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冉 |
释义 | 1 战国政治家魏冉,亦称穰侯,为中国战国时代的政治家。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推荐了白起,加上自己的战功,多次战胜魏赵等,得到很多赏赐,比王室更富有。范雎乘机向秦昭王说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陵君等过份奢侈,于是秦昭王免去魏冉的相国位置,把魏冉等迁到关外封邑。 中文名:魏冉 别名:魏厓、魏焻 国籍:楚国→秦国 出生地:楚国 职业:秦国相国 主要成就:拥立嬴稷为王东益地,弱诸侯,使诸侯稽首事秦 封爵:穰侯 ◎ 简介亦作魏厓、魏焻(见《史记 穰侯列传第十二 》),因封穰侯亦称魏冉(穰冉同音)。即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昭襄王立,他受任为将军,警卫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曰穰侯。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当时订立了共同伐赵的盟约,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代的合纵破坏了。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是与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着眼于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的。由于他权势赫赫,“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专权跋扈,“一夫开说”,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前266年,被秦王罢免,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于陶邑。 综述,穰侯是秦昭王时期秦‘四贵’中最有才能的。 ◎ 军事生涯魏冉臂力过人,豪爽猛断。武王即位后,在自己熟悉的亲戚中选拔大臣,特别重视军事人才。尽管魏冉是武王的挂名舅舅,但两人实际年龄相差不多,性情相投。且魏冉矫健力大,与好力的武王终日在一起习武。魏冉与武王的另一位重要大臣、武王的叔叔里疾的私人交情也不错。在魏冉的帮助下,里疾挤走了位在自己之上的甘茂。甘茂是惠文王和武王重用的楚籍名臣。 魏冉长期掌握秦国的军权,秦国的高级将领多出自魏冉门下。惠文王朝的司马错和武王朝的任鄙都是秦国的重要将领,也都投靠了魏冉,在与惠文后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魏冉提拔的大批青年将领中,白起是最出色的一个。由于魏冉的悉心培养,白起很快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将领。在伊阙之站前,魏冉力荐白起为将,而昭王要重用自己的亲信向寿。魏冉说服了宣太后,昭王让白起代向寿为将。 魏冉在多年地军事生涯中,早明白军事将领越是出名越是没有好下场,不是让敌人杀死,就是让自己人害死。 魏冉长期主持秦国的军事工作,既有攻韩魏的大胜,也有被攻破函谷关的大败。魏冉在秦国已经是最尊贵的大臣了,到了无已复加的程度。而战争必然会有胜负,胜则无益,败则影响魏冉的声誉。于是让白起出任主将,这样标志着魏冉仍掌握军权,不必因战绩影响自己的富贵。在游戏中的你也不可能百战百胜,所谓有胜有负,有得有失。在一场战斗中获得胜利或失败,不管是胜或负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才是重中之重。 在魏冉早期的国际战略构想中,是实行远交近攻。与远方的齐国结盟,攻击秦国的危险邻居们韩赵魏楚。齐国非常狡猾,表面答应秦国,暗中却将自己的策略调整为远攻近交,与韩赵魏楚结盟,挑唆他们进攻秦国,齐国成了攻击秦国的策源地。 ◎ 史籍记载1.《史记穰侯列传》 穰侯魏厓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厓;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於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厓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厓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厓故德公矣。」於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厓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厓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厓,乃封魏厓於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馀。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馀,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於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反。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於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割地,而国随以亡。臣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秦,贪戾之国也,而毋亲。蚕食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王必勿听也。今王背楚、赵而讲秦,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原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此臣之所闻於魏也,原君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智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原君逮楚、赵之兵未至於梁,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於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而君後择焉。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割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又为陶开两道,几尽故宋,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於计,穰侯智而习於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於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楚,而後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於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於计,穰侯智而习於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於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於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昭王於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於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於王室。於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2. 范睢曰:「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王。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高陵,不闻其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下乃所谓无王已!然则权焉得不倾,而令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国弊,御于诸侯;战败,则怨结于百姓,而祸归社稷。《诗》曰:‘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齿管齐之权,缩闵王之筋县之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用赵,减食主父,百日而饿死。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卒无秦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已!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且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秦王惧,于是乃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昭王谓范睢曰:「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叔父』。」 ——《战国策》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战国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 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於亲戚若此,而况於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今秦国,华阳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强征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竟内之利,分移华阳。 ——《战国策秦策三·应侯谓昭王章》 ◎ 历史评价司马迁:“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司马光:“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鄢、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大者,穰侯之功也!” ◎ 亲人异父姐:秦宣太后芈氏芈八子(八子为妃子时品阶),芈氏,秦宣太后。使用太后称谓第一人,亦是第一个以太后身份专权。 异父弟:华阳君芈戎 侄子:秦昭襄王嬴稷、高陵君嬴市(一说为嬴显)、泾阳君嬴悝 2 影视演员中国当代实力派女演员,满族,出生于1988年9月22日,从小喜爱舞蹈,从小喜爱舞蹈,10岁被内蒙古大学舞蹈系老师选中,顺利考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中专部,在校期间曾代表内蒙古赴日本,朝鲜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及学术交流,为学院赢得了荣誉。15岁中专毕业,通过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解放剧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系本科,成为同届最小学员。 ◎ 个人资料姓 名: 魏冉 英文名: Bonnie 民 族: 满族(镶黄旗) 满 名: 伊尔根觉罗· 冉冉 生 日: 1988年9月22日 星 座: 处女座 血 型: O型 地 区: 大陆 学 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 戏剧表演系本科 现住地: 北京-海淀区 国 籍: 中国 籍 贯: 内蒙古包头市 身 高: 168厘米 体 重: 45公斤 地 区: 大陆 语 言: 普通话 / 英语 职 业: 影视演员 特 长: 表演 舞蹈 跆拳道 游泳 钢琴 公 司:现任银禾世纪影视公司COO ◎ 个人经历魏冉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从小喜爱舞蹈,10岁被内蒙古大学舞蹈系老师选中,顺利考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中专部,在校期间曾代表内蒙古赴日本,朝鲜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及学术交流,为学院赢得了荣誉。15岁中专毕业,通过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解放剧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系本科,成为同届最小学员,在校期间被著名导演包福明选中,出演由奚美娟,巫刚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电视剧《爸妈不容易》在片中饰演小女一面对高考压力的高三女生吕优。毕业后拍戏闲暇之余在英孚教育学习英语口语,2010年出演由沙溢主演的喜剧电影《无底洞》在片中饰演耿直勇敢的助理律师乐乐,电影已于2011年9月15日上映。现任银禾世纪影视公司COO,银禾世纪影视公司创始人之一。 ◎ 相关作品电影: 2010年《无底洞》 饰 乐乐 导演:江涛 合作演员:沙溢 瞿颖 2010年《精彩人生》 客串 导演:吴卫东 合作演员:孙海英 2009年《初来乍到》 饰 春凤 导演:吴卫东 合作演员:谢钢 刘岳 2011年《原上草》 饰 艾红 导演:于人 合作演员:鲁园 房飞霖 电视剧: 2007年20集电视连续剧《爸妈不容易》 饰: 吕优 导演:包福明 合作演员:奚美娟 巫刚 陆建民 2011年25集电视连续剧《新警事3危险旅程》 饰 :李萱 导演:谢涛 合作演员:石文中 2011~2012 30集电视连续剧《谁解女人心》 任联合制片人 2012 30集电视连续剧《辣妈俏爸》 饰:王希(客串) 并任联合出品人 胶片短片: 2010年《秋》 2011年《蝶舞纷飞》 话剧作品: 《我在天堂等你》 饰 赵月宁 《母亲的节日》 饰 女儿 《第十二夜》 饰 奥丽维娅 短片 自编自导短片《分裂》 主演:孙一冉 刘凌 广告/代言/节目/出席活动 蒙牛酸酸乳 《收藏马未都》外销瓷 电影《无底洞》首映式 欧垒酒业形象代言人 做客《微视综艺》表演《顶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