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旺寺 |
释义 | 吐蕃时期寺庙。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冲巴涌曲河西岸。始建于8~9世纪。坐南朝北。面积925平方米。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米,南北宽25米,高3米,墙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围墙正中开有9米宽大门。围墙内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为正殿,东西为配殿,中间为长17米、宽12米的庭院。殿堂与围墙之间为回廊。殿堂外墙体均涂饰红色颜料。正殿殿堂东西长11米,南北宽5.5米,墙周砌有一周石台座。 文物正面台座上残存7尊泥塑释迦牟尼造像,正中释迦牟尼像高2.3米,两侧释迦牟尼像高3米,今殿内还遗有5尊残破的释迦牟尼头像。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广袖宽袍,轻盈质朴,受汉地文化影响十分明显,泥塑雕像具有云冈、龙门石窟中北魏至唐代佛教造像风格。东配殿殿堂南北长7米,东西宽5米。原有泥塑造像19尊,其正面有1尊弥勒佛像、4尊菩萨像,南北两侧各有5尊菩萨像,殿门两侧各有1尊菩萨像和1尊力士金刚像。今残存11尊菩萨像和2尊力士金刚像,且均有不同程度破坏。东配殿塑像的服饰具有波斯萨珊王朝服饰的特征,泥塑与中亚寺庙中塑像也十分相似。西配殿殿堂南北长6米,东西宽5米,正面有一神龛,西配殿四周墙壁上原有许多泥塑浮雕,但大部分被毁,仅存固定木楔和部分龙女、飞天等残雕像。艾旺寺正殿与东配殿塑像身后均无背光,是一种时代较早的特征。寺庙内雕塑汇集了汉地、印度、于阗不同的艺术风格。1966年艾旺寺顶部被拆毁,殿内佛像、壁画等均受到破坏。1996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艾旺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特别是泥塑佛像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在西藏属罕见。由于自然侵蚀,加之年久失修,这座古建筑损毁严重,2003年康马县筹集资金对艾旺寺进行了抢修。 寺庙外形寺庙正殿呈长方形,殿内面积60.5平方米(东西长11米,南北宽5.5米)。墙周砌有一圈石砌台座,高0.8米,宽0.8米。正面台座上供有七佛泥塑像:无为螺髻,面相长方,额间有白毫,纤眉修长,眼帘下垂,双目微闭,鼻梁高挺,薄唇小嘴;身着双领下垂大衣,右肩敷搭偏衫塑圆形头光,直径0.9米;头光正中为六出花瓣状图案,每一花瓣有一朵菱形状花朵,图案之外有一周连珠纹,再外为一周卷草纹。正中的释迦佛像为结跏趺坐于佛座之上,高2.3米;两侧的佛像均善跏趺坐于佛座之上,高3米,整个造像端庄沉静。 结构寺庙内东配殿面积35平方米(南北长7米,东西宽5米)。殿内原有泥塑造像19尊,其中正面供奉弥勒佛像1尊和菩萨像4尊,南北两则各供有菩萨像5尊,殿门两侧各供有菩萨像1尊和金刚力士像1尊。现仅布菩萨像11尊和金刚力士像2尊。菩萨站立,皆高2.2米,形象与服饰相同,仅相互之间的表情有细微变化,服饰的卷褶形状有所不同,手印各自有别。菩萨身后有桃形头光,素面。菩萨像脸长方,额前有一排垂发,额中有白毫相,长收弯曲,眼敛下垂,眼睛微张,鼻梁挺直,翘嘴,面带微笑。菩萨身着无领小开胸长袖长袍,袍上饰大朵的圆形团花,图案中心为一朵8瓣团花,团花外环绕4束向两侧卷曲的类似云纹的花束,再外为一周连珠纹。菩萨腰束带,腰带雕饰蛇皮或鳄鱼地纹,上缀雕花方牌,下垂璎珞,璎珞上雕狮头、幼狮和神鼠;长裙下摆多卷褶,十分厚重;足踏短靴,立于蒲团之上。金刚像头颅物大,上身赤裸,一手握拳上举,一手向身侧平伸,肌肉发达;下身着短裙,缠蛇为带;双腿呈弓箭形,姿态威猛刚劲。一金刚足下踏一裸体侧卧女妖。其像高1.9米,肩宽0.6米,两足间距1.1米。西配殿,面积30平方米(南北长6米,东西宽5米),正面有一神龛依墙而建,龛内原供有泥塑佛像,现已毁;神龛高3米、宽2米,龛上雕塑有“S”形卷草纹和菱形花朵。西配殿四周墙壁上原有许多龙女、飞天、晰蝎等泥塑浮雕,现大部分被毁。 艾旺寺造像艺术风格艾旺寺原信宁玛派,后改奉格鲁派。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广袖宽袍、轻盈质朴,受汉地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具有云冈、龙门石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风格;东配殿泥塑与中亚寺庙中塑像十分相似;西配殿神龛、浮雕的印度风格也十分明显,可以说艾旺寺的雕塑汇集了汉地、印度、于阗三咱不同的艺术风格。 艾旺寺地处日喀则地区康马县萨玛达乡萨鲁行政村,坐落在仲巴涌曲河西岸,艾旺普山脚下,建筑面积约为925-~:YZ:,坐南朝北,依山而建,从东面右侧的大门进入中心转经廊道后,在北面围墙中央开有一扇门,可进入院内,直对中心佛殿,在长方形的围墙内以“品”字形建有3座佛殿,分为中心主殿和东配殿、西配殿。据当地人说,佛殿原为2层,目前仅存底层,3间殿堂的围墙连成一个方形围墙,围墙外间距2米左右砌有高约3Z:的石材围墙。墙头有规律地建造有]08座佛塔,规格大小、样式一致。所有建筑物均由片石砌成,并涂有一层藏红色的涂料,留存下来的造像全部为彩塑。1966年,佛殿的屋顶全部被拆毁,所有现存的彩塑像暴露在风雨下长达30年之久,至今仍保存较好,显然是当地较为干燥少雨的气候所致。艾旺寺于1995年得到了当地群众和国际友人的初步修缮,之后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投入经费,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修缮和实施了保护措施,并于1996年正式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安排有2名僧人专门看管艾旺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3座佛殿内均有彩塑遗存。第一殿无量寿佛殿(即东配殿)位于中心佛殿的左侧,坐东朝西,中央为无量长寿佛,左右两边为十六菩萨,高度在3米左右,殿门右侧塑有马头明王,左侧塑有不动明王或金刚手,造像是用木桩上绑定白玛草塑大形后,草泥、细泥逐步塑造而成,整体保存较好,只是造像的头饰及多数造像的上肢基本受损而留存无几,塑像饰有桃形头光,未配身光,佛像眼睑细长、厚重,前额宽大、突出,胸膛宽阔,鼻子细小,鼻孔轮廓分明,双唇弯曲,顶髻高耸、厚大,手掌宽厚,手指微屈,造像身着平板翻领长袖长袍,对开的领面上装点有排列整齐的团花饰纹,袍面上也饰有同样的团花饰纹,采用了浮雕手法,很明显是用同一件模具反复翻制后贴附上去的,多层圆形团花的外围饰以连珠纹,中心小圆内塑有一朵八瓣花,袍面的每个圆形团花外环绕有3个锁形卷草纹装点,衣褶繁密流畅,装饰厚重,长袍的两侧均设有开口,并塑造有繁密而富有规律的云卷形衣褶,在长袍的袖口和衣角上装饰有曲线形卷草纹样。腰系带有马蹄形卡口的蛇皮腰带,带面上装点有镂空雕花的正方形饰片,腰带两侧装饰有五串挂带,挂带均带圆形卡口,挂带装饰纹样丰富,在带面顶端和中央各饰有一头狮子趴伏状的高浮雕,下方饰有依次排列的两个兽面,挂带下方以浮雕手法刻画有一条非常写实的鱼形图案,足登阴刻云纹的长靴,为俗装。这种服饰在古代中原汉地称之为“胡服。在殿堂门口两侧分别塑有一尊马头明王和不动金刚或金刚手的塑像,动态幅度较大,独具特色的是未着虎皮裙而着布裙,腰系蛇带,在大腿上象征性地搭悬着一张薄薄的兽皮,兽面朝前。总体来讲,菩萨类塑像的头部与躯干的比例不够匀称,动态僵硬,装饰纹样细致、繁密且雕工精致。显然,当时的工匠对于这种服饰的造像塑造技术比较娴熟,但绝不可能是中亚一带的工匠,因为到公元12世纪时中亚(包括于阗)的佛教艺术早已衰亡。 第二殿为坐南朝北的中心殿(即正殿),在殿内的中央位置塑有狮子宝座,上供有盘腿而坐的释迦牟尼,主尊两边各有6尊塑像,东、西墙边各有4尊塑像、北墙面殿门左右各有3尊塑像。除主尊外均为倚坐像,塑像的高度均在5米左右,在每尊佛像的佛脚下塑有束腰莲花宝座。殿门的右侧砌造有一尊灵塔,据说为寺院的建造者拉吉曲江的灵塔,高大坐像躯干部位的大形是用片石砌成的,肢体大形有木架和白玛草塑成,用草泥、细泥塑造了具体形状。其中,背靠南墙的7尊塑像保存尚好之外,其余14尊塑像已经荡然无存,根据固定在墙壁上的木桩和残存的宝座上可以感受到当年的壮观景象,造像高大庄严,由于该殿堂屋顶近30年被掀开而暴露于风雨中,因此已无法辨认佛像的名号,从残存的造像样式来分析,流线型的衣褶塑造可以推断定为唐代曹家样佛像风格的模仿,藏区称“汉式旃檀佛像,样式;塑像的坐式也吸收了汉地旃檀佛像常见的倚坐式动态设计。“汉式旃檀佛像”在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如同拉萨大昭寺主尊释迦牟尼圣像,在这里雕塑家显然是试图体现汉式佛像风格特征。 第三殿释迦降魔殿(即西配殿)位于中央殿堂的右侧,坐西朝东,殿内中央神龛和四面墙上残存部分动物残肢之外基本荡然无存,神龛样式属于典型的印式神龛,神龛顶上的佛塔还保留着扁圆的早期持征,由此可以推断塑造的泥塑是印度风格。曾亲眼目睹过原物的杜齐教授也断定其为印度风格的造像。 从艾旺寺几组现存佛像的面相塑造特征和衣褶塑造手法来看,显然是同一细雕塑师塑浩的不同塑像风格。不同造像风格的主要区别在于怫像所着服饰样式的不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