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生化学 |
释义 | 卫生化学是高等医学教育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所必需的分析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另有相关书籍名为《卫生化学》。 课程简介卫生化学是高等医学教育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所必需的分析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地位与预防医学中的一些“招牌学科”如: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等是等同的。卫生化学与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及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预防医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公害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正是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预防医学的主攻目标和研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转移,必然要求不断更新研究手段,并越来越多地应用最新的分析技术及研究成果,为制定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及时发现、控制和预防疾病流行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信息和方法。 课程应用预防医学的新进展,如环境监测领域中,关于环境微量污染物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反应接触水平的监测方法,痕量典型污染物及环境微界面的结构形态分析;营养与食品卫生领域中,新开发营养食品的营养成分、功能食品中功效成分、鲜度、食品质量控制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传感器,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监定监测等;劳动卫生科学领域中,生产车间有害物质中毒机理的研究,毒物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流行病学关于化学致病原因、理性的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研究等,都必须依赖于分析技术研究和卫生化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 卫生化学技术是卫生防疫、食品监督和医疗工作的眼睛,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污染的危害进行监督,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评价实施卫生防疫措施效果等。所以,该门学科在一些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笔试中常常也是重点考察的科目,其比重一般占卷面的30%左右,是单科里比重最大的(一般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加起来占50%左右)。 主要内容卫生化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误差、分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质量的保证;化学计量学基本概念。 2、预防医学中各类样品采集和保存的基本原则;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3、预防医学中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有关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这些方法有:a.光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分子荧光法:b.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库伦分析法、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c.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d.简介某些与预防医学有关的现代仪器分析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化学发光分析法、质谱法、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 图书:卫生化学书 名: 卫生化学 作 者:郭爱民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117088084 开本: 16 定价: 27.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共十四章,包括绪论、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卫生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质量保证以及常用光化学、电化学、色谱分析方法。本教材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可作为本专业研究生及指导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卫生检验人员和其他专业仪器分析课程参考教材。 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第三章卫生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的质量保证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五章分子荧光分析法 第六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七章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八章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电导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 第十章溶出伏安法和电位溶出法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 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十四章其他分析方法 附录Ⅰ国际单位制(SI)及常用常数 附录Ⅱ相对原子质量表(1995年) 附录Ⅲ常见化合物分子质量表 附录Ⅳ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附录Ⅴ关键词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