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
释义 | 渭南师院附中位于渭南师范学院南校区,是陕西东部唯一一所高等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学。 学校简介渭南师院附中育人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既具有独立的办学条件,又可利用师院的办学优势。附中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高级教师占42.86%,一级教师占47.62%,二级教师占9.52%,本科学历者占90.48%。 近几年来,附中高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超越常规的办学思想、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常规教学环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附中历年高考上线率名列全区前列,获临渭区教育局“高考学科教学工作奖”、临渭区教育局高考工作“先进单位”、临渭区招办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渭南师院“先进单位”、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教育调查部 “社会公认成功育人特色学校”、中国数据广播中心远程教育“典范学校”等殊荣。 附中具有科学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优势,良好的办学基础,又适逢西部大开发、学院大发展、高校扩招、高中增容等诸多大好机遇,附中振兴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条件,特别是本学期求真务实的全面改革,使附中更加充满活力,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前进中的附中正在一步步跻身名校之列,必将为学院发展和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为了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使教职工子女能就近上学,同时填补渭南市站南地区的高中空白,1984年5月,渭南师专决定筹办子弟学校(高中部),并派专人与周围几个单位联系,协商联合筹办事宜。1984年12月24日,渭南师范专科学校、秦东化工厂(二号信箱)、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四号信箱)、省水文地质二队等九个单位签订了《关于联合筹办渭南师专子校(高中部)协议书》。该协议书规定:师专子校(高中部)的校址由渭南师专选定,并负责征地工作,在征地工作完成以前,子校暂设师专校内;协议规定,除师专外,各联办单位摊一定数量的资金,总计34万元,修建一栋1800平方米的教学楼。师专负责调配教职工,并负责教职工的工资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学校日常办公等费用。协议还规定1985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新生。经过紧张的筹建,并报经渭南市教育局核准,学校于1985年9月按时招生开学。 经过几年的运行,暴露出建校初的协议出现严重的缺陷,主要是教师工资及日常办学经费,因物价不断上涨,由师专一家负担,难以为继。于是经各联办单位协商,于1992年3月又制定了一个《补充协议》。这个协议不再提征地事宜,决定校址就设在师专校内,子校的办学经费(包括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生活设施的构造与维修、水电费、教职工工资、补助工资、奖金、差旅、办公、劳动福利等费用)按当年各单位在校学生数分摊。师专除承担分摊的数额外,还负责子校教职工的配备、住房、公疗费用、退休等。该协议从签字之日起有效期四年,并经渭南市公证处公证生效。后来,由于各联办单位相继不向师专提交应承担的办学经费,而且对本单位学生的择校上学也不再统一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子校从1995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同等收取学费等办学费用。各联办单位也未提出异议。这样,师专子校实质上就成为师专独办的附属中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