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尾叶复叶耳蕨 |
释义 | 基本资料【种中文名】:尾叶复叶耳蕨种 【拉丁名】:Arachniodes caudifolia Ching et Y. T. Hsieh 【科中文名】:鳞毛蕨科 【科拉丁名】:Dryopteridaceae 【命名来源】:[Bull. Bot. Res. 4(2)】: 104. 1984] 【属中文名】:复叶耳蕨属 【属拉丁名】:Arachniodes 【中国植物志】:5(1):037 产地分布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1米。叶柄长53厘米,粗约5毫米,棕禾秆色,基部略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阔卵形,长42-55厘米,宽25-38厘米,顶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状羽片,与其下侧生羽片同形,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侧生羽片7-9对,互生,有柄,斜展,密接,基部下侧一片较大,三角状披针形,长23-27厘米,基部宽9-14厘米,尾状尖,基部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约25对,互生,有短柄,基部下侧一片伸长,披针形,长8-17厘米,宽1.5-3.2厘米,尾状渐尖头,末回小羽片11-20对,下部3-4对对生,几无柄,卵状长圆形,基部上侧一片略较大,长1.2-2.5厘米,宽8-10毫米,急尖头,上侧边缘浅裂或仅有粗锯齿,均有短芒刺;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不伸长或伸长,若伸长,则为披针形,长达10厘米,羽状;第二、三对羽片与基部的同形或不同形,若不同形则为披针形,羽状,基部一对小羽片不伸长。叶干后纸质,褐棕色或绿色,光滑,叶轴和羽轴下面偶有1、2棕色、线形小鳞片。孢子囊群上侧1行(耳片3-5枚),下侧上部半行,位中脉与叶边中间;囊群盖棕色、膜质,全缘,脱落。 生长习性生长习性山谷林下,海拔800-95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