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维奥尔琴
释义

维奥尔琴

viol

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类似小提琴的弦鸣乐器。琴身侧板较宽、较厚,背板平坦,音孔呈C形,6~7弦,弓杆略向外弯呈拱形。演奏时竖持擦奏,音色单调、空洞、带鼻音。古典乐派作曲家为其写有奏鸣曲,18世纪后被提琴取代,20世纪又为一些新古典主义乐派作曲家所采用。

维奥尔琴又叫做柔音提琴,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独特乐器,一般有6─7根弦,其独特的地方是在它的指板下方还有6─7根弦,这些弦是用来产生共鸣的,因而这种琴的声音格外柔美,所以称之为柔音提琴。莫扎特的父亲在他的提琴手册中曾题到:这种琴在傍晚宁静时分演奏会更加优美。

维瓦尔第所处时代正是柔音提琴已经过时的时代,但他却非常喜爱这种乐器,并且演奏得相当出色,他还要求他的学生学会演奏这种乐器。

由于热爱,维瓦尔第写了许多优美的柔音提琴协奏曲,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8首。

维奥尔琴 viol (扫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弓弦乐器,主要用于16-18世纪室内乐。其调音为两个四度,一个大三度,两个四度。琴颈有肠衣制的底弦,分别定弦为d,G(或A)和D。後来在这些型号以外又另外增加了维奥隆内琴,定弦常比低音维奥尔琴低八度,维奥尔琴的特点是琴肩倾削;侧板宽、琴背薄而平;演奏时竖着拉琴,把琴的底部放在膝上或夹在两腿间,所以又称做膝持维奥尔琴。琴马略弯以增加宽度使弓能够分别接触每根弦。17世纪,器乐创作风格强调高音区表现象人声的音响。由于小提琴的兴起,中音和高音维奥尔琴趋于衰颓。到17世纪末叶,这—正常型号的低音维奥尔琴用在巴罗克时期的器乐曲中。进入18世纪,低音维奥尔琴独奏继续在德国和法国流行,尤其是法国,它甚至加用了第七根低音弦,定弦为A’。当作曲家在比较新的古典风格中创作完整的上声部和声时,维奥尔琴完全被废弃不用。20世纪,为了演奏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维奥尔琴又成功地复苏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7:30