“常青树”、“难得的艺术家”。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